傻柱带着聋老太太来到一座僻静的小院门前,敲了敲门。来开门的人一见到是聋老太太,连忙进去报信。等了好一会儿,那个人才再次回来,请他们进屋。
此时,屋里那位领导已经换好衣服,坐在客厅等候。见到聋老太太进门,立刻起身迎接:“聋太太,您今天怎么这么晚才过来?是不是有什么事吗?”
聋老太太详细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毕竟易忠海照顾了她大半辈子,如今自已快要去世了,不把这些人脉用上岂不是浪费。于是她决定利用这些关系去救人。
看到这位领导面露难色,聋老太太没有多说什么,直接跪下请求:“小吴同志,这次是我做错了,但我恳求您帮忙。易忠海照顾了我大半辈子,就算是一条狗也有感情,何况是人呢。请您一定要帮帮我。”
名叫小吴的领导急忙蹲下,扶起了聋老太太:“老太太,这件事确实有些棘手,但我会尽力帮您说情的。只是这次是特例,不会再有下一次了。你们先回去吧,明天会有结果,去拘留易忠海的那个派出所查看即可。”
聋老太太感激地说:“小吴同志,真是太感谢您了,我这个老太太确实不懂事,给您添麻烦了,我们这就回去。”
傻柱背着聋老太太回到大院,安顿她躺好后便返回了家。心中暗自想着:“聋老太太的路子真广,以后得好好照顾她,指望回报那是不可能的。”
前几日,大院的人各自回家后,私下里对当晚发生的事情议论纷纷,各家关起门来谈论个不停。
再来看看李建军这边,他已悄然回到了位于桃源仙境的家中。至于是否后悔,他倒也没有感到太强烈的悔意。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,对自已的行为要负责。既然他敢这么做,自然也预料到了可能被发现的后果。如果不是他发现,早晚也有人会注意到这些事情。只能说那些人运气不好,碰到了听力超常的李建军。
深夜静寂,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,他们细微的动静也无法逃过李建军敏锐的耳朵。此刻的李建军在桃源仙境中彻底隔绝了外界的喧嚣,除非有人前来敲门,否则他的桃源心境不会被打扰。
李建军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,渐渐进入梦乡。而大院的其他人则一夜难眠,翻来覆去无法入眠。
次日清晨,李建军起床准备上班时发现,院子里不少人眼底布满了重重的黑眼圈。事实上,以李建军的医术高明,大院的人早该对他表示尊重和求助。然而奇怪的是,似乎大家都在假装不知道。
实则,大院的人早就听说过李建军医术高超,只是碍于某种缘故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敬意。
但他们大多心怀嫉妒,听到这些传言不屑一顾。
李建军对他们来说不值一提,认为他只不过是接了父亲班的学徒工。
不错,李建军现在确实是学徒工,每月工资只有18元。
但在工厂里,他已经赢得了两位上级的认可。
只要治好李厂长岳父的病,他就能正式转正,或许还能获得一个小官职。
来到医务室,李建军和丁秋南私下交谈,几句甜言蜜语说得丁秋南脸红心跳。
轮到李建军值班时,他带着丁秋南走进诊室。
一边陪她聊天,一边指导她学习医术。
下班后,李厂长找上李建军,商议后决定周六去给岳父治病。
因此,李建军只好安排周日再去见丁秋南的父母。
回到大院,大家正热烈讨论昨晚的事情。
傻柱和聋老太太刚从派出所回来,大院的人们纷纷围上去打听结果。
傻柱大大咧咧地宣布:
“易忠海因男女关系混乱被判监禁一个月,罚款五百元。
并且要在附近几条街道示众,就在明天。”
得知易忠海的判决后,傻柱内心虽有些愤怒,
但更多的是看他受罚后的舒畅。
傻柱心中暗自嘀咕:
“这下看你易忠海该怎么办,声誉尽毁,这大概是对你最大的打击了吧?
像你这种非常重视名誉的人,以后的日子估计会非常难过。”
第二天,大伙都知道易忠海今天会被游街示众,都纷纷前去看热闹。
尽管同住在一个院子,但平时易忠海做事不公正,常招人不满。
那天是星期四,大家都在上班。
但许多工友在午休时偷跑出厂区,跑到街道旁观看游街。
厂里的人也都知道了这件事,厂领导也在为如何处理易忠海而头疼。
不过,易忠海毕竟是八级钳工,职位不可小觑。
不是谁都具备八级钳工的能力,厂里急需这样的技术人才。
立即解雇他显然是不可能的,只能慢慢商讨,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。
围观的工人们看到易忠海脖子上挂着一条醒目的布条,
上面标明他的罪状:乱搞男女关系。
围观者们多多少少会丢些东西过去,但不是菜叶或鸡蛋,
而是从地上拾起的石子、沙粒和树叶。
易忠海走了两条街,已经显得精疲力尽。
** 在外的皮肤被石子和沙粒刮得满是划痕。
游街结束后,易忠海被押上囚车,送往附近的监狱,一个月后才会释放。
这一切多亏了那位聋老太太。
否则,即使易忠海有秦怀如的原谅书,可能也会面临多年的监禁。
然而,易忠海出狱后,
外界的各种舆论和厂里的惩罚,才是真正令他痛苦的。
对一个极其看重声誉的人来说,
如此被人唾弃,内心的痛苦和煎熬肯定异常巨大。
但是这事情不能全怪易忠海,
毕竟他是当着傻柱的面,夺去了傻柱梦寐以求的女人。
如今回想起来,傻柱心理的阴影面积恐怕不小。
不过,这次经历之后,傻柱和秦淮如之间的那份拘谨不复存在。
傻柱真的是个蠢材吗?
事情都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,他怎么会一无所知呢?
他也听到了秦淮如在工厂里的风评。
但经历过易忠海事件后,他对秦淮如再也无法抱有非分之想。
李建军决定等自已结婚后,要尽快让傻柱过上家庭和睦、其乐融融的生活。
他打算给傻柱介绍一个善良的寡妇,希望傻柱能够好好享受幸福。
李建军像往常一样来到医务室签到上班。
向丁秋南打了个招呼后,便独自沉浸于查看自已的系统界面。
丁秋南误以为他在读书,所以没有打扰他。
系统界面的各项技能摆在眼前。
现在的李建军已经不想再花钱去盲目提升技能了。
他更希望能够在自我训练中逐渐提高技能水平。
那种花钱迅速升级的领悟,虽然能够立即掌握大量知识,但总给人一种被迫灌输的感觉。
而通过自已的努力逐步提升的熟练度,就像是学习过程中一点点积累的经验,更加扎实可靠。
在这种平常的状态下,专注自我修炼的李建军如同天才一般。
学东西不仅速度快,还掌握得非常扎实。
转眼间,又是一个周六。
刚吃过早饭,李建军就被阎副贵叫了出来,告知他有一辆小轿车停在大院门口等他。
李建军明白,这是李厂长先前说的要帮他岳父看病的事。
在大院众人羡慕的目光中,李建军坐上了小轿车,前往李厂长岳父的家。
李厂长的岳父姓刘,大家都称他为刘所长。
一见李建军,刘所长露出一脸笑容,说:
“李神医,我可清楚你的能耐。
上次你治好了老王,他现在四处炫耀,我听了也忍不住心动。
今天你一定要给我好好看看。”
刘所长所说的“老王”正是杨厂长上次带去看病的老上级。
刘所长和王所长职位相当,都是正厅级干部,也是彼此多年来的竞争对手。
两人因 ** 长期不合,刘所长一直想方设法排挤王所长。
但在那十年和平时期里,王所长为人清廉,没有留下什么把柄给刘所长抓。
因此,表面上两人还能相安无事。
直到大风暴的到来。
刘所长借莫须有的罪名成功排挤掉了王所长,并将他调任到其他地区。
就这样,剧情中的原李副厂长成了李厂长,而杨厂长则被贬为扫大街的清洁工。
那个时代就是如此,**当道,有权力就能做很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。
即使身为厂长的杨厂长也会被贬为扫大街,真是令人叹为观止。
李建军微微一笑,回答道:
“所长,您放心,我会让您满意的。
我们进屋里,我给您细细诊脉,再为您施针灸。
让您重新焕发生机。”
接着,李建军在刘所长的背上布置了一个大型的治疗阵法,认真地为他治病。
实际上,刘所长主要患的是一些常见的老兵老年病,这些病症大多是战争时代遗留下来的慢性病。李建军只需要清除这些潜在的旧疾,为他补充亏虚的气血,病情就会明显好转。李建军开了一剂药方递给李副厂长,嘱咐他按时给刘所长服药。
服药后,刘所长感觉自已好像年轻了许多,以前常有的疼痛感也都消失了,整个人感觉舒畅极了。他开怀大笑,赞美道:“李神医,您的医术真是太神奇了!等有空儿的时候,也帮我的老战友们看看病,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您的妙手。”
李建军谦虚地说:“刘所长,您太过奖了,这些都是我该做的。到时候您只管告诉我需要做什么,我一定会尽全力。”
刘所长紧紧握住李建军的手,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进他们之间的关系。尽管他说了很多没有实质内容的话,但李建军依然耐心回应。没过多久,刘所长邀请李建军一起吃饭,并聊了一会儿天,最后才让他离开。李建军借此机会告辞,准备回家。因为第二天他还要去丁秋南家拜见岳父岳母,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。
李厂长见李建军要走,赶紧挽留,并把他拉到一旁轻声问道:“建军啊,你的医术这么高明,你也知道我们这些中年人在这方面的需求。有没有什么秘方可以推荐一下?”
李建军答道:“厂长您放心,这都不是问题。我给您针灸几下,再开一副药方,只要您按时服用,保证让您天天高兴。”
于是,李厂长带着李建军来到他的卧室。李建军给他做了针灸,并写下药方交给李厂长,叮嘱他按时服用,效果一定非常显著。办妥后,李建军告别离去。李厂长立刻安排人送李建军回到大院,自已迫不及待地开始试用药方,安排人迅速采购药材,按照要求熬制药材。
当晚,李厂长的妻子发现李厂长好像换了一个人,让她更加依赖了。以前总是怕妻子的李厂长,现在终于有了转机。李厂长对李建军的感激更加深厚了。
李建军回到大院并没有久留,骑着自行车赶往供销社,用李厂长和杨厂长给的票券买了不少东西。他还留下了一些精美的小票券,打算日后直接送给岳父岳母。同时,他还买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,因为根据原著的描述,丁秋南的家庭目前境况并不好。
丁秋南的父亲曾是大学教授,因此家庭成分不佳,生活处处受到限制,父亲还失业在家。一家三口全靠丁秋南的微薄工资维持生计,日子过得很艰辛。丁秋南的工资只有24元,全家人连吃一顿肉都很困难。李建军预见到,当自已第二天带着一大包礼物出现在丁秋南家里时,她的父母肯定会对他倍加热情。
购物结束后,李建军将大大小小的礼品绑在自行车车把上。穿过曲折的小巷,来到一条无人问津的胡同角落,那里没有眼睛窥探。李建军将这些物资一一收入系统空间。随后,他在桃源里处理了一只小猪,清洗干净后同样存入系统空间,准备次日一并取出。他希望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已的“财富实力”,让未来的岳父岳母刮目相看。尽管李建军目前还只是个学徒,但他信心满满。因为读过原著,他知道只要将这些礼品呈现在丁秋南父母面前,他们便会欣然同意婚事。
忙了一整天,李建军随便吃过晚饭,便早早躺下,很快进入了梦乡。第二天清晨,李建军早早起床,翻遍家中每个角落,却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,全都补丁累累。他以前并未在意,现在才体会到其中的窘迫。干脆在系统商城花费5R购入一套合乎时代的衣物和鞋子。尽管款式新潮,但并不显突兀,穿上街也不会惹人多问。
整理妥当后,李建军骑着自行车,沿着上次送丁秋南回家的路线悠然前行。清晨的四九城有着别样的风情:没有雾霾与高楼,只见人们的笑脸和勃勃生机,仿佛每个人都有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和干劲。这样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幸福感和憧憬。
李建军再次到达那条小巷的隐蔽角落,将昨日买的礼品取出来,挂在自行车上,但并未取出猪肉。他担心肉太引人注目,会招来麻烦。这块肉很大,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关注。对他来说,不过是几斤肉的事情,但也需小心,不能一次性买太多,以免久存变质或制作熏肉时香味四溢引起他人猜测。
晃晃悠悠地,李建军终于来到丁秋南家门口,稳稳停下车,上前敲门。屋内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:“来了,稍等一下。”片刻,一位面容清秀却略显沧桑的中年妇女谨慎地开门,注视着站在门口的李建军:“同志你好,请问您找谁?”
李建军微笑着说:“阿姨您好,我是丁秋南的对象,今天来见秋南。”
说着,他指向自行车上的礼物:“这些都是我为您准备的见面礼。”
丁母听后满脸笑意:“原来你是李建军啊,秋南以前跟我们提过你。来了就好,不必带这么多东西,真的破费了。”
尽管如此,丁母还是爽快地接过了李建军送来的一大堆礼物。
“快来,快请进!”
丁母热情地欢迎着,随后高声向屋里喊:
“老丁,快过来,秋南的男朋友来了,还带来了不少礼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