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,赵二牛就背着行李带着奶奶往深山走去,他们并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,就是这间茅草屋也早就破败不堪了。
两个人走走停停,好不容易来到了深山的山洞中,一到这里赵奶奶就愣住了,这里竟然有一小块地,这寒冬里庄稼却要成熟了,赵二牛高兴的朝奶奶解释道:“奶奶,这里的庄稼是我种的,我得了个宝贝,用它来浇水,我们很快就有粮食吃,离开赵家村是好事,等我慢慢在这里给您盖上大房子,您就等着享福吧!”
赵奶奶不可置信的说:“二牛,你说的是真的吗?”
赵二牛笑笑说:“奶奶,你看看这庄稼不是真的吗?今天晚上我们就吃高粱粥!”
赵奶奶高兴极了,虽然离开了她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,但真如孙子所说,倒是件好事情。
赵二牛把碗拿出来,赵奶奶嘴角抽了抽,“二牛这不就是你喝水的破碗吗?”
“奶奶你再看!”赵二牛心里默念破碗变金碗!破碗发出微微的金光,赵奶奶看呆了,“二牛这真的是个宝贝!”二牛安慰好奶奶,就赶紧干起活来,他找来木头,拼成2张简单的床铺,慢慢的他想在这里建2间木屋,这可是个大工程,只能慢慢来了,山洞里燃起木柴倒不算冷。
晚上赵奶奶煮了一些高粱粥,俩人吃了近半年来第一顿好饭,可惜现在产量还少不敢多吃,一人只有一碗粥。
这一晚,他们烤着火,赵二牛时不时起来添柴,要不火灭了他们俩在这可就冻够呛。
赵二牛每天不是建屋子就是弄庄稼,终于一个月以后,他们的庄稼扩展到了一亩地那么大,而且也建了两间小木屋,赵奶奶还用稻草和高粱杆编了炕席,真的是有个家的样子。
赵二牛和赵奶奶这几天都用你的水来喝,一个月下来,他发现两个人的身体都变好了,特别奶奶眼也不花了。
现在赵二牛收的粮食有一袋子高粱米,他便想着拿着高粱米去镇上换点用的东西,早上很早就起床了,他把山洞前的栅栏竖起来,埋了一个人个这里不安全,同时在洞口设置了几个陷阱。
赵二牛飞快地向镇上走去,到了镇上,他径自来到米粮店,“老板娘,您这里收高粱米吗?”
李三娘看了看眼前这个衣衫破烂的小伙子,又看看他扛的麻袋,“收,你拿下来看看!”
赵二牛赶忙把高粱米卸下来,李三娘看一眼高粱米颗粒,一看就是好东西,“你这袋子高粱米我收了,三文钱一斤。”
赵二牛听的高兴,这一袋子应该有一百斤,这一下就有了300文,这也是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了,他看了看米粮店说到:“老板娘你这里有种子吗?我想买点种子!”李三娘笑着说你算是问对人了,我这里不光卖粮食也卖种子,现在天很冷,这些种子是之前剩下的你看看要哪些?”
赵二牛仔细挑选了白菜萝卜种子,又选了黄豆和玉米种子,这些都是大家常吃的。这些种子就花掉了100文,哎钱花的真快啊。
从米粮店出来赵二牛就看到肉铺上的大骨头了,他真是好几年没吃上肉了,今天说啥也奢侈一把,赵二牛快步走到肉铺前,“大哥肉骨头咋买?”
屠户高大壮看看赵二牛,大笑着说:“,小兄弟,骨头便宜的很,一块只要15文钱!”
赵二牛听了真高兴,“拿来两块!”买两块骨头拿回去给奶奶煲汤,两人还能打打牙祭。
买完骨头他的钱就只剩下170文了,他想想山上现在太冷了,说啥也得弄身棉衣给奶奶,成衣店的粗布棉衣少的也要一套100文,他一点也没犹豫给奶奶买了一套,又买了一个棉帽子。
赵二牛从成衣店出来不禁苦笑,手里只剩下50文了,又去买了点盐巴,剩下30文他舍不得全花完,揣进兜里留着以后用。他不禁嘴角上扬,一大袋高粱米就换了这些东西,想想以后粮食产量,“我赵二牛马上就要过上好日子了!”
赵二牛飞快的到深山里,到了家奶奶正在做晚饭呢,煮的高粱米粥的,奶奶看着大孙子回来了笑眯眯的问:“二牛高粱米卖了吗?”
赵二牛高兴的说:“奶奶,高粱米卖了,我还买了好东西回来快来看看!”
“这么多东西奥!”
“奶奶你看看这是我给你买的棉衣还有一个棉帽子,你看看多厚实!”
“你这孩子就乱花钱,奶奶不冷的!”
“奶奶,给您买了你就穿,看这还有两块骨头,一会咱炖上,咱俩也吃一顿好的!”
赵奶奶看着眼前的东西,流下泪来,“好孩子,奶奶的孙子可厉害了,能让奶奶过上这么好的日子!”
“奶奶你别哭,咱以后日子会更好的!我这就去炖骨头!”
一阵阵肉香飘出来,把赵二牛馋坏了,“真香啊!以后要能经常吃肉就好了!”
终于等到肉熟了,赵二牛先给奶奶剔下一块的肉,弄的碎碎的喝到骨头汤里,奶奶牙口不好,这样能方便她吃。
“二牛你快吃不用管奶奶,奶奶吃不了那么多 ,你吃!”
“奶奶,你吃就行,你不吃我也不吃!”
赵奶奶赶紧端起碗,“我吃,好孩子你也吃!”
赵二牛不一会就把骨头啃干净了,可当他想再嗦几口时,放在破碗边上的骨头竟然不见了,赵二牛斜睨了破碗一眼,咋感觉这家伙像心虚的哆嗦了一下呢?
赵二牛又把另一块骨头放碗边,假装看别处,骨头又消失了,这家伙竟然可以吃骨头,看来以后要多买一点给它尝尝了,刚才的金光明显的亮了一点,说明这骨头对破碗有益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