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片:枭雄从铜锣湾开始

第12章 收购不必拘泥,价格合适即可

加入书架
书名:
港片:枭雄从铜锣湾开始
作者:
流年似水YY
本章字数:
7330
更新时间:
2025-07-08

五月下旬,经过半个多月的资本运作,吴曜梓银行账户的余额己突破三亿港币,且多为现金和股票,流动性极高,身价跻身前百名之列。

但吴曜梓意识到,他的三亿资产全是现金和股票,对社会影响有限。

他决定改变这一状况,向张敬业递上一份并购计划书。

张敬业翻阅计划书后,惊愕地发现吴曜梓计划同时并购两家上市公司——美丽华大酒店和金利宝物业集团。

美丽华大酒店位于港岛九龙尖沙咀,自1957年开业,拥有525间客房,地理位置优越。

而金利宝物业集团则专注于物业出租和管理,主要出租商铺与小型超市。

美丽华酒店的市值约为4.8亿港币,金利宝的市值约为5.5亿港币。

吴曜梓虽拥有数亿港币的财富,却计划以三亿港币的资金收购这两家总市值超过10亿港币的公司。

这一举措看似不可能,但在资本市场上却屡见不鲜。

关键在于并购贷款的存在,这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,允许收购方以少量自有资金,通过融资解决大部分收购资金。

并购融资的方式涵盖银行贷款和发行并购债,简而言之,就是借贷资金以完成企业收购,随后利用公司盈利逐步清偿债务。

港岛商人刘栾雄对此策略运用自如,借此跻身香江豪门前列。

吴曜梓计划效仿此法。

若收购顺利,他将稳步偿还债务;若失利,则考虑将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转予银行,以降低风险。

此类并购犹如向银行或公众借钱“娶妻”,待贤内助进门,再靠其营收偿还债务。

然而,这种做法常被多数上市公司轻视。

吴曜梓在股市中素有“棘手”之名,但他毫不在意,因为世人信奉胜者为王。

吴曜梓公司手握3亿7000万港币,存放于汇丰与恒生银行,作为并购及贷款的保证金。

金融才俊张敬业,能力超群。

吴曜梓一旦锁定目标,他便迅速行动。

仅一周,成效初显。

在曜梓投资的办公室:

“老板,今日开市,长江实业抛售美丽华酒店0.55%股份,共400手,每股3.34港币。

“我们购入后,股价微涨,但市场挂单增多,交易清淡,股价回落。

吴曜梓点头,放下剧本。

“目前持股多少?”他问张敬业。

“美丽华酒店6.7%,金利保5.6%!”张敬业声音激动。

港岛股市与楼市双重不振,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正处于历史低位。

若两年前,收购难度将大增十倍,当时它们的市值超30亿港币。

“你们效率极高,干得好!”吴曜梓赞许。

他同时购入了美丽华酒店与金利保的股份。

开户一周内,买入股票己超预期,但股价未涨。

“杨家人经营不善,今年首季美丽华酒店亏损严重,小股东不愿长期持股。

副手梁美丽笑道:“市场卖单激增,成交量极少,即使我们大量买进,股价也稳定。

按此速度,一个月内就能发起全面要约收购。

她与张敬业操作谨慎,股价跌时买入,涨时观望。

买入节奏把控得当,每日成交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以防股价被拉高。

吴曜梓说:“要约收购启动,股价必涨,那时便是财力比拼之时。

”此言非空穴来风。

《证券条例》明文规定,投资者持有某上市公司35%股权后,欲进一步增持,必须先向该公司董事会发函,向全体股东提出全面收购要约。

这一收购要约具有法律强制性。

吴曜梓所持股份一旦达到35%的界限,就必须依法公布并购计划,并发布并购公告,真实、全面地披露公司信息及并购后的战略规划,以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。

面对此情形,上市公司原董事会往往会全力捍卫其控制权,不惜代价发起反收购行动,推高股价。

若吴曜梓的资金链出现紧张,其收购计划可能会面临失败。

然而,即便收购失败,发起要约收购的一方也几乎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反制。

成功则意味着完全掌控目标公司,失败则可选择抛售离场。

由于股价在反收购过程中己被抬高,抛售也不会造成损失。

因此,在持股达到35%之前,属于秘密吸纳阶段,需谨慎行事,确保美丽华酒店与金利保的股价保持稳定,避免大幅上扬,以便进行最终的收购行动。

吴曜梓的目标并非短期获利,而是成功并购。

他急需这两家上市公司旗下的资产,于是指示下属:“继续秘密收购。

当前股市低迷,机遇难得。

保留7000万资金用于股市操作,其余全部投入并购。

吴曜梓的资金主要源自股市。

他拥有数位顶尖金融巨头的智慧与能力,即便没有预知未来的神通,也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游刃有余。

特别是在1983年的本地股市,对他来说如同游戏高手在新手区一般轻松。

短短时间内,他便在股市中赚取了数亿港币。

然而,尽管能力超群,但本地股市的规模毕竟有限。

当时,尽管上市公司众多,但总市值不足五千亿港币,日交易额也远低于十亿港币。

与同期的欧洲、北美和日本股市相比,本地股市只能算是一个小市场。

在这样的小市场中,即便吴曜梓是隐藏的金融巨擘,也难以捕捉到真正的大鱼。

若是在纽约或伦敦,他或许能在一个月内赚取超过十亿美金或英镑的利润。

但他选择了扎根本地,先稳固自己的基础,再放眼全球。

他计划并购的两家上市公司,正是他商业版图中梦寐以求的版图扩张。

其中一家便是美丽华酒店。

这家拥有30多年历史的酒店,因建筑老旧、设施落后以及管理不善而常年亏损。

然而,其地理位置极为优越,位于尖沙咀的繁华商业区。

在原计划中,这家酒店最终将被李兆吉收购,部分区域被拆除建起商场,每年租金收入超过十亿港币。

吴曜梓相中了那家酒店的优越位置与知名品牌,此时正值1983年,股市低迷,李兆吉亦未察觉其潜力。

吴曜梓迎来了行动的绝佳契机。

金利宝物业集团,凭借五十多家黄金地段的小型商铺,吸引了吴曜梓的目光。

依靠汇丰银行的帮助,他成功获取了《变形金刚》初期的版权与专利权。

他规划未来开设连锁店铺,销售奥迪双钻玩具公司的产品及其配件。

欲在港岛发展,涉足房地产是必经之路。

吴曜梓计划在1987年股市低迷时,大举购入港岛股市与楼市的低价资产,目标是在90年代前成为港岛房地产界的重要角色。

收购金利宝物业,为他日后在房地产的布局奠定了基础。

隐秘的并购行动悄然推进,得益于张敬业的才智与梁美丽的协助,吴曜梓得以专注其他事务。

一方面,他在股市中谋取利润;另一方面,他将目光投向港岛文娱界,一个尚未被巨头关注的新领域。

张敬业负责并购,而林安邦则承担吴曜梓在文娱界的主要职责。

吴曜梓意在进军影业,自然需建立自己的电影公司及配套,如电影院线。

80年代初,港岛电影院线由邵氏、嘉和、金公主等连锁影院领衔,同时并存多家中小型院线。

自完美影业成立以来,林安邦奉命逐步收购这些中小型院线。

林安邦向吴曜梓汇报:“目前,完美院线己有11家影院,最大影院座位数为458,最小为135,总座位数逾2050,临时增座可超2500。

占据港岛电影院座位的3.1%,但相较于三巨头,我们的影院位置较偏……”

仅用半个月,耗资九百五十万港币,成果斐然。

吴曜梓对此十分满意。

他不同于那些重生港岛后先敛财再涉足院线、电影院的穿越者。

他本身就是资本。

资本涉足电影,理应整合全产业链,从拍摄至放映均需掌握。

电影尚未开机,完美影业仅三人时,他便着手创建完美影院子公司,布局院线,旨在构建上下游全产业链。

他指示:“收购不必拘泥,价格合适即可。

我的目标是,三个月内,影院数量至少二十家,总座位数超五千。

港岛楼市不振,影院价格下滑,正是扩张的好时机。

安邦,若你能达成此目标,未来便是完美娱乐集团的总裁!”吴曜梓向下属许诺。

林安邦兴奋地点头,热爱这份工作。

他之所以热爱,并非电影或娱乐圈本身,而是愿意为财力雄厚且慷慨的老板效力。

吴曜梓正是这样的老板,给予他满意的薪资与光明的未来。

林安邦因有强大的资金后盾,信心满满地发誓:“定不辱使命!三月之内,定完成老板吴曜梓交付的任务!”吴曜梓闻言,满意地点头。

吴曜梓麾下有曜梓投资公司,旗下掌控奥迪双钻玩具公司与完美文娱两大巨头。

这两大巨头之下,又囊括诸如完美影业、完美院线及新兴的小规模完美漫画等多家子公司。

自他重生以来,尚未满月,今日正值5月31日。

在这短暂的时间里,他处理了许多事务,自觉颇为满意。

清晨,乔琳琳于港岛中文大学教师宿舍苏醒。

她出身于教师世家,父亲为港岛知名私立中学校长,母亲则是中文大学教授,家境优渥,书香气息浓厚。

乔琳琳天生丽质,才智出众,凭借自身实力考入港大。

毕业后,她顺利进入汇丰银行这样的行业翘楚。

在港人眼中,于汇丰任职既体面且待遇优厚。

除去权贵阶层,乔琳琳家己是普通人眼中的富豪之家。

周末,本应值班的乔琳琳因工作特殊性质,全年无休的高级客户服务唯有按需调休。

作为刚晋升的银行高级客户服务部副部长,她仅需服务于吴曜梓及其公司。

昨日,吴曜梓告知她将赴美,让她下周无需上班,可享一周假期。

这是名正言顺的休息,薪资照发,无人敢非议。

然而,生物钟让她早早醒来,却在床上愣神许久,与往日不同。

母亲的敲门声将她唤醒,一番洗漱、装扮后出门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