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时的观潮书院笼罩在松香与墨韵里。陆尘盘坐在剑阁顶层的露台,听潮剑横置膝头,剑穗挂着的蜉蝣冰晶映着满天星斗。守院人赠的青铜鼎摆在东北角,鼎中松烟袅袅,凝成《地脉听潮诀》的运功图谱。
"坎宫潮起,离位火藏。"阿盏蹲在飞檐脊兽旁,指尖蜉蝣冰晶结成简易星盘,"寅时三刻,地脉灵力会经过第七棵古松。"
陆尘颔首,骨气境的灵力在经脉中缓缓流转。自三日前突破后,他发觉运转《潮生十二剑》时,剑骨会与书院地脉产生微妙共鸣。此刻刻意放缓周天循环,竟能听见三十六座剑碑在地下发出的剑吟。
卯时初刻,晨露未晞。陆尘踏着松针来到后山寒潭,潭面漂浮的冰晶随他步伐聚成八卦阵型。守院人昨日提及的"松涛淬骨"之法,需以千年古松为引,借地脉潮汐锤炼剑骨。
"陆道友看这棵如何?"阿盏轻拍身旁的歪脖松,树皮上的剑痕与青铜板纹路暗合。
陆尘并指抚过剑痕,草根境的灵力自发涌动。青苔顺着树纹滋长,竟在树干表面凝成《地脉听潮诀》的运功路线。当指尖触及某处节疤时,整棵古松突然震颤,松针如雨纷落,在空中结成剑阵雏形。
"好精妙的木属剑意!"守院人的竹杖拨开晨雾,"这是青阳真人种下的剑意松,三百年来你是第二个唤醒它的。"
话音未落,古松主干裂开缝隙,露出内部莹白的松芯。陆尘右臂暗纹微微发烫,听潮剑自发出鞘,剑尖轻点松芯的刹那,整片松林无风自动。千百棵古松同时摇曳,松涛声竟暗合《潮生十二剑》的韵律。
"屏息,纳涛。"守院人掷出三枚青铜钱,在陆尘头顶结成三才阵。
陆尘闭目凝神,骨气境的剑骨泛起玉色光泽。松涛声渐如浪潮,第一重浪涌袭来时,他仿佛看见青阳真人当年在此练剑的身影。剑气穿透百年时光,与此刻的松涛剑意重叠,在识海中凝成第十三道模糊的剑式。
日上三竿时,陆尘己硬接九重松涛。霜白道袍被剑气割出细密裂痕,露出的肌肤却泛着松脂般的莹润光泽。阿盏的蜉蝣冰晶绕着他飞舞,将散逸的剑气收束成翡翠色光带。
"陆道友,巽位有变!"少年突然高喊。
陆尘旋身错步,第十重松涛恰好从巽位袭来。这波剑气不同以往,竟带着焚焰谷特有的离火气息。听潮剑应激而鸣,剑穗霜花炸裂成雾,却在触及松涛时被炽热剑气蒸腾。
"他们果然在松林做了手脚。"守院人竹杖插入地面,青铜鼎应声飞来。
陆尘剑锋画圆,草根境的青苔顺着剑意蔓延。当离火剑气触及青苔时,竟如泥牛入海般消失无踪。他福至心灵地倒转《地脉听潮诀》,将吞噬的离火灵力导入剑骨,玉色光泽中顿时泛起淡淡金纹。
午时三刻,松涛渐息。陆尘收剑而立,发现周身三丈内的松针皆悬停半空,随着呼吸节奏微微起伏。守院人抚掌而笑:"以木养金,以火淬玉,这淬骨法算是成了七分。"
阿盏忽然皱眉,蜉蝣冰晶映出西北方的异象:"冰夷族的雪雕!"
三只翼展逾丈的冰雕掠过书院上空,翎羽间洒落的冰晶在地面凝成警示图腾。陆尘剑锋轻挑,松针结成箭矢射向冰雕,却在触及翎羽时被寒气冻成冰棱。
"是战书。"守院人拾起冰棱,内里封着片逆鳞,"三日后,冰川剑冢。"
陆尘听潮剑柄,剑身倒映出松林间闪烁的离火余烬。他知道这场约战背后,定有焚焰谷推波助澜。右臂暗纹微微发烫,青铜鼎在此刻泛起青光,鼎身浮现出冰川剑冢的地脉走向。
"陆道友且看这个。"阿盏从怀中掏出磨损的皮卷,"这是今晨在寒潭底找到的。"
皮卷展开是幅星图,北斗方位标注着七处剑痕,与陆尘怀中青铜板的缺口完全契合。守院人竹杖轻点天权星位:"青阳真人当年七探剑冢,留了七道剑气封印。"
暮色浸透松林时,陆尘在剑阁顶层调息。白日的松涛淬骨让他对《地脉听潮诀》有了新的领悟,运转周天时,剑骨竟能自主吸纳月华。阿盏蹲在窗沿修补蜉蝣冰晶,忽然指着东南方:"那道剑光,像是天剑宗的传讯符。"
青光穿透云层,落在露台化作竹简。苏逸尘的字迹铁画银钩:"宗门有变,速归。"陆尘握简的手微微一颤,竹简突然自燃,灰烬中浮现天剑宗护山大阵的虚影——阵眼处的青铜柱,竟与他手中的护阵令残片同源。
子夜时分,陆尘立在寒潭边作抉择。听潮剑感应到主人心绪,在潭面划出纠结的涟漪。阿盏的预知画面在此时闪现:冰川剑冢深处,半截巨人王指骨正在苏醒,指节上刻着的,赫然是陆家族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