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宫夺娇

第158章 灾星

加入书架
书名:
东宫夺娇
作者:
山月不知意
本章字数:
4478
更新时间:
2025-07-04

当她的父亲遭到诬陷、含冤蒙难之时,往日那些称兄道弟的大臣一个个躲得远远的,生怕被牵连。

反倒是那一班年少气盛、曾在父亲指点下的学子们,不畏生死地站了出来。

他们为了替宋家申冤,联名写下一封万人请愿书。

整整几日跪于京城皇城门口,请命皇帝彻查此案!

可惜当时龙颜大怒,又怎会在意这些无权无势之人的请求?

况且,在那位天子看来,宋父通敌的证据确凿无疑,此案早有定论,根本没必要翻案。

这些热血少年的努力最终换来的不是真相的澄清,而是更沉重的代价。

他们也因煽动民意之罪,被牵扯进这场风波,遭受了极重的责罚。

刑场上,那一天的血不仅染红了宋家人忠骨,也让那些曾经满怀理想的学生付出了年轻生命的代价!

父亲一生正直清廉,刚正不阿,从不肯为了钱财折了脊梁。

即使到了被抄家那种地步,家中查出来的银两也不过区区百余两而已。

既无金银成箱,也无珍宝满堂,有的只是满屋书香和几件蔽体寒衣。

他生前一心为国,爱护贤才,从未做过一件亏心之事,可如今却在死后遭人口舌,竟被人恶意诋毁成一个贪赃枉法的贼人!

那些曾经对他恭恭敬敬、称兄道弟的人,转眼便落井下石,面目狰狞地踩踏他早已倒下的名誉。

眼下,在宫中再次看到父亲生前日夜批阅奏折时所用的那支毛笔,宋初尧胸口如同压了一块巨石,心口一阵阵抽痛,仿如刀绞一般。

然而,即便内心翻江倒海,脸上却依旧平静如水。

她神色未动,眼中未露情绪波澜,仿佛这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旧物,并未唤醒任何尘封记忆。

她当然没忘。当日严夫人在众人面前缓缓取出母亲遗留手镯时,那副假意悲悯、故作无辜的模样。她更记得那一句“府中并无私藏”,实则是早将一切掩盖妥当。

她亦没忘,除了严大人之外,朝中有不少人垂涎那份所谓的密档线索,宫里更是有数不清的耳目与势力蠢蠢欲动。

那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,在他们口中却被描绘得像金山银矿般令人垂涎,虎视眈眈的目光始终未曾远离她的周身。

于是,她沉声发问,语调依旧恭谨而克制:

“不知昭仪特意向奴婢出示此物,是想说明何事?还是另有所求?”

话音未落,语气已经微微变冷,不再似先前那般柔和恭顺。

这一份明显的疏离与防备,正好落入刚踏入殿门的书芹眼中。

书芹一见宋初尧的态度,脸色瞬间由笑转冷,那抹挂在嘴角的得意笑容迅速收起,脸拉得老长。

只见她一步跨入门内,便厉声道:

“你是什么身份,竟敢如此对昭仪回话?你这不知感恩的小蹄子!我们昭仪心善慈悲,特意派人从辛者库那种吃人的地方把你捞出来救了一命,你不谢天谢地,反倒还在这里摆出一副冷脸架子,妄图冒犯主子!若非我们昭仪怜悯,你现在怕连坟头草都要比人高了!”

站在一旁的虞昭仪眉间微蹙,声音虽低却带着明显的不满,当即斥责道:

“谁让你擅闯进来的?方才我分明吩咐众人先行退下,你还这般不懂规矩!”

听到这句训斥,原本还有几分理直气壮的书芹顿时面色大惊,连忙扑通跪倒在地,低头赔罪:“婢子一时着急,冒失打扰昭仪谈话,请昭仪恕罪!婢子知错了!婢子这就退出去!”

虞昭仪平素性情温和,向来待下属宽和,不像金贵妃那般表面笑意盈盈,背地里却处处藏着算计和锋芒。

她的确是打心底里的和蔼可亲,鲜少板起面孔教训旁人。

此刻的书芹原以为自己是在维护主人尊严,却没有料到不仅未获嘉奖,反倒遭受一顿责罚。

她心头委屈泛涌而出,眼眶几乎要红,只能强忍着泪水,低首退下。

她之前就听过宫里不少人私下议论,说这宋初尧命格特殊,克父克母不说,连带身边的人也跟着倒霉,是个十足的灾星。

凡是跟她走得近的人,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。

有人说她是命中带煞,有人说她天生八字不祥,总之流言不少。

如今亲眼见到这般情形,昭仪身边的宫女刚要送她出去,外头就出了乱子,还真应了那些传言。

可是更让她费解的是,虞昭仪明明知道宋初尧名声不好,为何还要冒着风险把她救回来?

不但收留在悦仙宫中,还亲自照拂。

她实在想不明白其中缘由。

“出去吧。”

虞昭仪语气淡淡地说道,神色平静,看不出一丝情绪波动。

书芹闻言点了点头,恭顺地朝昭仪施了一礼,转身朝房门走去。

可还没等她走出悦仙宫的正殿,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紧接着便是一阵嘈杂混乱的响动,打破了原本宁静的氛围。

听见声音的虞昭仪微微皱起眉头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不悦。

几乎就在同时,一个小宫女满脸惊慌地从外面跑进来,气喘吁吁地上前跪地回话:

“昭仪,大事不好了!皇后娘娘……皇后娘娘驾到宫门口了!”

听到这话,站在角落里的宋初尧心中顿时一震,脸上却不动声色。

但她还是忍不住偷偷抬起眼,悄悄望了眼虞昭仪的表情。

其实,她心知肚明自己目前之所以能在这后宫苟活,并不是因为有人真心护着她,而是因为她在皇后袁氏眼中还有些用处。尤其是对那件事而言。

所以,当她被带到悦仙宫这件事传出去之后,估计皇后迟早会有所反应,这一点并不出乎她的预料。

真正让宋初尧感到蹊跷的,是皇后的动作实在太快了。

她没想到,皇后居然会亲自前来,而且来得如此迅速,几乎是风驰电掣一般,似乎早已有所准备。

这种反常的情况令她内心不禁升起几分隐隐的不安,仿佛一场暴风骤雨正悄然逼近。

她下意识地抬起头,朝殿外望了一眼,目光尤其落在秦皇后身后的位置上,试图捕捉任何异常的存在。

等到确认除皇后之外,并没有任何可疑的人物随行,她的神经才稍微放松了些,但仍是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,抿紧嘴唇,低下了头,努力使自己看起来不起眼一些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