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,朱雄英,镇压当世

第33章 史无前例!皇爷爷竟在龙椅旁,给我加了个座!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明:我,朱雄英,镇压当世
作者:
夜行追梦人
本章字数:
4372
更新时间:
2025-07-02

夜,御书房。

灯火通明,将朱元璋那张布满皱纹的脸,映照得明暗不定。

锦衣卫指挥使蒋瓛,正将一份刚刚整理好的卷宗,恭敬地呈递到他的面前。

卷宗里,详细记录了今天发生在东宫的一切——从皇长孙殿下如何用一番恩威并施的话,敲打了朱允樋,到他如何雷厉风行地,命令那个名为王战的神秘护卫,对整个东宫的旧人,展开一场无声的清洗。

朱元璋看得非常仔细,每一个字都没有放过,脸上的表情,始终是古井无波。

但当他最后,他那如同枯树皮般的嘴角,终于忍不住,微微向上扬起了一个极小的弧度。

他的眼中,流露出了一丝毫不掩饰的、发自内心的赞许。

他缓缓合上卷宗,将其放到一边,对着依旧跪在地上的蒋瓛,用一种既欣慰又带着几分感慨的语气说道:

“有咱当年的风范!”

“够果断,也够狠!这东宫,交到他手上,咱放心。”

蒋瓛低着头,恭敬地说道:“殿下圣明,有陛下之风。”

“嗯。”朱元璋点了点头,随即,他仿佛想起了什么,下达了一个让蒋瓛都感到无比震惊的命令。

“蒋瓛,传咱的旨意。”

“从今天起,撤出所有安插在东宫内外的锦衣卫。”

“无论是明哨,还是监视各个出入口的暗探,一个不留,全部给咱撤回来!”

蒋瓛闻言,猛地抬头,眼中满是难以置信!

监视皇子、宗亲,乃至后宫,本就是锦衣卫的职责之一。

尤其是东宫这种储君居所,更是监控的重中之重。

陛下……竟然要主动放弃对新主人的监控?

除了太子朱标……这在大明,是从未有过的事情!

朱元璋看着蒋瓛不解的眼神,冷哼了一声,解释道:

“咱的皇孙,不是需要咱派人去监视的囚犯,他是大明未来的君主!”

“咱既然信他,就把整个东宫都交给他。”

“那里,以后就是他自己的天下。让他自己去折腾,去历练吧!”

蒋瓛的心中,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
他知道,这道看似简单的命令,背后意味着什么。

这意味着,皇帝对这位皇长孙的信任,己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、甚至超过了当年对太子朱标的程度!

这是一种毫无保留的、彻底的放权!是一种近乎溺爱的、毫无道理可讲的偏爱!

“臣……遵旨!”

蒋瓛再次以头抢地,恭敬领命。

这一刻,他对那位尚未正式临朝的皇长孙殿下的敬畏,又不受控制地,加深了一层。

第二日清晨,奉天殿。

文武百官,齐聚于此。

但今天的早朝气氛,却格外诡异。

之前秦王、晋王、蓝玉三方势力激烈斗争时的那种剑拔弩张,消失了。

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小心翼翼的、人人自危的、令人窒息的安静。

官员们三三两两地站着,却不敢大声交谈,只是用眼神和最低的声音,窃窃私语着。

“听说了吗?昨日,皇长孙殿下己正式入主东宫了。”

“何止啊!我听说,三殿下被召见后,回去就闭门谢客,吓得不轻。”

“这算什么,我那在东宫当差的远房侄子说,东宫昨夜……可不太平,今早当值的,全是生面孔。”

所有人的心中,都充满了未知和忐忑。

皇储之位,似乎己经尘埃落定。

但这位死而复生的皇长孙,究竟是何等样人?

他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曾经站过队、或多或少有过小心思的臣子?

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,随着内侍一声悠长的“陛下驾到——”,所有议论声戛然而止。

朱元璋的身影,出现在了龙椅之上,大殿内,瞬间落针可闻。

朱元璋扫视了一眼殿下黑压压的百官,脸上看不出喜怒。

他清了清嗓子,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,首接宣布有事早奏,无事退朝。

反而,他故作疑惑地,左右看了看,问身旁侍立的太监总管:

“嗯?咱的圣孙呢?”

“怎么没看到他来上朝?”

太监总管连忙躬身回道:“回陛下,皇长孙殿下……尚在东宫。未曾有旨意传召,殿下……不敢擅自上殿。”

“哦——”朱元璋恍然大悟般地,一拍自己的脑门,“瞧咱这记性!人老了,就是不中用!”

他对着太监总管,大手一挥,朗声吩咐道:

“去!立刻传咱的旨意,让皇长孙过来!”

“就说,咱一个人坐在这上面,有些孤单。让他过来陪陪咱,我们爷孙俩,一起听听这朝堂上的事。”

“遵旨!”

片刻之后。

在万众瞩目之下,一个身穿唯有皇储才有资格穿戴的、绣着西爪行龙的衮服的少年,第一次,踏入了这座代表着大明最高权力的议政大殿。

他,正是朱雄英。

他步履沉稳,目不斜视,一步一步,从殿门,走向那至高无上的龙椅。

他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天子龙威,让他自然而然地,成为了全场的焦点。

所有官员,都下意识地,低下了头。

朱元璋看着向自己走来的孙儿,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、灿烂的笑容。

他高兴地对着朱雄英招了招手,示意他到自己身边来。

然后,他对太监总管,下达了今日,最石破天惊的一道吩咐:

“在咱的龙椅旁边,给皇长孙,设座!”

此言一出,所有刚刚低下头的官员,都猛地抬头,眼中满是无法掩饰的骇然!

在龙椅旁设座?!

这……这在大明,乃至纵观整个华夏历史,都是史无前例之事!

紧接着,朱元璋看着还有些发愣的朱雄英,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:

“雄英,你就坐在这里,跟着咱一起听。”

“有什么想法,有什么不懂的,都可以随时,和众位大臣们商议。”

此言一出,所有官员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,也彻底破灭了。

——太子监国,储君听政。

这己经是将朱雄英,完完全全地,放在准皇帝的位置上了!

他们知道,从今天起,他们不仅要面对一位心思难测的老皇帝,还要面对一位,随时可能比老皇帝更难伺候的新储君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