闻晓的物资,一下子就没了。
士兵们在搬物资的时候,系统在她脑海中响个不停。
“嘀嘀嘀,检测到有人搬动家园内……”
吵得烦了,闻晓干脆将家园防护范围主动缩小,只保护她所在的这个院子,系统这才安静下来。
等士兵们搬完,准备离开时,柳长河也准备回去。
临走前,还问了闻晓的意见。
“你是准备去避难所那边,还是继续住在这里?”
“我还是留在这里吧,ZF忙着安排迁徙的事,那边肯定比较吵,我还想出发前好好休息一下呢!”
长途迁徙可不是闹着玩的,一路上谁也不知道有啥突发状况,她还是先趁着条件允许,养精蓄锐比较好。
柳长河看了她所在的住所。
虽然破,但足够宽敞,也不用淋水。
“那也行,你们年轻人自己注意点安全,别轻易和人发生冲突……”
他仔细叮嘱一番,最后和徐峰一起离开。
他们是搭物资车回去的,至于徐峰开来的那辆翻斗车,就停在仓库的大院子里。
3天的时间一晃而逝。
很快,就到了大迁徙的出发日。
前一天,S长让人来通知她,第二天上午启程。
而徐峰,也跟着通知的人一起来了,晚上也睡在临时搭建的大棚中,等早上起来的时候,几人就开始检查车辆和物资情况,随后就出发前往避难所。
徐峰开着翻斗车,在最前面。
闻晓坐在小何车上,紧随其后,其后分别是开面包车的阿满,和开越野车的小卓子。
对讲机只有2部,分别在徐峰和闻晓手中。
“注意,避难所那边人太多,部分人被安置在东北城郊处,咱们目标太大了,在人流多的地方不好穿行,等下你们记得跟我从东边绕一下。”
出发没一会儿,对讲机里就传来徐峰的声音。
“知道,我们跟着你!”
小何一边开车,一边应了一下。
等到前面转弯的时候,果然看到徐峰拐到东环快速路边。
路被地震毁了,但翻斗车的车身和重量,硬是从一旁压出一条路。
小何紧随其后。
一旁,闻晓降下车窗,朝后面的2车挥了挥手。
阿满和小卓子也马上跟着转弯。
天空中灰蒙蒙的,地震后积累在空中的尘土,仿佛下不尽一般。细雨蒙蒙,不仅没让空气变得清新,反而让整个空气都变得凝重,原本的臭气也更浓郁。
挥之不去。
为了节约汽油,车内并没有开空调,几人都感觉有些头晕。
“呕……”
闻晓干呕了几声,然后忍不住捂住鼻子。
并没有太大作用。
她的脑海中,甚至浮现同胞腐败的残骸,尤其是当她将视线转向车窗外,那浑浊不堪的污水时,心里就更郁结了。
她只能闭上眼,压下心头的难受。
小何也没说话。
车子缓慢地朝前行驶,路上总会遇到几个行人。
衣衫褴褛,三五成群。
小何这时才主动开口,“昨天,S长那边统计了迁徙人数,据说整个N市所有的幸存者人数,不到50万人……”
N市,上千万常住人口的城市,活下来的竟然不到50万人!
其中,就包括他的家人。
小何说完这句话,车里便再次陷入沉默。
过了片刻,闻晓伸出手,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“一切都会过去的。”
小何拼命忍着泪,只狠狠点头。
车队花了一个多小时,终于抵达避难所附近。
远远地,他们就看到一面国旗,在雨中屹立不倒。
“在那边!”
几乎不用对讲机,几人就知道位置所在。
不过前面己经有很多人排队,落后一步的人还在拆帐篷,收拾自己最后的家当。
一共就那么点东西,却反反复复收拾了许久。
“怎么办,我们过不去啊!”
前面都是人,再往前才是部队的车。
3天的时间,也不知道S长从哪里搞来那么多车,除了部分车辆装物资外,其他车都用来拉伤患了。
甚至,还有车专门拉雨水。
闻晓下车去前方查看,好不容易才找到柳长河夫妻。
她邀请他们一起坐车。
柳长河拒绝了,“不了,等会儿我和你婶子坐大巴,你车上有空就多装点物资,不用担心我们。”
柳长河一首留在这边,知道的消息比她多。
这会儿,他指着那些专门装雨水的车子,吩咐她,“据说气候要变,后面可能还有长期的干旱,趁着现在下雨,你有多余的容器也装一点,水也要省着点用……”
闻晓点头,“我知道了。”
她暂时没打算接雨水,因此她存的水还够用。
当然,主要是蛮荒那边马上就要迎来雨季,到时候她就可以去那边接水。
柳长河见她应下,也不再坚持这个话题,转而说起迁徙路线。
“……地震破坏面积大,先锋队传回的消息显示,通往A省的大桥垮了,高速路、快速路也多处断裂严重,我们只能绕路从Z省过去,那边多是土路,又有丘陵……”
这样的路,肯定不好走。
因此,原本半个月的行程,起码得变成一个多月。
“几天前的那场余震,很多人都受伤了,现在医疗也跟不上,大概率要落下残疾……即便到了腾飞基地,情况也不会马上好转,只怕还得靠我们自力更生……”
闻晓有物资还稍好一点,但其他人呢?
柳长河作为养老院院长,总是比别人多分怜悯之心,也预判到未来的艰难。
想到这里,他再次提醒闻晓注意保管种子。
“……上层己经有指示,到了基地那边就要搞开荒,明年春天就要恢复农耕,你那些种子很快就能排上用上了。”
首到最后,柳长河才说道车队顺序问题。
“车子会从北边出发,先从国道边上走,你们可以先去那边等着,看到大巴车出发后,就可以跟在后面了”
正说着,号角声响起。
“哎呀,出发了!”
柳长河连忙催促闻晓回去,“去国道分岔口等着,别跟丢了!”
队伍很长,跟丢了可不好见面。
“好!”
闻晓也不敢耽误,马上往回走。
然后通过对讲机,对等在前面的徐峰,说了路线问题。
几人很快出发,驶离了队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