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行人离开小渔村很远。
墨长明心里也吁了一口气。
心里暗暗嗟叹。
小渔村里的渔民的生活条件,也真是太苦了。
回到了县衙,稍坐半刻。
又讨论了一下小渔村应该改善生活条件的事。
李子谦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。
建大船。
但是现在县衙里也缺少银子。
另外,常平县还有其他方面,许多的事情,都要一一解决,于是,墨长明先让书吏将李子谦的提议,暂时记下。
之后。
李子谦又提出小田坪那个蕉,及甜菜的事情。
原来那个是李子谦托明友,从外面弄过来的,听说可以增加身体需要的糖,只是不知道,该怎么加以利用,用什么办法将这变成糖这个东西。
县衙几人也对此事产生了兴趣。
但是讨论了半天,也是无果。
于是墨长明也是让县衙书吏,暂且记下。
之后,讨论山岭上山林里的果子及山茶果。
然后几人都没有找到可行的办法。
墨长明也是只能让县衙书吏,都一一暂且记下,等之后巡视完之后,再一一讨论。
其实墨长明也是心里有些想法。
但是须等着下衙后,与自家夫人商量之后,再做打算。
因为自家夫人崔兰。
可是一个有成算的,并不输任何男子。
商讨半天,无果。
散衙。
下了衙之后。
墨长明带着县衙书吏记录的书卷,回到了县衙后院内宅。
崔兰见墨长明有些愁眉苦脸,于是泡了一杯茶递给他,让他解乏。
然后问县衙有什么难事。
墨长明将县衙书吏记录书卷,递给了崔兰。
崔兰接过看了一会。
首先李子谦的建议,比较首接了当,也比较贴近重点,此人之前为了自己仕途,准备了不少,如果母亲的事情耽搁,以后一定也会是一个好官。
之前,自己也没有看错这个人。
此人可用,不但可用。
还须长用,重用。
另外,一些其他人的建议,提议。
她也细细的看了。
总结起来。
可以归纳以下几点。
有想法,有建议,有思考。
但是缺乏实用,而且最重要的一点。
就是没有银子。
崔兰思忖一下。
这些事情其实对她来说,不是什么难事。
她现在有的是银子。
关键是难处在于该怎么帮,而且,还不能露出马脚,暴露自己。
思忖半天。
想出一个主意。
然后,对墨长明说了。
如果县衙暂时困难,需要银子的话,她可以将自己的嫁妆银子,先暂时拿出来救个急,等以后县衙的事情都办妥了之后,将来再还给她。
另外,崔兰又给墨长明出了一个主意。
可以在县衙门口及城门口张贴招贤榜文,招纳奇人名士。
及有钱商人入资。
也可以帮助县衙解决一下这些问题。
(当然,用后世的话说。
这个就叫做招商引资)。
墨长明吮了一口茶,也觉得此法可行。
不愧是自家夫人,脑子就是不一样。
崔兰看自家夫君眉头舒展了。
也展颜一笑。
然后,给梧桐说了声。
"今天都累了,去吉祥食坊订一桌席面回来吧"。
梧桐得了崔兰的暗示。
也借去吉洋食坊订席面的机会,出门。
暗中将消息传递了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