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吴王这话是在挤兑谁呢?太子殿下还是魏王?,亦或是在场的公主与皇子?。”
秦婉兮上前与李承乾并立一排,指尖抚过腰间软剑,冷冽目光如刀刃般扫过李恪温润的假面,“若真关心母后,怎不见吴王在母后病榻前侍奉汤药,反倒在这风口浪尖上巧言令色?,离间天家骨肉!。”
“太子妃真是唇枪舌剑,这倒打一耙的本事用的真是炉火纯青!”杨妃柳眉倒竖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猛地向前踏出一步,衣袂带起一阵风,“我儿恪儿向来懂事,对皇后也敬重有加,倒是你,一介太子妃,如此目无尊卑,成何体统!”
秦婉兮毫不示弱,微微扬起下巴,眼神如鹰隼般锐利:“杨妃娘娘,莫要转移话题!今日之事,在场众人有目共睹,究竟是谁在挑唆是非,谁在借机生事,您心里清楚得很!”
杨妃气得脸色涨红,胸前剧烈起伏,她怒指着秦婉兮,声音尖锐:“你不过是刚入门的新妇,竟敢在长辈面前放肆!今日若不教训教训你,还当本宫是好欺的!”说着,她扬手便要朝着秦婉兮挥去。
秦婉兮头一仰,眼神挑衅的看着杨妃,毫不退缩,这一巴掌要是打下来,你这贵妃的位置只怕是要换人了,她挨这一巴掌换个贵妃挺值当。
“杨妃娘娘息怒,怎跟小辈一般见识。”武媚娘莲步轻移,从众人身后盈盈走出,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浅笑,姿态优雅从容。她微微福身,先向杨妃行礼,而后又朝着秦婉兮点了点头,算是打过招呼。
杨妃的手停在半空中,看着突然出现的武媚娘,眼中闪过一丝诧异,怒意稍稍减退了几分,但脸上仍带着不悦:“武才人,怎么?,你也要管本宫的事。”
武媚娘依旧保持着那抹浅笑,款步慢慢上前,“娘娘言重了,媚娘岂敢管娘娘的事。”待她靠近杨妃的耳边轻声说道:“陛下在殿内。”
杨妃听到武媚娘在耳边轻声说出“陛下在殿内”这几个字,原本愤怒的神情瞬间凝固,脸上血色尽褪,手像是被火烫了一般,猛地缩了回来。
她下意识地整了整衣装,眼中闪过一丝慌乱,强装镇定地轻咳了两声。
“哼,今日便暂且饶过你。”杨妃瞪了秦婉兮一眼,而后转身,脸上换上了一副端庄的神情,仿佛刚刚的怒容从未出现过。
秦婉兮看着杨妃的变脸速度,心中暗自冷笑,上一世我秦婉兮能拿捏你,这一世照样可以。不过面上她也未表露过多情绪,只是微微扬起下巴,眼神中仍带着一丝不屑。
武媚娘微微颔首,向秦婉兮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,而后又转身面向众人,轻声说道:“皇后娘娘身体抱恙,咱们还是莫要在此喧哗,以免惊扰了娘娘。”
李承乾眉头紧皱,看了看杨妃,又看了看武媚娘,心中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有些不解,这就完了,我刚刚才酝酿好的情绪就这样完了。
就在这时,内殿的门缓缓打开,李世民面色凝重地走了出来。他的眼神中透着疲惫和忧虑,扫视了众人一圈。
“皇后的病情略微好转,你们都给朕安分些!若再让朕发现有人在后宫兴风作浪,休怪朕无情!,都给朕滚回去,朕看着心烦。”
众人纷纷跪地,齐声应道:“谨遵陛下旨意!”
李世民的目光在杨妃身上停留了片刻,杨妃心中一紧,下意识地低下头,不敢与他对视。
李世民微微叹了口气,又道:“都起来吧。太子,你留下,朕有话问你。”
李承乾心中一凛,应了一声“是”,待众人退下后,跟随李世民走进了内殿。
殿外,杨妃看着李承乾的背影,咬了咬嘴唇,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和怨恨。
李恪走到她身边,低声道:“母妃,先回吧,此时不宜再生事端。”
杨妃深吸一口气,点了点头,转身离去。武媚娘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微微皱眉,眼中闪过一丝思索。
而在椒房殿内,李世民紧握着长孙皇后的手,目光中满是心疼与忧虑。
长孙皇后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,气息微弱,可唇角却勉强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,似是在安慰身旁的李世民。
李承乾静静地站在一旁,大气都不敢出,他望着长孙皇后,心中满是愧疚。若不是自己与李泰起了争执,母后也不会因忧心而病情加重。
“二郎,莫要忧心,臣妾的身子自己清楚,不过是一时的病罢了。”长孙皇后轻声说道,声音微弱却透着坚定。
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,声音带着一丝哽咽:“观音婢,你可一定要好起来,朕不能没有你,这后宫也不能没有你。”
李承乾再也忍不住,上前一步,跪在床榻前:“母后,儿臣不孝,让您操心了。”
长孙皇后微微转头,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,抬手轻轻摸了摸他的头,“承乾,我的儿啊...咳咳...”
这一阵剧烈的咳嗽让她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不正常的潮红,李世民见状,急忙轻拍着她的背,眼中满是疼惜。
“母后!”李承乾心急如焚,眼睛瞬间泛红,“您别说话了,先歇着,儿臣这就去唤太医!”说着便要起身。
长孙皇后却用尽全身力气拉住他的衣袖,微弱地说道:“别去……咳咳……听娘说。”李承乾停下动作,紧紧握住母亲的手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。
长孙皇后看向李世民,眼神之中带着请求,“二郎,臣妾有些...”
李世民怎能不明白这位结发妻子的意思,“好,朕就在殿外,有什么事,立即唤朕。”说罢,轻轻握了握长孙皇后的手,又看了李承乾一眼,缓步走出了内殿。
待李世民离开后,长孙皇后示意李承乾靠近些。
李承乾连忙凑到床前,紧紧握住母亲的手,“母后,您说,儿臣听着。”
长孙皇后看着这个自己最疼爱也是最担心的儿子,她抚摸着李承乾的脸庞,眼中满是温柔与不舍,气息微弱地说道:“承乾,娘知道你自幼便被立为太子,身上肩负着大唐的未来,行事敬小慎微,这十几年的太子,你当的委屈...咳咳...”
李承乾听着母后的话,泪水再也控制不住,夺眶而出,“母后,儿臣不委屈。能成为太子,能为父皇和母后分忧,是儿臣的荣幸。只是儿臣今日让您操心了,还惹您生气,是儿臣不孝。”
长孙皇后轻轻摇了摇头,“傻孩子,娘知道你心中有抱负,也有委屈。这宫中的日子,如履薄冰,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。娘在的时候还能为你帮衬一二,假如有一天为娘不在了...。”
说到这长孙皇后的眼神变得冷厉起来,“为娘宁可你学刘据,也不要你学扶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