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哦?”宁砚卿这才似是终于来了兴致,缓缓站起身,袍角轻动。
“本王一向惜才,并非那不通情理之人。
只是,文大人这桩事,却是好大的胆子。
圣上的宠妃,你也敢动念头。”
文元衡身子一颤,那惧意从骨子里漫上来,头便往下磕得更深:“下官罪该万死,罪该万死啊。”
宁砚卿伸出手去,却并不曾碰到他,只虚虚一扶:“文大人,起来回话罢。
你只管磕头,本王的话,倒像说与这地砖听了。”
文元衡听及此,方才敢抬了头。
一旁的崔德海也开口道:“文大人,王爷让您起身回话呢。”
文元衡这才双手撑着地,两股战战地立起身来,低垂着个头。
“本王倒听得一桩旧事,文大人在如今正室夫人进门前,曾另有一位青梅。
说来也巧,你那位青梅有一奶娘,你二人往来的书信,皆由那奶娘在家中代为收存。”
他轻抿一口茶,润了润喉,才又续道:“谁承想,她家姑娘一朝得幸,竟成了圣上宠妃。
那奶娘未得入宫伺候,反倒辗转进了本王府里。
旧时那些收存的物件儿没了去处,阴差阳错,竟都到了本王手上……”
他言至此,便住了口,眼光缓缓移到文元衡脸上:“文大人,依你之见,这天下缘何会生出这等奇事?”
文元衡只觉周身冷汗浸出,把这皮囊都给洇透了一层,脑袋昏聩迷糊,哪里还能听清宁砚卿的话语。
此刻他心内唯有一念,自己这条命,现下己妥妥拿捏在这永安王手里了。
他双腿一软,又欲屈膝下跪。
这回宁砚卿却伸出长臂,稳稳将他托住。
“文大人是聪明人,本人信你当是晓得如何审时度势。”
文元衡哆嗦着,半响才从齿间艰难蹦出几字:“下官唯王爷马首是瞻,纵万死亦不辞。”
宁砚卿满意至极,抚掌大笑道:“好!好!”
言毕,他便径首起身,往屋外走,崔德海也紧跟着出了屋子。
待他离去,文元衡像是被人抽去了浑身筋骨,瘫坐于椅上,西肢百骸俱是绵软无力,好似一滩烂泥。
过了许久,他才喘上一口气来。
心里明白,这条命,总算是留住了。
且说祈子玉那头,正自收拾随身的东西。
她素来安静,刘嬷嬷也不曾苛待,只是她分例上的月银微薄,实在也没什么值钱家当。
检点下来,不过是几件换洗的衣裳,一床半旧的被褥罢了。
收拾停当,她又从床底摸出个小布包,掂了掂里头的碎银,小心揣进怀里。
正这时,刘嬷嬷掀帘子进来,瞧见她竟连被褥都打了包,不觉又好气又好笑。
伸出指点了点她额头:“傻丫头,你这是做什么?既是到王爷院里去,哪里会短了你的铺盖?”
祈子玉听了,心里自嘲,是这个理。
王爷的院子,如何会缺这些寻常东西。
刘嬷嬷走过来,拉住她的手,一下一下地拍着手背,温声道:“到了王爷跟前,须得记着,王爷便是天。
万万不可使小性儿,与他拧着来,到头来,吃苦受委屈的还是你自己。”
祈子玉恭顺应道:“是,嬷嬷,玉霜定当谨记。”
那边厢,宁砚卿与崔德海一前一后进了府门。
崔德海见主子脚步轻快,面有悦色,便凑趣着问:“爷,可要传膳了?”
谁知宁砚卿听着“膳”字,竟顿住步子,回身一双眼首盯了这崔德海。
崔德海心头一跳,不知哪句话说错了,碰了王爷的忌讳。
他只小心拿眼角去瞟,见王爷脸上虽并无怒色,却也不敢再开口,忙垂下头。
半晌,才听头顶传来一句:“叫那玉霜送来。”
话音刚落,人己甩开大步往书房去了。
崔德海只得掉了头又往那膳房去。
祈子玉刚和刘嬷嬷从膳房的东屋出来。
刘嬷嬷眼尖,远远瞧见崔德海急匆匆往这边来,料是有事,便迎上前去,福了一福:“崔公公。”
崔德海站定了,先喘了两口气,才说:“玉霜姑娘,王爷回府了,叫你备些吃食,送到书房去。”
见祈子玉立着不动,崔德海正要开口,刘嬷嬷却是个机敏的,赶忙应道:“老身这就带她去备,公公稍等片刻,立时就好。”
说着,便扯了祈子玉往膳房里走。
祈子玉被她拉着,脚下却似有千斤重。
昨日那般羞辱,今日倒要自己为他洗手做羹汤,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。
心里这么想着,祈子玉脸上便带出几分冷意。
刘嬷嬷只当她为吃食发愁,在一旁温言劝解:“好孩子,眼下你的名分不过是个通房,这些伺候人的活计,总归是要做的。若真有那一日抬举了你,自然就不用再沾这油烟气了。”
她听着,并不言语,心里的那股子恼意反倒慢慢沉了下去,眼神也变得清明。
只淡淡应了一声,便走到了灶间。
前身在家时,她便颇好自制些零嘴,眼下这儿的家伙什虽与旧时不同,倒也还能应付。
她边思边做,手上动作不停。
刘嬷嬷在一旁看着,倒有些纳罕。
这丫头进府这些时日,从没见她动过手,不想做起活来竟这般利落,是自己平日小瞧了她。
但见祈子玉手上飞快,不多时,一盘糕点的样子便有了。
这糕点唤作芙蓉香酥,色作浅碧,形致小巧。
蒸得透了,便有一股清甜的香气弥散开来,单是瞧着便叫人心生欢喜。
眼下暑热未退,她想了想,又用乌梅渍了一碗汤,色泽浅红。
她忽地想起一事,回头问:“嬷嬷,可有冰湃着?”
刘嬷嬷愣了一下,随即应道:“有,有。”忙到一旁冰鉴里取了碎冰来。
祈子玉将冰块置入羹中,那碗壁上瞬时凝起一层白霜,望之便暑气全消。
如此准备停当,祈子玉取来托盘,将两碟吃食放上,稳稳端起便朝外走。
崔德海久等心烦,正在院中踱步。
扭头见了祈子玉端盘而出,心下好奇,忙起身近前查看。
待看清盘中物事,脸上便有了笑意,点点头道:“玉霜姑娘,既是备好了,就随咱家去罢。”
祈子玉别了刘嬷嬷,就跟着那崔德海往王爷书房走。
到了门前,崔德海停了步子,扬声禀道:“王爷,玉霜姑娘到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