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建军满脸喜悦,迅速跟着杨成清走到院子里。“你试着从后面抓住我。”
杨成清做出姿势,让李建军从背后抓住他的肩膀。李建军立刻照做,迅速向杨成清的肩膀伸手。
杨成清轻轻一侧身,右肘像枪尖一样指向李建军的胸口。由于是教学,他特意放慢了动作。
李建军见状,急忙伸出双手试图阻挡。然而,就在他即将触碰到杨成清时,
杨成清的小臂忽然像鞭子一样向下甩动,手掌直接向李建军的裆部撩去。由于意外,尽管李建军意识到危险,但身体还未能作出反应。
关键时刻,杨成清及时停手。
李建军顿时感到一阵冰凉,一股寒气顺着尾椎直冲后脑勺,浑身起了鸡皮疙瘩。
“这是转身、肘击、撩阴。在太极拳中叫作撇身捶。”杨成清向李建军解释道。
接着,杨成清又给李建军讲解了一些拳术演变的知识。“大部分拳术都是从大枪术发展而来的。
比如这一招,看起来只是简单的转身和挥臂,实际上是要运用两种力,就像是用枪猛烈刺击一样。
当对手试图格挡时,手臂顺势下摆,直接攻击对手的裆部。”
“当你使用这一招时,要心中想象自已在使用大枪的感觉。
再看我示范一次。”
于是,杨成清重新示范了一遍。
肘击之后,小臂顺势下甩,衣角带着清脆的“啪”声,如同鞭子抽打在空气中的声音。
杨成清看着李建军,带着一丝期待地问道:“怎么样?学会了吗?”
李建军思考了一会儿,认真回忆着杨成清教的动作。
因为系统面板自动生成了相应的技能,李建军已经掌握了这些技巧。
“应该有十分之七吧,动作我已经掌握了。”
说完,李建军在杨成清面前开始演练,动作同样打出了清脆的声音。“很好,非常好,建军,招式你已经学会了七七八八,接下来就是勤加练习。
普通人要达到明镜般的境界,打出那样的脆劲,非常困难,需要多年刻苦修炼。但你已经有了这样的基础。”
杨成清喝了一口酒,接着向李建军解释。“国术分为明境、暗境、化境三个层次。”
其中的玄机,你需要自已去领悟,师父只能引路,修行还得靠自已。我能做的,就是告诉你每个阶段应有的感觉。”
“武术有三大类:实战技巧、练习方法和表演。比如你平时在街上看到的太极拳,那悠闲、流畅的样子其实是表演性质的,甚至算不上是练习方法。真正能应用于实战的太极技巧,如今会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。”杨成清看到李建军听得入神,来了兴致准备继续展示。“我再教你一个‘猴子偷桃’的动作。”
接着,杨成清屈膝下蹲,左手探向裆部,右手在臀后绕了一圈,掌心紧贴地面,边演示边解说:“这一招,叫作抓裆下蹲,是太极门中的狠招之一。如果对方后退保护裆部,你就立刻用贴地的手抓起沙土洒向对方的脸。当年太极宗师杨露禅就是靠这一招打败了众多对手。”
“就算地上没有沙子也没关系,这一招还有其他应对方式。比如对方用腿横向扫你,你可以用手撑地,迅速翻滚避开。”
李建军觉得这些招式有些不怎么正派,脸上现出一丝犹豫。杨成清见状急忙解释:“这两招都是实战技巧,讲求一击毙敌,哪有什么上下三烂之分?这是击打敌人最脆弱的部位。在生死相搏时,谁还会顾及这些呢?活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者,才有资格评判什么是卑劣手段。”
教完这些招式后,杨成清把手背在身后,抬头仰望那45度角的月亮。“建军,你现在要明白,现在的国家已经稳定下来,法律也有了约束力,所以人们不能随便争斗。学武主要是为了自保,并非伤害同胞,而是保护我们的家园,守护身边的人。我们习武更多的是为了强身健体,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健康做贡献。”
说完这番话,杨成清似乎有些醉意,身体摇摇晃晃。李建军急忙上前扶住他,轻声说道:“师兄,我懂了,我练武绝不会去欺负弱小。只有在国家、社会或他人面临危机时,才需要我们挺身而出。”
杨成清看着李建军,低声道:“这些招式一旦得手,轻则重伤,重则致命。所以你将来学会了这些,一定要掌握分寸,切不可伤人太甚,适可而止。”
他再次抬头望向月亮,然后说:“今天的教学到此结束,建军你也早点回去吧。多练习今天学到的动作,一个星期后再来找我,我会教你正宗的太极拳。记住,武术和很多其他东西一样,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杆枪、一把锤或一柄剑去理解。”
李建军送杨成清进屋后,起身告别回家。根据系统面板提供的帮助,他在练习马步时渐渐将这一动作用到了日常行走中。虽然起初感到不太习惯,但李建军依然坚持不懈。
回到娄晓娥家时,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已的行走姿势,几乎达到了常人难以察觉的程度。估计再过几天,就不会显得突兀了。
李建军踏入娄家,从包里拿出提前备好的保胎药递给娄母,并详细讲解了用药方法。然后,他便走上楼,悉心陪伴娄晓娥。这一天,李建军喝了不少酒,再加上一天的奔波劳累,显得格外疲惫。于是,他轻轻搂着娄晓娥,两人都渐渐沉入了梦乡。
接下来的几天,李建军始终待在娄晓娥家的大院子里,专心练习新学的国术。闲暇时间,他会翻开破烂侯赠予的鉴宝书籍细细研读,异常勤奋。仅仅一周,他的马步功夫已达到了第四级,鉴宝能力也升至二级。现在的他,其基本功水平相当于普通人经过两三年的体能训练。
预定的日子终于到来,李建军满怀兴奋地再度造访杨成清家,展示这些天的训练成果。杨成清对他的进步赞叹不已:
“建军,我已经找不出更多的话来赞美你了。但你切记不要因为这些成绩而得意忘形。要知道,强中自有强中手,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至关重要。”
看着李建军娴熟地展示了撇身锤和猴子偷桃两招,杨成清毫不犹豫地开始教他太极拳的要领。他开口道:
“首先要区分什么是用力,什么是用劲。力指的是瞬间爆发的惯性,要用快、猛、疾的动作来体现。” 杨成清做了一个手势,手臂在空中挥动得“啪啪”作响,“用劲则是指缓慢的肌肉紧绷和移动,如同推磨或推水一样。”
动作虽慢,却给人泰山压顶般的感觉。“用劲的时候要做到慢、沉、稳。修武之人需修炼一词,即‘气’,但这气并不是指呼吸的气体。人在运动时全身发热,热得厉害了便会出汗。这种热量就是我们要修炼的气息。所谓‘炼精化气’,即利用自身产生的热气。”
“人身上的毛孔如竹篮的孔洞,即使运动再激烈,气息也会随之流失,无处寻觅。然而,在运动中若能保住这股气息,便是国术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。”李建军听后,惊讶不已,国术竟如此神奇,竟能掌控自已的毛孔!
他急切地问道:“师兄,那我们是否可以学会封闭毛孔?” 杨成清赞赏地看着李建军,回答说:
“确实如此,你问得非常好。我们可以闭合毛孔,这并非什么神奇的事情,而是一种具体的技巧。”
“古人的观察告诉我们,动物在愤怒至极时,毛发会如刺猬般竖立起来,称为‘炸毛’,即毛孔闭塞的表现。人类也一样,有时会出现鸡皮疙瘩,汗毛竖立的现象,这也是毛孔闭塞的迹象。只要我们能主动掌握这一现象,便能封闭全身的毛孔。现在,你走到我面前来,我让你亲身体验一下这是怎么回事。”
杨成清挥了挥手,示意李建军站到前方的空地上。他伸出手指轻轻按住李建军的后脑勺,然后缓缓地沿着他的脊椎骨向下轻推。每一寸骨头的移动,李建军都能细致地感受到。
忽然,一股力量从脊椎骨传递到全身,使他的身体微微发暖。就在这一刻,杨成清突然将手指放在了李建军的尾椎骨上。李建军立刻感到一阵毛骨悚然,好像变成了一只炸毛的猫,全身毛孔收缩,体内的热气被牢牢控制住,重新回到了体内。
杨成清开口道:“感受自已的脊椎,从头部到躯干,再到底部,这称为头、身、尾三者合一,这种桩法叫三体式。”
“练习三体式时,要与马步相结合,做到一起一落。掌握重心的变化,从头到身再到尾。当重心移动到尾椎骨时,会有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。”
“这样,你在每次锻炼时都能将气息控制在体内,从而强健体魄。如果不练习三体式,即使其他方面练得很好,年老时也难以长寿。”
“关于三体式的桩法,我就教到这里了。我还送你一句话,仔细体会其中的奥秘:炼精化气如同沐浴,养气归丹如冷风吹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