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途

第13章 调查

加入书架
书名:
乡途
作者:
猎猫
本章字数:
4856
更新时间:
2025-07-09

“王村长”

方启明也站起身,目光平静地看着他,“村民饮水是头等大事。那份引水工程的申请报告,无论卡在哪个环节,麻烦你尽快整理一份详细的说明给我。卡点,难点,需要补充什么材料,都写清楚。”他的语气平淡,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。

王富贵脸上的笑容又僵住了,胖手下意识地搓了搓:“啊?哦!好!好!我这就去弄!这就去!”他像得了赦令,忙不迭地点头,转身就朝村部方向快步走去,深蓝色的棉袄背影在雾气中显得有些仓促和狼狈。

方启明看着王富贵消失在雾中的背影,轻轻叹了口气,转向苏禾:“我们也走吧。”

村里的档案室在另一栋楼的走廊尽头。推开门,一股陈年纸张、灰尘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。房间不大,靠墙立着几个深绿色的铁皮文件柜,柜门上的油漆有些剥落。一张旧木桌上堆着些散乱的文件和报纸。唯一的光源是天花板上一个蒙着厚厚灰尘的灯泡,光线昏黄暗淡。

“咳…咳…”苏禾被灰尘呛得轻咳了两声,连忙走到窗边,想推开那扇蒙尘的铝合金窗透气。窗框似乎卡住了,她用力推了几下才“哐啷”一声推开一条缝,潮湿清冷的空气涌进来,冲淡了些许沉闷。

方启明走到铁皮柜前,拉开一个标注着“水利·农林”字样的柜门。里面的文件塞得满满当当,却杂乱无章。有的用牛皮纸袋装着,有的只用细绳捆着,更多的是散乱地堆叠在一起。纸张泛黄卷边,不少文件袋上积着厚厚的灰尘,手指一碰,便留下清晰的印痕。

“找找近五年的,关于饮水工程申请、山林资源调查、水土保持的报告。”方启明挽起袖子,对苏禾说道。

两人开始埋头翻找。灰尘在昏黄的光线下飞舞。翻动纸张的哗啦声和偶尔被灰尘呛到的轻咳,成了档案室里唯一的声响。

时间一点点过去。方启明的眉头越皱越紧。他找到了一份三年前的《竹溪乡集中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》,装订精美,数据图表齐全,结论部分用红笔赫然写着“迫切必要,建议优先立项”。然而翻到后面,却找不到任何立项批复或者后续进展的文件。他又翻出一份去年的《关于请求解决竹溪乡部分村组季节性缺水问题的紧急报告》,措辞急切,落款盖着乡政府的大红印章。但这份报告被随意地塞在一堆关于“美丽乡村”宣传画册征集方案的文件下面。

“方专家,你看这个……”苏禾从柜子底层抽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,吹掉上面的厚灰。纸袋上潦草地写着“历年申报项目(未批复)汇总”。她打开纸袋,里面厚厚一沓,全是各种申请报告。有修路的,有建小型水利设施的,有申请特色产业扶持资金的……最早的日期,竟然是八年前!报告纸张新旧不一,有的墨迹己经晕开。每一份后面,要么附着一张打印的、盖着不同上级部门印章的“暂缓办理”或“资金不足,不予立项”的简单回执,要么就什么都没有,像石沉大海。

苏禾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些冰冷的、格式化的回执,指尖沾满了灰尘。她想起自己昨天还信心满满地揣着那份彩色印刷的“毛竹丰产技术要点”,此刻只觉得脸颊有些发烫。纸上谈兵,与现实之间,隔着的是堆积如山的“暂缓”和“不予立项”,是档案室里这呛人的灰尘和令人窒息的沉默。

方启明拿起一份五年前的《竹溪乡毛竹资源普查报告》。翻开,里面的数据笼统模糊,成片毛竹的面积估算差异巨大,生长状况描述语焉不详。他想起昨天在山坡上看到的那片被野蛮砍伐后留下的狼藉,再看看报告里那些轻飘飘的“资源丰富,潜力巨大”的字眼,只觉得一股荒谬感涌上心头。连最基本的家底都摸不清、摸不准,那些关于“金山银山”的蓝图,又从何谈起?

他疲惫地捏了捏眉心,将那份普查报告丢回桌上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轻响,在寂静的档案室里格外清晰。

与此同时,石海的身影己经消失在村后浓雾弥漫的山林里。脚下的路很快从硬实的水泥变成了湿滑粘稠的红泥,混杂着腐烂的落叶。雾气在林间流动,能见度极低,高大的毛竹如同幢幢鬼影。石海却像一头回到熟悉领地的猎豹,步伐没有丝毫迟滞。他走的并非昨天那条明显的山路,而是凭着在部队练就的方位感和对地形本能的敏锐,在茂密的竹林和灌木丛中穿行,选择着最隐蔽也最能观察西周的路线。他每一步落下都极轻,黄胶鞋踩在湿软的腐殖层上,几乎没有声音。只有他锐利的目光,如同探照灯般,穿透浓雾,扫视着周围的一切——地面、树干、枝叶。

他很快回到了昨天那片狼藉的盗伐现场。现场和他离开时一样,几十根粗壮的毛竹横七竖八地倒伏着,白森森的断茬刺向阴沉的天空,的红黄色坡地在雾气中像一块溃烂的伤口,浑浊的泥水依旧在缓慢流淌。石海没有停留,他像一台精密的仪器,开始以盗伐点为中心,向西周辐射搜索。

他蹲下身,手指拂开地面上湿漉漉的落叶和苔藓,仔细辨认着被雨水冲刷得有些模糊的脚印痕迹。脚印杂乱,尺寸不一,有胶鞋底,也有更粗糙的、可能是草鞋或赤脚的印记。他顺着这些模糊的痕迹,向坡下移动。在靠近溪边一处相对松软的泥地上,他发现了几个更深、更清晰的脚印,旁边还有几道不规则的、像是重物拖拽留下的深痕——显然,盗伐者是把砍下的竹子从这里拖到溪边,再设法运走的。

石海的目光顺着浑浊的溪水向下游望去。溪流在浓雾中蜿蜒,消失在密林深处。他沿着溪边又搜寻了一段,在一块被溪水冲刷得光滑的大石边缘,发现了一小片被刮蹭下来的、深绿色的尼龙纤维。他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捻起,对着灰白的天光看了看,收进一个随身的小塑料袋里。

接着,他离开溪边,开始探查通往不同方向的山路。他选择了三条看起来被踩踏得相对频繁的小径,每条都深入探查了一段。在其中一条通往更深山坳的岔路口,他发现了新鲜的摩托车轮胎印,深深轧进泥地里,花纹清晰。轮胎印旁边,散落着几个踩扁的劣质过滤嘴烟头,烟蒂被雨水泡得发白。

石海停下脚步,目光顺着那条被浓雾封锁、通往更深山坳的小路望去。眼神冷冽如冰。他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短铅笔——那是部队留下的习惯——迅速而准确地画下了轮胎印的花纹简图,标注了发现地点。然后,他收起东西,转身,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返回村部的路。他的动作依旧沉稳无声,但周身散发出的那种蓄势待发的、如同绷紧弓弦般的气息,比来时更加冷硬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