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样,对中虚便秘者妄用攻下,益损脏气,虚虚实实,焉得不毙!故对因年老体弱或中气虚弱,推动乏力所致之便秘者,强调不得强行攻下。”
“而需以调补中焦为主,兼以疏通气机,以恢复脾胃升降之机,脾胃气机得复,便秘自愈。”
“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见到便秘就用攻下、泻下。”
叶青云的话音刚落,台下众人便哄堂大笑起来。
而刚才说便秘就用泻下的那位医生,则像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似的,满脸涨得通红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叶青云微微一笑,似乎对台下众人的反应早有预料。
他接着说道:“接下来,我再给大家举一个病例。有一位患者,便秘己经多年了,同时还伴有畏寒、手足发冷、舌淡少津、脉象细弱等症状。”
“经过诊断,我认为他的证型属于阳虚不运,治疗方法应当是温运。于是,我给他开了黄芪建中法。”
说到这里,叶青云停顿了一下,观察了一下台下众人的反应,然后继续说道:“二诊的时候,这位患者告诉我,他的大便己经能够自行通畅了。”
叶青云稍微提高了一下声音,强调道:“这个病例告诉我们,对于便秘的治疗,不能一概而论,必须要根据具体的证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。"
"就像这位患者,他的便秘是由于中阳虚衰,阴寒内生,留于肠胃,阴寒固结,阳虚不运,导致肠腑传导失司所引起的。因此,我们要用温阳通便、调理中焦的方法来治疗,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”
"因此,对于便秘这种病症,虽然病位在胃肠,但在治疗时,固然要以疏通调理肠腑气机为主,但也绝对不能忽视肝脏的条达作用。”
“因为脾胃功能的调畅,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肝脏的疏通。《内经》中曾说:“土得木则达”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“当肝气郁滞时,它就会横逆侵犯中焦,导致三焦气机不畅,肠腑无法得到正常的宣泄而引发便秘。”
“这正如同唐容川所说:‘木之性主于疏泄,食气入胃,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’。所以,在治疗时,虽然应该宣通肠腑气机,但也必须注重调畅肝胆气机。”
“正所谓治病必求其本,通过疏肝理气,使肝气得以疏解,气机得以通畅,肠腑自然也就能够畅通无阻了,这样一来,即使没有专门去治疗便秘,便秘的症状也会自然而然地痊愈。”
“曾经有一位患者,炎某,男性,56岁。他患便秘己经多年,常常数天都没有大便,但却没有明显的痛苦感觉。”
“同时,他还伴有口干微苦的症状,舌头呈现淡红色,舌苔干燥而发黄,脉象弦细。综合这些症状,可以判断他的病症属于肝郁兼有阴液不足,治疗时应以疏肝解郁、增液润肠为原则。”
”我第一诊的处方:柴胡6g,枳壳8g,首乌15g,当归10g,生桃仁15g,玄参15g,火麻仁15g,郁李仁12g,麦冬10g,全瓜蒌15g,芦根15g,玉竹10g,知母10g。“
“我本以为病人用完药后会有所好转,但二诊时患者仍便结不畅,仍觉口干,苔黄腻。”
叶青云微笑着看着众人,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。
“我想问大家,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,大家也想想,有什么好方法?”
台下的医生们听到这句话,顿时热闹起来。他们开始交头接耳,小声地讨论着可能的原因和应对之策。
有的医生皱起眉头,若有所思;有的则与旁边的人窃窃私语,交换着意见。
过了一会儿,一位年轻的医生站了起来,他的脸上略带一丝忐忑。“叶医生,”
他的声音略微有些发颤,“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加大滋阴润燥药物的剂量呢?也许这样能改善他阴液不足的情况。”
说完,他紧张地看着叶青云,等待着他的回应。
叶青云微微点头,表示他听到了这位年轻医生的建议,但并没有立刻做出评价。
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,似乎在观察其他医生的反应。
就在这时,另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也站了起来。他的语气显得很沉稳:“我认为,会不会是肝郁的问题没有解决好,导致气机依然不畅呢?所以,应该加强疏肝的力度。”
他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一些医生的共鸣,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谢玉明思考片刻后说道:“叶医生,依我之见,我们应当调整药方,强化疏肝理气与滋阴润燥之间的协同作用。”
“具体而言,在原方的基础上,加入青皮可以增强疏肝的力度,再增添生地 15 克,进一步滋阴。”
他稍稍停顿了一下,接着说道:“叶医生,我非常好奇,您在初次复诊时使用了哪些药物,以及它们的效果如何。”
谢玉明的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在场众人的一致认同。
大家纷纷附和道:“叶医生,您就别再考验我们啦,赶紧揭晓答案吧。”
“是啊,叶医生,您快说吧,我们都迫不及待了。”
面对众人的催促,叶青云微微一笑,缓声道:“其实,当初我并没有对药方进行修改。”
他的话音未落,人群中便传来一阵质疑声:“叶医生,‘效不更方’这个道理我们都懂,可‘无效不更方’,我好像还从未听闻过呢。”
叶青云嘴角依然挂着淡淡的微笑,他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我虽然没有改动原方,但在其中加入了 12 克砂仁,并嘱咐病人后下。”
“加了砂仁?”一位医生面露疑惑之色,插嘴道,“砂仁有改善便秘的作用吗?”
他稍作停顿,似乎在回忆关于砂仁的知识。
这时,另一位医生然后接着说,“我倒是对砂仁有所了解,它具有化湿开胃、温脾止泻、理气安胎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湿浊中阻、脘痞不饥、脾胃虚寒、呕吐泄泻、妊娠恶阻以及胎动不安等症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