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八零:我在鸡飞狗跳里找真爱

第16章 样品制作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八零:我在鸡飞狗跳里找真爱
作者:
湖心岛的屈由
本章字数:
5142
更新时间:
2025-06-26

腊月廿三的灶王爷上天日,村里飘着麦芽糖的甜香,那香气混着柴火燃烧的烟味,在清冷的空气中弥漫。林小满蹲在院子里的石板桌前,呼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白雾,手指被冻得通红发僵,却依然灵巧地将彩色丝线缠绕在粗布书签上。囡囡举着从供销社捡来的广告纸,踮着脚往她手里塞,小脸上满是兴奋:“妈妈,这个红双喜的花边好看!用这个做书包边,肯定像过年一样喜庆!”

周建国坐在门槛上劈竹篾,军绿色棉袄的补丁在阳光下泛着暖光。自从风波平息后,他每天收工都会带回几根新砍的竹子,此刻正眯着眼,用小刀将竹片削得薄如蝉翼,竹屑簌簌落在他脚边。“这样编的篮子更结实。” 他说话时目光总不自觉地落在林小满发顶,看她散落的发丝被风吹起又落下,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,却又慌忙移开视线。

堂屋传来周母的咳嗽声,伴随着一阵拖沓的脚步声,老人捧着刚蒸好的黏豆包出来。她浑浊的眼睛盯着院中的竹篮,眉头紧皱:“编得再好看,卖不出去也是白搭。” 话虽生硬,却还是把冒着热气的豆包往囡囡手里塞了两个,粗糙的手掌轻轻拍了拍孙女的头。

“这次一定行。” 林小满首起腰,举起刚完工的桌布,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。靛蓝色底布上绣着并蒂莲,花瓣边缘用金线勾勒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“王婶她们的针法进步飞快,赵大姐绣的牡丹比年画还鲜活。这些天,大家晚上收工后还聚在晒谷场,就着月光练针法,手指磨出血泡都不喊疼。” 说着说着,她想起那些挑灯夜战的场景,眼眶不禁发热。

囡囡突然拽着她的衣角指向天空,尖着嗓子喊道:“妈妈快看!” 一群南飞的大雁正掠过灰蓝色的天幕,队形整齐得像用尺子量过。林小满灵机一动,抓起笔在纸上勾勒,嘴里念叨着:“咱们在书包上绣这个!城里孩子肯定喜欢。说不定还能让囡囡以后去城里上学……”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,却满是憧憬。

周建国默默放下竹篾,转身进了里屋。不一会儿,他抱着个铁皮盒出来,铁皮盒表面锈迹斑斑,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。打开时,林小满愣住了 —— 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多枚军功章,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。“换些彩色丝线吧。” 男人的耳朵泛红,喉结上下滚动,“供销社刘主任当过兵,兴许能给优惠。”

林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,手指颤抖着抚过勋章上凸起的五角星。她想起那天在木棚,他挥舞着发票为自己辩护的模样;想起深夜里,他轻手轻脚为她盖上棉被的温度。“这些太贵重了。” 她声音发颤,“这是你的荣誉……”

“留着没用。” 周建国别过脸,声音低沉,“你上次说要给老班长家人寄东西…… 等赚了钱,再买新的。”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,最后几个字几乎消散在寒风里,可紧握铁皮盒的手却暴起青筋,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。

囡囡突然 “哇” 地叫出声,举着一团乱线从院子另一头跑来,小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:“妈妈,我把红的和绿的缠在一起,像不像糖葫芦!” 她亮晶晶的眼睛里映着冬日暖阳,让整个院子都生动起来。

林小满摸着女儿冻得通红的小脸,突然有了主意。她翻出压箱底的的确良碎花布,裁成巴掌大的方块,兴奋地说:“囡囡,教妈妈做风车!咱们把它缝在钥匙包上,肯定特别有意思!” 母女俩趴在石板桌上,把布料折成六角形,用大头针固定在竹篾骨架上。周建国默默递来麻绳,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的手背,像被烫到似的迅速缩回去,耳朵根子却红得发烫。

日头偏西时,第一批样品摆满了堂屋。印着向日葵的书包、绣着鸳鸯的枕套、缀着彩色风车的钥匙包,还有囡囡坚持要做的 “糖葫芦书签”。周母拄着拐杖凑近,浑浊的眼睛盯着绣着大雁的书包,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走线,半晌才开口:“这走线…… 倒比供销社的还齐整。” 她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惊叹,干枯的手指轻轻抚过布料,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丝认可。

“明天赶集,我带着去镇上试试。” 林小满把样品仔细包进蓝印花布,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,“囡囡画的价签也带上,她写的‘一元’比我还工整。等卖了钱,给囡囡买双新棉鞋。” 她慈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。

周建国突然起身,走到柜子前,打开柜门在里面翻找了好一会儿,才从深处翻出件半新的军大衣。他走到林小满身边,将大衣披在她肩上,动作笨拙却温柔:“路上冷。” 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,“我…… 我也去。” 说完,他不敢看林小满的眼睛,转身又去整理那些竹篮。

夜色渐浓,油灯下,林小满还在修改图纸,眉头紧锁,不时咬着笔头思考。囡囡早己抱着风车书签睡着,小嘴里还嘟囔着梦话。周建国坐在对面编竹篮,竹篾交错的沙沙声与周母织布机的咔嗒声,织成一首温暖的夜曲。当林小满打了个哈欠时,一杯姜茶无声地推到面前,杯壁上凝结的水珠,倒映着周建国慌忙移开的目光,还有他耳尖未褪去的红晕。

第二天鸡叫头遍,天还漆黑一片,林小满就被推门声惊醒。她坐起身,看见周母站在门口,怀里抱着个油纸包,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佝偻。“把这捆鞋垫带上。” 老人别过脸,声音有些不自然,“我绣了鸳鸯戏水,说不定有人要。” 晨光中,老人鬓角的白发闪着银光,林小满鼻子发酸,她知道,这是周母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这个计划。

集市上渐渐热闹起来,人声、吆喝声、牲畜的叫声混杂在一起。林小满刚把样品摆上木桌,就围过来几个妇女。“这书包上的大雁咋绣的?”“风车会转!给我家娃来两个!” 囡囡举着价签跳脚,清脆的声音在嘈杂的集市中格外显眼:“妈妈说买书包送书签!买得多还有优惠!”

周建国站在摊位角落,像棵沉默的树,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。当有醉汉摇晃着走过来,想压价闹事时,他往前跨一步,军大衣下摆带起一阵风。醉汉抬头看见他胸前别着的军功章,嘟囔着 “当兵的惹不起”,灰溜溜地走了。林小满看着周建国的背影,心里涌起一股暖流,安全感油然而生。

日头西斜时,一半样品都卖出去了。林小满数着攥在手里的粮票和零钱,手都在微微发抖。突然,她听见囡囡的欢呼。回头望去,周母不知何时也来了,正站在摊位前,挺首了腰板,指着绣着并蒂莲的桌布对顾客说:“这针法,整个青崖村找不出第二个!我儿媳妇儿带着大家做的,错不了!”

暮色中的归途上,夕阳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囡囡骑在周建国肩头,手里挥舞着没卖完的风车,欢快的笑声回荡在乡间小路上。林小满走在旁边,看着男人挺首的脊背,突然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。寒风卷起她的围巾,却吹不散满心的暖意 —— 那些曾经的质疑与偏见,终究抵不过一针一线织就的希望,也抵不过这家人渐渐凝聚在一起的温情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