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少爷到皇帝

第82章 米仓山聚流

加入书架
书名:
从少爷到皇帝
作者:
放牛的小二
本章字数:
4384
更新时间:
2025-07-06

金堂城头的明军,脖子都望得酸了,眼睛也盯得发花。

“日他个仙人板板!张贼到底来不来?”一个胡子拉碴的老兵烦躁地一把扯下头盔,挠着油腻腻的头发,“这干耗着,地里谷子都要烂逑了!”

“莫不是……被吓破胆,不敢来了?”

旁边一个新兵蛋子刚嘟囔半句,就被什长一记硬栗敲在头盔上,发出“当”的一声脆响:“放屁!他这是歇够了脚,把咱们当猴耍呢!”什长恨恨地朝夯土城墙啐了一口浓痰。

终于,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奔上城头,带来了将令:“贼兵踪迹全无,各部依令,就地解散归营!”

紧绷了数日的弦“啪”地断了。短暂的死寂后,是炸了锅般的喧嚣。

“散伙!散伙!回家收谷子!”

“格老子的,总算能走了!”

“快走快走!再晚婆娘真要骂死人了!”

抱怨、解脱的呼喊混成一片,军令一下,兵丁们像退潮般涌下狭窄的阶梯,推搡着,归心似箭。

头盔、破盾甚至锈刀被随意丢弃在城道上,哐当作响。

不过半日,这座被重兵“拱卫”多日的城池,便只剩几只乌鸦在空荡荡的垛口上聒噪盘旋,啄食着兵士遗落的干粮碎屑。

成都,巡抚衙门签押房。

王维章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,从金堂划向保宁,眉头紧锁。

案头摊着金堂守军解散、张行部不知所踪的例行塘报。

“张行……”他低声自语,指尖最终重重落在潼川州中江县的位置,“占了中江,便如泥牛入海……他几千人马!能藏到哪里去?莫非……真在潼川州扎下了根?”

保宁府距成都府数百里之遥,消息阻隔,纵是他这巡抚,也只能凭借零星的塘报和驿传拼凑图景。

张行主力此刻究竟何在?下一步剑指何方?这些问题像阴云般笼罩在他心头。

王维章视线难以企及的川陕交界的米仓山深处,此刻正涌动着一股他所不知晓的洪流。

几支精悍的小队,如同无声的溪流,正悄然渗过这道古老屏障的裂隙。

他们并非披甲执锐的战兵,背负的多是些奇特的工具——锯子、刨刀、墨斗、染缸刮板……甚至还有几匹在颠簸山路上被小心护持、颜色鲜艳夺目的布样。

领头的老匠户周铁锤,粗糙的大手抚过路旁一块冰冷的界碑,上面模糊的“陕西”二字在月光下泛着微光。

他喉头滚动,声音带着山风也吹不散的激动:“兄弟们,加把劲!翻过这道梁子!张将军的告示说了,到了南边,凭手艺吃饭!

最好的匠户,分上等田!给安家银子!再不用给王府当牛做马,干到死也攒不下三枚铜子儿!娃儿们也有书念!”

他身后,一群拖家带口的匠人,背着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家当,眼神里燃烧着同样灼热的光。

那是绝境中抓住救命稻草的光,是对“手艺换活路”承诺的全部押注。

队伍里一个半大少年,紧攥着他视若珍宝的小凿子,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身后沉沉的山影——那是他们祖辈困守、榨干了血汗的陕西故土。

他猛地扭回头,脚步更快了。

而在更隐秘的山道上,规模更大的队伍蜿蜒如龙。

他们是因陕西流民军大乱而背井离乡的流民,衣衫褴褛,面黄肌瘦,却在张行部士兵的引导和护卫下,沉默而坚定地向着米仓山南麓移动。

士兵们沿途分发着不多的干粮和饮水,维持着秩序,将生的希望传递给这些绝望的百姓。

翻过这座山,便是保宁地界,那里有新政许诺的土地和活路,上万流民,如同百川归海,正源源不断地涌入张行控制的区域,成为他根基下新生的土壤。

几乎与这些匠户和流民的队伍擦肩而过的,是另一队沉默疾行的人马。

他们押送的,是沉重的粮车,车轮深深碾入山道松软的泥土。

粮袋上隐约可见“陈记”的烙印。车队旁护卫的,是几个精悍利落的张行部老卒,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两侧幽暗的山林。

“快!将军等着这批粮秣!”领头的什长低喝,声音在山风中断续传来,“还有后头的铁料、硫磺……陈东家的船,在广元水门候着呢!”

这批关键物资的到来,源于广元染坊内一场无声的谈判。

广元,张家染坊。巨大的染坊日夜吞吐着白色的素布,吐出如云霞般绚烂的锦绣。

染坊深处,张行派来的特使——一位神情沉稳的幕僚,正与风尘仆仆赶来的西海通大管事对坐。

桌上摊开的,正是那份令陈西海垂涎的、不断追加的染布订单,以及一份全新的、标注着更低染价的契约草案。

特使的手指轻轻点在降价的条款上,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:“陈东家是爽快人,我家将军也是诚意十足,这染价,我们让一分利。

不是布不好卖,恰恰相反,是张家彩在江南供不应求,陈东家赚得盆满钵满,这分利,换东家帮个忙。”

大管事看着那降价的数字,心中飞快盘算,张家布奇货可居,销路极畅,染价己降,西海通利润自然更为惊人!他抬眼:“将军需要什么?”

“粮。铁。铜。硫磺硝石。一切能打造铠甲兵刃、配制火药之物。”特使的声音压低,却字字清晰,“数量要大,路子要稳,要快!

将军愿以这锦绣之利为酬,更愿与西海通结成更紧密的伙伴,东家意下如何?”

大管事捻着胡须,沉吟片刻。风险自然有,但收益更大!张家染坊染过的布自然是硬通货,他的需求是西海通稳定的财源。

更遑论,搭上这条线,未来在川北的利益……他眼中精光一闪,脸上堆起笑容,拱手道:“将军快人快语!我家东家临行前交代了,只要将军开口,力所能及,西海通必定倾力相助!

这染契,我代东家签了!将军所需之物,包在我西海通身上!水路陆路,定以最快最稳的渠道送达!”

新的契约落笔签字,锦绣换刀兵的交易,在染坊蒸腾的热气与染料的奇异气息中,悄然达成。

张行以独步天下的染色技艺为筹码,换取了支撑他更大野心的、源源不断的战略血脉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