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书女频历史,女帝玄武门见!

第21章 ,平州,临榆关投诚,大唐诚意满满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书女频历史,女帝玄武门见!
作者:
不行摆大锤
本章字数:
4646
更新时间:
2025-07-03

李玄明方才说赏赐爵位这些小白话,刘秀通通有意识全部忽视。

开玩笑,现在大唐一穷二白,连国库这个基本概念都没有。

拿什么赏赐?

要是赏给邹保英一些草地,保不齐这位平州刺史,还以为大唐是在侮辱他呢。

开玩笑!人家在中原的良田都不下余千亩。

在意你这点草皮吗?

刘秀缓缓来到平州城下,望着一位中年男子端起酒杯,对着自己微微一笑。

摇了摇头,将这些杂念抛之脑后。

算了,彼此都对对方多一点宽容吧。

赶鸭子上架的草原皇帝,几乎全是契丹人的武将,约等于零的文官群体。

还有刘秀这个心直口快,喜欢梭哈的大唐丞相。

案桌上摆放着几碟干果,一坛美酒。

邹保英轻轻抚摸了一下下巴胡须,瞧见刘秀孤身一人走来,拍手笑道。

“好胆量,怪不得丞相大人能教唆皇子登基称帝,整合契丹部落准备拿下平州城呢。”

这位平州刺史身后都带着几百军士呢!生怕谈判失败,引起火拼。

刘秀堂而皇之坐下,给自己倒了一杯美酒,轻抿一口,忍不住赞叹一声。

“好酒,我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品尝中原美酒了。”

邹保英抓起酒坛,大笑几声,主动给刘秀倒酒。

“哈哈哈……那丞相大人多饮几杯便是,相信日后丞相大人不会再对中原美酒念念不忘。”

这算是邹保英释放善意的消息吧。

刘秀含笑点头,偶尔抓起几个干果。

两人犹如聊家常一般,谈起风花雪月,诗词歌赋……直到慢慢聊起了国家大事。

邹保英再猛灌了一口酒,半开玩笑道。

“不知道倘若我归降大唐,丞相大人会许诺我什么?”

“总不至于仍旧把平州城丢给我吧!降臣执掌这么重要的关隘,陛下可能做梦都睡不着吧。”

一说到正事,刘秀也慢慢收敛起脸上笑容,沉吟了一会儿。

“大唐临时都城营州的营州尹,兼任营州三州的大都督,如何?”

这份诚意不所谓不真诚!

一国首都的掌管者,兼任本省高官。

要是邹保英突发奇想,想要叛乱,李玄明这个皇帝,说不定都得要狼狈逃窜。

邹保英脑子点点头,脸上笑容浓郁了许多。

“据老夫所知,营州都督赵文翙可没有投降大唐,甚至想要对契丹王庭发动进一步劫掠。”

刘秀听到赵文翙这个名字,眼眸闪烁出一丝冷芒,脸上还是不平不淡开口。

“跳梁小丑罢了。”

“是啊,跳梁小丑而已。”

邹保英感慨一声,对此心知肚明。

别看赵文翙执掌营州三州,无论官职,还是军队数量都比邹保英多太多了。

可在大唐眼里,赵文翙依然没有邹保英重要。

就因为邹保英是平州刺史,只要大唐拿下平州,便能割据一方。

至于辽东境内的营州,辽城州,建安州三地。

大唐对付他们,就跟关门打狗一个效果。

邹保英缓缓起身,对刘秀郑重其事行了一礼。

“愿意归顺大唐。”

刘秀对此丝毫没有意外之色,轻轻扶起邹保英。

“既然如此,营州尹将平州的军队都撤下来吧!让其他将军的士卒轮换上去。”

调换军队,派遣心腹把守要塞,这是应有之理。

邹保英心中没什么不舒服的,反而暗自窃喜。

原本邹保英态度暧昧,迟迟不肯投降大唐,不就是因为,这个所谓的大唐,就是个草台班子。

赶鸭子上架的李氏皇族,桀骜不驯的契丹部落,还有年纪轻轻的大唐丞相。

哪怕大唐正统这个旗帜很吸引人,但是对比武周的百万雄兵。

邹保英还不是得要好好掂量一下。

今日见了这位大唐丞相,胆识一绝,平衡有方,是一位能人。

再不济也能割据一方,安稳几十年,可以保住邹保英一家老小的荣华富贵。

所以……这还怕什么?

直接干了!说不一定他邹保英能成为开国功臣呢。

等到平州城换上了大唐旗帜,刘秀带着邹保英,以及平州城文武官员投诚赶来。

大唐君臣还如同在梦中,神色恍惚。

这就完事了?不费一兵一卒,便占据了平州城。

从此大唐便能居高临下,对武周虎视眈眈。

等到平定营州赵文翙,割据整个辽东,总人口到达七八十万人。

大唐也可以恬不知耻宣称,自己拥有十万雄兵。

“丞相!”

“丞相……”

众多契丹贵族心悦诚服下拜。

刘秀与可汗的青牛白马之誓的赌约,已经完成了大半。

李玄明心中也暗自得意,尽管他对刘秀十分不爽,不过他这个皇帝很有自知之明啊。

至始至终都没有拖刘秀后腿。

李尽忠两眼放光,迫不及待开口。

“丞相,如今平州城已下,是否派将领镇守,随后我们班师回程,平定叛贼赵文翙!”

攻打营州都督赵文翙还好,退路封住。

赵文翙得不到中原补给,哪怕有三城补给,也只能慢慢被磨死。

但平州城的归属,这是个大问题。

让契丹将领镇守吧,怕平州城文武官员心中惴惴不安,担心自己妻儿老小。

提拔平州城的一名将领吧,契丹人又会心中泛起嘀咕,害怕平州城丢失了。

刘秀扫视了下方群臣一眼,沉默不语。

只能说猜忌,内斗是人类的天性。

如今大唐不过刚刚拿下重要关隘,可以割据一方,胡汉端倪已经初现了。

李尽忠也察觉到自己太过于冒失了,不再开口,还用眼神狠狠盯着跃跃欲试的契丹贵族。

平州城文武官员,以邹保英为首,一言不发。

李玄明察觉到气氛不对劲,但是他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,于是将目光转移到刘秀身上,果断开口。

“丞相,以你之见,平州城派何人镇守合适?”

刘秀思索了一会儿,很快开口。

“禁军统领唐明泽调任平州都督,执掌平州,临榆关。调遣两百禁军,三千骑兵,一千五步卒,听任唐明泽统帅。”

唐明泽是汉人,也是跟随李玄明进入草原的禁军统领。

平州,契丹双方都信任地过。

再加上没有转移完平州守军,平州文武官员也能放心许多。

这调任只能说是诚意满满。

果不其然,平州文武官员松了一口气,也有些惋惜。

五千平州守军,只能留下一千五,其他的估计都要跟随邹保英去营州了。

李玄明见双方都没有异议,爽快下令。

“如此甚好,朕允了!”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