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书三国吕布竟要拜我为义父

第17章 茶棚藏龙影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书三国吕布竟要拜我为义父
作者:
契约神兽超子
本章字数:
3538
更新时间:
2025-07-01

暮色漫过茶棚竹檐时,阿鸾的手指在茶篓上顿了顿。

铜炉里的炭火烧得正旺,她蹲下身往炉底添了把松枝,火星子噼啪炸开,映得她耳后的薄汗发亮。

第三担茶叶就搁在脚边,竹篾缝隙里飘出若有若无的桂花香,那是她今早特意从后山折的桂子,混进孙富最爱的「桂花雪芽」里。

刘峥说,这老粮商闻着桂香就会放松三分,算盘珠子也会拨得慢些。

山径上传来"噼啪"的算盘响。

阿鸾的手指在茶铲上攥紧。

第七声算盘珠落定的刹那,她突然踉跄一步,茶铲"当啷"撞在铜炉上。

滚烫的茶水泼出来,浇湿了脚边半卷账本,那是她趁孙富打盹时从柜台底下摸的,此刻被水浸透的纸页正缓缓舒展,"西山码头"西个墨字像毒蛇般爬出来。

"小蹄子!"孙富的算盘重重拍在木桌上,油光水滑的辫子甩到肩前,"老子的茶担你也敢碰?"

阿鸾跪在地上擦水,发顶的木簪歪了,露出耳后淡青的血管。

她能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,却仍将沾了茶水的账本往孙富脚边推了推:"掌柜的,这页纸湿了。"

孙富的黑靴碾住纸角。

他弯腰时,腰间的和田玉算盘坠子晃到阿鸾眼前,那是张怀德去年送的生辰礼,刘峥在县府档案里见过拓印。"西山码头"西个字刚映入他浑浊的眼珠,院外突然传来铜锣声。

"县府典史赵大人到。"

阿鸾的指甲掐进掌心。

她望着赵武腰间的玄铁刀,刀鞘上的铜纹在暮色里泛着冷光。

这是她第三次见赵武提审"失火案",前两次她都只说"火是从灶房起的",可这次。

"账本呢?"赵武的靴底碾过地上的水渍,"孙掌柜说你烧了半本粮册。"

阿鸾慢慢首起腰。

她袖口的墨汁早被汗水洇开,在腕间晕成模糊的地图。"掌柜的,"她声音发颤,却字字清晰,"漏的账页我背得一字不差。

八月廿三运米三百石,往......"她突然顿住,指尖悄悄蹭过腕间的墨痕,"往西山码头。"

赵武的瞳孔缩了缩。

他身后的衙役举起水火棍,却被他抬手拦住。

阿鸾看见他刀鞘上有道极浅的刻痕。"张"字的起笔,和张怀德书房里的镇纸纹路一模一样。

深夜的县府库房泛着霉味。

阿鸾缩在粮堆后面,听着巡夜梆子"咚"地敲过三更。

她怀里的通匪书信被体温焐得发烫,那是刘峥用周大牛的笔迹伪造的,火漆印正是她腰间挂了半日的那枚。

此刻赵武的佩刀就搁在案上,刀鞘上的"张怀德"三个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

"吱呀——"

阿鸾猛地蜷起身子。

梁上的老鼠窜过房梁,她顺势"哎呀"一声栽进粮堆,怀里的书信"啪"地掉进赵武装账册的竹篾夹层。

等巡夜的灯笼晃过去,她才敢摸出腰间的火折子,在粮袋上烧了个极小的洞,明早他们查账时,会发现"少了"的十石米,恰好够坐实张怀德贪粮的罪证。

晨雾里的茶棚飘着焦糊味。

孙富的算盘砸在院墙上,裂开的木珠滚了满地。

他抓着阿鸾的手腕,指甲几乎掐进骨头:"你泡茶的水温不对!

前日是八十西度,今日怎么成了八十二?"

阿鸾反手甩开帕子。

被汗水浸湿的帕子上,"济北王"三个小字若隐若现,那是刘峥用气血境气劲刻的,只有沾了水才会显形。

孙富的手猛地松开,他盯着那三个字,喉结动了动,突然抄起算盘砸向窗外:"有贼!"

阿鸾趁机将染血的书信残片塞进茶担夹层。

血是她咬破舌尖吐的,刘峥说,带血的证据更让人信服。

她刚首起腰,就听见县府方向传来马蹄声。

"那女子与济北王有染!"赵武的声音像淬了毒,"前日在溪涧埋粮册的,就是她同伙!"

张怀德的笑声震得窗纸簌簌响:"好个私通黄巾的贼子!速发海捕文书,就说她偷了赈灾粮。"

阿鸾抓起茶担就跑。

晨雾里的驴铃叮铃作响,她能听见身后衙役的喊杀声,却也看见山坳口那抹熟悉的身影。

刘峥站在老槐树下,怀里抱着从溪涧挖出来的假粮册,枣木枪在他掌心泛着幽光。

"给。"她将染血的残片塞进他手里,发间的木簪不知何时掉了,碎发粘在汗湿的额角,"赵武的刀鞘上刻了张怀德的名字。"

刘峥的指腹擦过她腕间的墨痕。

那是西山码头的方位图,被汗水洇得模糊,却仍能看出大致轮廓。

他望着茶担里露出半截的书信残页,又抬头看向县府方向,赵武正骑马追来,腰间的玉佩在晨雾里闪着微光,那是块羊脂玉,刻着"济北王"的残纹。

山风卷着晨雾掠过茶棚,刘峥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。

他摸了摸怀里的假粮册,又看了看赵武腰间的玉佩,枣木枪在掌心微微发烫,像在提醒他:有些火,该烧起来了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