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梓将挎着来的篮子放下,遛达着回了家。
篮子里是两人从镇上买的一些东西,不值几个子的。
木梓回家后,没在屋里看见人。
这会儿也将近正午了,木梓就打算先把午膳给做了。
早吃好,午吃饱,晚吃少。秉着这个道理,木梓准备的午膳很是扎实。
而不在家的宿迁,则是去地里看看。
这里可能是南方,所以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。
土地分为两种,水田和旱地。宿家原本有两亩水田,三亩旱地。但都被原主败了精光,木梓嫁过来的时候,就剩了一亩水田。
这最后一亩水田有了木梓的侍弄,原主也就不再打它的主意了。
一亩水田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。
真要秋收起来,宿迁一个人至少要收两天,若是加上木梓,应该也就一天半。
所花时间大差不差,那就不让木梓来了。
“迁子,你这是去哪回来啊?”
回家的路上,宿迁撞见了刘满仓。
刘满仓龇着大牙,看着宿迁,笑得很傻。
“去地里回来,你准备什么时候秋收啊?”
“可能还要过几天,你家要秋收了吗?我来帮你啊。”
热情的刘满仓立刻提出了帮忙,只是在时间上苦恼了一下。
毕竟最近他家里有一件大事,还得先把这件大事处理了。
大事就是啊:刘满仓的妹妹刘满玉要结亲啦!
但新郎却迟迟不肯上门,女方家也不好登门去催。
只能让当初说好的贾媒婆去看看,怎么个情况?
“不用,就那一亩水田,我很快就收好。你家要秋收的时候,来喊我一声。我来帮忙啊!”
“成,那就谢谢迁子了。”
“谢啥谢,我还要谢谢你夫郎呢。”
宿迁说的是陈安阳时不时接济木梓的事。
“他俩是好友,况且都是一个村的。”
“不管怎么说,还是要谢谢你们。”
“成,那我就先回去了。”
刘满仓有些局促地挠了挠头,走了往右的那条道。
宿迁则是走了左边那条道,路上要经过宿二伯家。
“二伯好。”
这不巧了嘛,正好碰上了开门的宿二伯。
“哼,这是打哪回来了。”
“从地里回来的,二伯,家里啥时候秋收,到时候喊上我,我也去帮忙。”
“哼,这才差不多。”
“那小子先回去了,不然阿梓要着急了。”
“成吧。”
宿迁走后,宿二伯的嘴角都要咧到天上去了。
“咋了你这是,高兴成这样?不会是老李又来约你喝酒吧?”
宿二伯娘的拳头己经捏好,准备动手了。
“咋可能吗?我刚刚碰见宿小子了,他说来帮咱们秋收,我心里美呢!”
“秋收,别是想糟蹋咱家的粮食。”
“你这就是偏见了,我看啊,宿小子己经想通了,想好好过日子了。”
宿二伯一点不赞同自家媳妇的想法,在他看来啊,自家侄子只要有一点好的改变,那就是得夸张到宿迁己经是个好人了。
“是是是,你宿家人人都好。”
“那可不,不然咋娶得到我这干啥都行的媳妇呢?”
被夸后的二伯娘,心里也美了,“油嘴滑舌的。”
“嘿嘿嘿……”
宿 *好人*迁:感谢二伯的肯定,我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。
……
“阿梓,我回来了。”
宿迁只要是从外面回来,到家的第一句,永远都是:阿梓,我回来了。
“咋现在才回来,饭菜马上就好了。先洗手吧。”
“好,做啥好吃的了?闻着就怪香的。”
“做了一个白菜粉条,凉拌鸡蛋还有一个野菜糊糊。”
“可真丰盛啊,我看了一下咱家的地。要不咱三天后秋收吧?”
“成啊。”
宿迁洗完手,木梓也把饭菜准备好了。
饭桌上,宿迁给木梓夹着菜。
木梓也说了张阿婆她们会考虑卖豆腐的事。
毫无疑问,木梓又得到了宿迁的夸夸。
被夸后的木梓己经有点处变不惊了,宿迁心想:该上强度了。
吃完饭后,宿迁带上木梓,准备上山。
上山去捡柴,不然到了冬天大雪封了路,可就不好捡了。
一人一个竹篓,宿迁手里还拿着一把柴刀。关上门,两人首奔山上。
一路上,秋风瑟瑟,吹过干枯的树枝,发出沙沙声响。
宿迁走在前头,时不时回头看看木梓,提醒他脚下的路。
“阿梓,这儿有个坑,小心些。”
木梓笑着回应:“知道啦,你也别光顾着我,自己也当心些。”
两人穿梭在山林间,不一会儿,背篓里便积攒了不少干枯树枝。
正当他们准备寻路下山时,眼前忽然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。
修长的竹子在寒风中轻轻摇曳,发出簌簌的声响。
“夫君,你瞧这竹林,这会儿说不定有冬笋呢。”
木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宿迁看着木梓兴致勃勃的模样,宠溺地笑了笑:“好,那咱们找找看。”
他俩在竹林里弯着腰,目光急切地在地面搜寻。
木梓眼尖,发现一处地面微微隆起,上面的竹叶凌乱。“夫君,快来,这儿可能有!”
宿迁迅速赶来,二人扒开竹叶和泥土,一个鲜嫩的冬笋尖露了出来。
可没带锄头,徒手根本挖不出完整的笋。
木梓满脸可惜:“好不容易找到,就差一点。”
宿迁摸摸他的头安慰:“别急,咱回家拿锄头。”
“不行,得留一个人在这看着。若是被别人抢了先怎么办?”
木梓看着埋在土里的冬笋,缓缓说道。
“可放你一个人在这,我可不放心!要么咱俩一起下去拿了锄头来,要么咱就再捡些柴火走了,明日再来。”
空气里再没人说话,只有风走动的声响。
两人都在赌气,看谁先低头。
若是其他事,宿迁一点不在意低头。可这是生命攸关的大事,他得把关。
又是一会儿过去,只见宿迁把那些干枯的竹叶捡到了发现的冬笋上,盖了一个严严实实。
“这样行了吧,也不会有人发现。咱俩先下去拿锄头,很快就回来的。若真是被人挖走了,也说明了和咱俩没缘分。”
还是宿迁让了一步,“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