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具人一路抱着祝繁音到官府外,一言不发。
祝繁音揣着一肚子疑惑,几乎将那面具盯出个洞,还是想不出这熟悉感从何而来。
郑虎是个机灵人物,看诚王爷亲自来接这位侯府婢子,虽不解其中缘由,却早早安排人套了马车在门外候着。又忙前忙后招呼着面具人将祝繁音送上车:“王爷,下官备了马车,方便您带祝姑娘回去。”
赵璟扫了一眼,淡淡“嗯”了一声。
他生来就是天潢贵胄,从来是被捧着的,这一点用心,在他看来理所应当,实在不值得记着。
祝繁音被面具人放在马车的软座上,双腿的不适稍稍缓解,这让她蹙起的眉毛平和了一些。面具人看她好转,正欲离开,却被祝繁音反手抓住了手腕。
他回来,正对着祝繁音的视线。
后者正拧着眉头,神色严肃,语气笃定:“我们认识,对不对?”
面具人似乎怔愣了一瞬,随后笑了一声,那声音太轻太飘忽,云雾一样拂过,又没了声息。
他看着祝繁音,一双眼睛露出来,弯如新月,昭示着面具之后的人应该心情不错。
他没有直接回答祝繁音:“你猜猜呢?”
然后迅速抽回手,退到了马车之外。
祝繁音咬着下唇,心里头缓慢飘起来一个名字,又被她迅速否决掉。
这怎么可能呢?
那个人怎么会以这种样子出现在这里。
祝繁音暗暗叹气。
等抵达诚王府,腿上的酸麻劲儿已经褪去,祝繁音听见外头人说到了,便兀自掀开帘子下了车。
她目光转过一圈,前后左右都看过,终于确认面具人已经不见了。
赵璟正在不远处等着她,面上的揶揄毫不掩饰,也不说话。
是在等她开口。
祝繁音自然不会觉得诚王会告知面具人的身份和去向,索性将此事放下,先同赵璟道谢:“多谢王爷相救。”
赵璟摇头摆手:“无功不受禄,我本来也不是帮你,卖的不是你的人情。不必整这一出。”
那自然就是谢清和了。
以赵璟和谢清和的关系,的确轮不到她在这里道谢。
祝繁音不再坚持,换了话题:“那……奴婢现下应当如何呢?”
言下之意,既然卖了人情,就该送佛送到西。
赵璟不置可否:“不是说了吗?拉你出来是为了做香。”
现下,临江侯府是不能回的,谢清和那里,还有更大的篓子等着补,只能先寻个理由将人安置在王府了。
赵璟叫来一个婆子,指着祝繁音吩咐:“带她去清理一下,再将人安置好。”
祝繁音跟着婆子退下,心里却仍在想那位面具人。
实在是怪哉。
王府之中的富贵,非临江侯府所能比。
祝繁音跟着婆子清理完后,又被带着去了客房。
客房位于王府西面,正对着一处小花园。
虽然已到年关,仍然姹紫嫣红开了一片又一片。
祝繁音坐在窗前,托腮看花,忽然有些疲惫。这两日百般折腾,几乎没有休息。可一旦闭上眼睛,又心情复杂难能入眠。
她太累了,以至于没有发现,身边婆子看她的眼神,有些不对。
小花园中,忽然有一个姑娘风风火火跑了出来。祝繁音正感慨,却见这姑娘意味深长看她一眼,直直朝着她来。
祝繁音:“?”
姑娘穿了一身大红衣衫,如此热烈的色彩与她张扬美丽的面孔正相称,她大步走来,停在祝繁音面前,上下打量她一遍才开口:“你就是赵璟带回来的那个女人?”
是疑问,态度却骄矜。
祝繁音直觉这事儿有猫腻,思量须臾后回答:“是也不是。”
姑娘挑眉:“是便是,不是便不是,你答得真怪。”
祝繁音仍然恭谨:“我的确是被王爷带回府的,可究其原因,王爷是受我主子所托,暂时收留我。”
姑娘眯着眼,似乎在犹疑:“此话当真?”
祝繁音:“半点不假。”
姑娘温软了神色,似乎格外被上天偏爱,眼角眉梢都泛着暖光:“我叫沈照月,你叫什么名字?”
沈照月。
祝繁音将这名字默念一遍,骤然抬起头来。看向面前姿容绝艳的女子。
这个名字,饶是她久居侯府一隅,也并不陌生。或者说,这个名字在汴京城里,从来都是人尽皆知的。
一则因其出身。沈照月的父亲与当今皇后一母同胞,是皇后娘娘唯一的亲侄女儿,沈母身子不好,因病过世。沈父忙于政事,频频离京,皇后娘娘心疼她,三天两头的往宫里头叫。满汴京的贵女小姐,没哪个能越得过她去。
二则因其貌美。沈照月的姿容绝艳,从来是汴京人的一大谈资。汴京城中各类春宴集会,凡沈照月在的,必定座无虚席。
三则……因为其对诚王赵璟的爱慕。
这一点祝繁音只是听说。
坊间传言,以沈照月的身份,必定是要嫁给皇子的。可不知从何时起,这位贵女便一心看上了诚王。
更有甚者,传言诚王将近及冠之年却后宅空空,正是这位沈照月的手笔。
传说中的人物乍然出现在面前,祝繁音难免震惊。
沈照月瞧他发呆,忍不住皱眉:“你发什么呆呀?为何不告诉我?”
祝繁音魂兮归来,匆忙行了礼:“奴婢叫作祝繁音。”
沈照月眼睛忽然亮了:“我知道你!”
祝繁音更疑惑。
“圣寿节当日,我也在的。”沈照月解释道:“你原来是谢清和的婢女。”
祝繁音点头。
沈照月和传闻中不同,是个极随和的性格,她拉着祝繁音一道坐回原处,托腮看着那一簇一簇的花,口中念念有词:“那你是不是很会制香?”
“奴婢略通一些。”
“那你能不能教我?”沈照月眼睛都亮了,可光火闪烁一瞬又熄灭,她甚至等不到祝繁音回答,又萎靡下来,一副为爱情苦恼的样子:“赵璟嫌弃我舞刀弄枪,一点姑娘家的雅事都不会做……”
舞刀弄枪?
是了,这位贵女虽经常出入宫中,却是将门出身。
传言她武艺高强,在许多次皇帝临时起意安排的比试中——
大败诚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