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调研暗流(相亲前奏版)
早晨7:15 市政府大楼前
陈洋洋第三次调整胸前的工牌,父亲昨晚的电话仍在耳畔回响:"明昊是李副省长的公子,下周的相亲你必须到场。"秋风卷着梧桐叶擦过她的高跟鞋,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。
"好早啊?"
张诚的声音惊得她险些掉落文件。他今天罕见地打了深蓝色条纹领带,递来的咖啡杯上还沾着打印机墨粉的痕迹。
"省里调研组今天..."她的话被驶入广场的黑色奥迪打断。车门打开,一双锃亮的牛津鞋稳稳踩上地面,接着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,眉眼间带着官场子弟特有的从容与世故。
“洋洋,你好。” 李明昊微笑着伸出手,声音温和得恰到好处,像是精心练习过的社交礼仪,“家父常提起陈叔叔。”
他的握手力道适中,却又微妙地多停留了两秒,指腹若有似无地擦过她的腕骨,像是在试探某种边界。陈洋洋不动声色地收回手,心里却泛起一丝不适——他明明知道今天只是调研,却故意用这样熟稔的语气,仿佛他们早就相识,甚至更亲密。
“李处长,您好。” 她嘴角扬起得体的微笑,目光却不着痕迹地观察他。李明昊的西装是意大利手工定制,腕表低调却价值不菲,就连站姿都像是经受过某种训练,每一步都计算得恰到好处。他说话时语调从容,夸赞她的工作表现——“听说你上次协调的会议,连省领导都赞不绝口?”——可那双眼睛却平静得像一潭深水,看不出半点真心。
这个人太熟练了,熟练到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有过片刻的真实。
张诚突然上前一步,手中的调研报告递出的动作几乎横亘在两人之间:“李处长,信访办的同志己经在会议室等您了。”他的袖口掠过时带起一阵雪松调的须后水气息,冷冽得像是某种无声的提醒。
李明昊挑眉,目光在张诚和陈洋洋之间短暂停留了一瞬,随即笑道:“那我们待会儿会议上再详谈?”
陈洋洋点头,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——他的步伐稳健,每一步的距离都像是丈量过的,精准、从容,却又像是戴着一张严丝合缝的面具。
她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掌心,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某种微妙的触感,不是温度,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……计算感。
——这个男人,比父亲描述的,要复杂得多。
晚上八点,陈洋洋拖着疲惫的身躯打开家门。屋内温暖的灯光洒在她身上,可她却感受不到一丝放松。
“闺女,快跟妈说说,今天见着李明昊感觉咋样?”妈妈像个急切等待答案的孩子,从厨房小跑出来,围裙还系在身上,手上的水珠滴落在地板上。
陈洋洋把包扔在沙发上,整个人瘫坐下去,揉了揉太阳穴:“妈,我今天忙了一天,实在没精力说这个。”
“哎哟,这事儿可不能耽搁!”妈妈在她身边坐下,拉着她的手,眼睛里满是期待,“明昊这孩子多好啊,青年才俊,他爸又是李副省长,你跟他要是成了,以后的日子还能差吗?”
陈洋洋皱了皱眉头,想起李明昊那完美却又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,心里一阵烦躁:“妈,不是条件好就合适的。我跟他才见了一面,而且我真的不喜欢他那种类型。”
“你这孩子,怎么这么不懂事!”妈妈的声音提高了几分,“你以为婚姻是过家家啊?人家这条件,多少姑娘挤破头都想嫁呢!你还挑三拣西的。”
“我就是挑!”陈洋洋猛地站起身,情绪有些失控,“我不想为了所谓的条件就把自己随便嫁出去。我要找的是一个能懂我、爱我的人,而不是一个只知道用身份和财富来包装自己的人!”
妈妈也站了起来,双手叉腰,语气带着一丝怒气:“你这是说的什么话?你以为爱情能当饭吃吗?等你过了这个村,可就没这个店了。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!”
陈洋洋眼眶泛红,大声反驳:“我不后悔!我不想像你们一样,把婚姻当成一场交易。我要的是真正的感情,而不是这种被安排好的生活!”
“你这孩子,越来越不听话了!”妈妈气得转身,往厨房走去,嘴里还念叨着,“我这都是为了你好,你怎么就不明白呢?”
陈洋洋瘫坐在沙发上,张诚青春热忱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