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途

第1章 结束亦是开始

加入书架
书名:
乡途
作者:
猎猫
本章字数:
3688
更新时间:
2025-07-09

“嗯~~~~~”

方启明从工位上站了起来,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,电脑屏幕的光印在他脸上,惨白惨白的。

报告改了一版又一版,早己经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了。他望着屏幕上刚弄完的“新城区商业综合体三期项目可行性报告”,一百多页,密密麻麻的字儿跟蚂蚁爬似的。

“得,越改越乱,眼不见心不烦。”

方启明猛地关掉电脑屏幕,回头望向身后的落地窗,虽然天己黑,窗外依旧是一片灯红酒绿,在街对面的商业中心热闹非凡的映衬下,写字楼更显得死气沉沉。

他的工位收拾得干干净净,就剩个磨掉了漆的保温杯,还有窗台上那盆蔫头耷脑的绿萝——养了三年,也没见它多精神。可能在这办公楼里,所有的生命都会失去原有的活力吧。

“咚咚咚!”

办公室的门被轻轻的敲响。

屋外是一个部门的兄弟们,自己没走,他们应该也没下班。

“进———”

门“吱”的一下被推开个小缝,小王在门后探了个脑袋,说道:

“方...经理,人事主管送了个单子过来,说...说你要调离了啊?”

“明子,真走?去哪啊?你这位置,多少人眼珠子都瞪出血了盯着呢!”老张端着个泡着枸杞的玻璃杯,也从门缝凑过来。

方启明扯了扯嘴角,没吭声。眼红?是,滨江市中心写字楼,落地大玻璃窗,空调一年到头吹得人骨头缝里冒寒气。工资是不低,可这心里头,一天比一天空落落的。天天对着那些钢筋水泥的图纸,算不完的投资回报率,开不完的协调会,还有领导那张永远琢磨不透的脸。

他感觉自己像个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零件,咔哒咔哒响,就是不知道为啥响。

“云岭县,竹溪乡。”

方启明接过那张轻飘飘的纸,觉得沉甸甸的。他最后瞥了一眼桌角那个小小的金属牌——“项目主管 方启明”,手指头在上面蹭了蹭,留下点汗印子,然后把它轻轻放回了光溜溜的桌面。

走出那栋死气沉沉的高楼,一股子湿热的、混杂着汽车尾气和路边大排档油烟味的空气,“呼”地一下糊了他满脸。滨江市的喧嚣像涨潮的水,“哗啦”就灌满了耳朵。他深吸一口气,这味道,冲,带着点城市特有的浑浊劲儿,可比写字楼里那股子消毒水和空气清新剂混合的假香味儿真实多了。

他没打车,拎着那个装了一台旧笔记本的旅行包,沿着江边慢慢走。江水浑黄,打着旋儿往下游淌,几条运沙船“突突突”地冒着黑烟。包里最沉的是他自己打印的一厚摞材料,封面上写着:“竹溪乡生态资源与特色产业发展初步调研”。这事儿他偷摸干了小半年,查资料、翻县志、甚至加了个云岭县老乡群打听风土人情。他知道,在滨江这地界儿,他这想法,跟疯了差不多。

他拐进地铁站,买了张去长途客运站的地铁票。车厢里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,汗味儿、包子味儿、劣质香水味儿混一块儿,熏得人脑仁疼。他看着车窗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影子——西装革履,头发梳得一丝不乱,可眼神里那点东西,他自己都觉得陌生。

他要去的地儿,得在云岭县地图上找半天,一个叫竹溪乡的地方。他只记得大学时跟着老师去做过几天社会调查,记忆里是盘山公路颠得能把早饭吐出来,一场雨过后,红泥巴路黏得能拔掉鞋,还有老乡家里那碗飘着油星的、咸得齁嗓子的土鸡汤。当时觉得又累又苦,可不知咋的,这会儿想起来,心里头倒有点热乎气儿。

长途客运站里更是闹哄哄,汗味儿、方便面味儿、劣质香烟味儿,还有脚丫子味儿,搅和在一块儿,顶得人脑门子疼。他买了票,终点站写着“云岭县”。车是辆半旧不新的大巴,车身溅满了干巴的泥点子,玻璃窗都灰蒙蒙的。他找到靠窗的位子坐下,把旅行包紧紧抱在怀里,像抱着个宝贝。

车“吭哧吭哧”地开出了滨江市区,高楼大厦慢慢矮下去,变成天边灰突突的影子。窗外的景儿开始变了。先是平展展的水田,绿油油的秧苗插得笔首。慢慢地,山多了起来,起先是些小土坡,后来就成了连绵不断的、盖满了毛竹和松树的大山。

方启明把车窗使劲往下摇了一条缝,一股裹着湿气的、带着山林清气的风,“呼”地灌进来,吹乱了他抹了发胶的头发。他闭上眼睛,深深吸了一口。这味道,没有了城市繁华的浮躁,却有种说不出的踏实感,像一脚踩进了厚实的地里。他摸了摸旅行包里那摞硬邦邦的材料。前头是啥路?他心里跟这盘山道似的,七拐八绕,没个准谱儿。乡里那些干部,会咋看他这个空降的“白面书生”?村子里的环境还有那么糟糕吗?村民们说的话我听得懂么?一堆问号在他肚子里翻腾。

但他知道,写字楼里那份没来得及交上去的可行性报告,己经彻底成了隔夜的冷饭。他伸手扯松了勒得他喘不过气的领带,脖子一下子松快了。他看着窗外连绵起伏、绿得发黑的群山,眼神里那点迷茫,渐渐被一种更沉的东西压了下去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