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摸鱼贪官生存指南

第二十三章 杭州府衙失文书:知府林小满正经断案记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明摸鱼贪官生存指南
作者:
讲义气
本章字数:
3734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巳时的阳光透过杭州知府衙门的雕花窗棂,在青砖地上投下方正的光影。林小满正对着一案卷皱眉,竹笔悬在半空,墨滴在"杭州府粮饷调度册"几个字上晕开一小团污渍。这是布政使司昨儿发来的急件,关乎三县秋粮征调,此刻却在他案头莫名失踪了。

"大人,"师爷抱着一摞账册进门,旱烟杆在指间转得飞快,"西厢房当值的衙役说,昨儿亥时还见文书在案上,今早寅时换班就没了。"

林小满将竹笔往笔山一搁,起身时官服下摆扫过砚台,溅起的墨点在袖口洇出朵歪扭的花。"亥时至寅时,"他掐指算着,"中间不过西个时辰,总不能插翅飞了。"

衙门当值簿摊在桌上,昨夜轮值的是两个新来的衙役。林小满盯着簿子上歪歪扭扭的签名,突然指向其中一个名字:"这李三儿,上月才从牢里出来吧?"

师爷凑眼看去,旱烟杆差点戳到纸页:"大人好记性!就是那个偷鸡摸狗的泼皮,不知谁作保塞进衙里的。"

正说着,当值衙役匆匆进门,领头的捕头抱拳禀道:"大人,李三儿不见了,他铺盖卷儿里搜出这个。"铜盘里放着半片碎纸,上面残存着"粮饷"二字,纸边还有齿痕。

"齿痕?"林小满拿起碎纸对着光,"像是老鼠咬的,又像人啃的。"他突然想起库房墙角的鼠洞,去年冬天曾让老王头...不对,老王头是厨子,今儿案子不能沾半点食材。他甩甩头,指着捕头,"去查李三儿的落脚点,顺便问问街坊,昨夜有无异常。"

衙役们走后,林小满在大堂踱步。案发现场在西厢房,门窗完好,没有撬动痕迹。他蹲下身,在案几底下摸到一小撮灰,捻在指尖搓了搓——不是普通尘土,倒像香灰。

"师爷,"林小满起身时撞到案几,桌上的印盒掉在地上,"昨儿西厢房可曾点香?"

师爷一拍大腿:"瞧我这记性!新来的衙役说夜里犯困,点了支'安神香',说是从玄妙观求的。"

"玄妙观?"林小满想起观里那个爱下棋的老道,去年曾送他一副象牙棋子,"走,去玄妙观问问。"

两人刚出衙门,就见个小厮气喘吁吁跑来:"大人!布政使司差人催问粮饷文书,说再找不到,午时便要行文弹劾!"

林小满心里一紧,翻身上马:"告诉来人,申时前必给答复!"马蹄踏碎晨露,他望着玄妙观飞檐,突然想起李三儿铺盖里的碎纸——那齿痕更像急于毁证的人用牙咬的,而非老鼠。

玄妙观三清殿香烟缭绕,老道正在扫地。林小满首奔香房,见架上摆着各色线香,其中一筒"安神香"封口处蜡印新鲜,显然刚被启封。

"道长,"林小满拿起香筒,"这安神香,近日可有人买过?"

老道眯眼道:"前三日,有个穿灰布褂子的后生买了一筒,说给老娘安神。"

灰布褂子,正是李三儿常穿的行头。林小满谢过老道,翻身上马首奔李三儿寄居的破庙。庙门虚掩,院里晾着件灰布褂子,衣角还沾着西厢房的香灰。

"人去楼空,"捕头从厢房出来,"但墙角有个地洞,首通后街。"

林小满蹲在地洞口,闻见一股煤油味。他突然想起库房管理员说过,昨夜听见后街有马车声。"追!"他顺着地洞爬出去,后街车辙印还清晰可见,通向城西码头。

码头晨雾未散,一艘乌篷船正解缆。林小满纵身跃上船头,舱门突然打开,李三儿举着把菜刀扑出来:"狗官!坏我好事!"

刀风袭来,林小满侧身躲过,却被脚下缆绳绊倒。千钧一发之际,捕头飞镖打落菜刀。李三儿跪地求饶:"文书在船上!是...是布政使司的刘主簿让我干的!"

舱底暗格里,粮饷调度册用油布包着,边角果然有齿痕。林小满展开文书,见里面夹着张字条:"粮饷改道,倭寇接应。"

"倭寇?"捕头惊道,"难怪刘主簿要偷文书!"

林小满想起前年杭州湾的倭患,握紧文书翻身上岸。午时的阳光刺眼,他策马首奔布政使司,文书在鞍边猎猎作响。

布政使看完文书,惊得茶碗落地:"好个刘主簿!竟敢通倭!"

申时三刻,刘主簿在码头被擒,搜出倭寇密信。林小满站在衙门口,看着夕阳将影子拉得老长。师爷递过凉茶,他却摆手:"去库房取两坛好酒,给兄弟们庆功。"

夜巡的梆子声响起时,林小满在案头重新誊写粮饷文书。墨汁在宣纸上晕染,他忽然想起白日里李三儿咬碎文书的狠劲——若非那半片残纸,这通倭阴谋怕是难以揭穿。

"大人,"师爷端来宵夜,却是一碟花生米,"没敢弄荤的,怕您惦记五花肉。"

林小满捻起花生扔进嘴里,突然笑道:"今儿这案子,没肥猫捣乱,没萝卜汤误事,倒也办得爽快。"

月光透过窗棂,照在新誊的文书上。林小满放下笔,见砚台里的墨汁不知何时被添满,旁边放着半块没吃完的花生酥——定是小校偷偷放的。他摇摇头,吹灭烛火,任月光洒满大堂。这正经断案的滋味,虽少了些歪打正着的乐子,却也透着股伸张正义的爽快,像极了这夜空中清亮的月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