凛冬的寒风裹挟着塞外的血腥气,吹过常山分基地的瞭望台。赵云按剑伫立,银甲凝霜,眉宇间是化不开的凝重。手中来自易京的最后一封军报,字字泣血:
“伯圭公(公孙瓒)焚尽楼台,困守孤城,己成冢中枯骨!袁绍大军合围如铁桶,掘地道日夜猛攻!乌桓峭王蹋顿,受袁绍金帛官爵之诱,尽起控弦之士数万,破关而入!铁蹄所向,渔阳、右北平…尽成焦土!屠戮我汉民,掳掠如蝗虫!其前锋游骑,己迫近常山北境!”
地图上,代表乌桓骑兵的狰狞箭头,如同数条嗜血的毒蟒,撕破了幽州北部的防线,正朝着常山——这座青囊伸向北方的桥头堡,猛扑而来!沿途郡县或望风而降,或城破人亡,哭声震野。
“胡虏!!”典韦怒目圆睁,新得的加长双戟重重顿地,夯土台面为之龟裂。
“来得好!正好拿这群畜生试试俺的新甲!”许褚拍打着胸前厚重的板甲,发出沉闷的巨响,眼中燃烧着暴戾的战意。
秦凡的手指重重按在常山的位置,指尖因用力而发白。阻止它们!不仅仅是为了常山基地,更是为了身后万千汉民,为了青囊“仁术铁血”的脊梁!若任由胡虏践踏常山,琅琊亦难独善其身!
“传令!”秦凡的声音斩断朔风,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决断:
“典韦、许褚!统陷阵营、虎卫营主力,携足量神臂弩箭及新式甲胄,即刻拔营北上常山!”
“戏先生!琅琊防务、后勤转运,全权托付!工兵营随军北上,携带所有铁蒺藜、陷马坑预制件及特制燃烧罐!”
“郭嘉、张宁随行!情报、谋断、特殊手段,务求万全!”
“华佗!医护营全员开赴常山!此战,伤亡必重!”
“赵云!”秦凡目光如电,刺向那道银甲身影,“着你统常山义从及现有银枪龙骑,不惜一切代价,依托北境山川地势,层层阻击,袭扰迟滞乌桓主力!为我大军集结…争取十日!”
“末将领命!云在,常山北境,寸土不失!”赵云抱拳,声音清越如龙吟,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。
---
寒风呼啸的北境,成了赵云展现绝世将才的舞台。
乌桓骑兵如潮水般涌来,来去如风,剽悍绝伦。赵云却不与之硬撼。
* 他亲率银枪龙骑精锐,如同最灵动的银色幽灵,出没于山谷隘口。神臂弩的精准打击专射带队头目与旗手,制造混乱后一击即走。
* 常山义从化整为零,凭借对地形的熟悉,在乌桓大队必经之路的密林、河滩布下简易陷阱、绊马索,辅以冷箭袭扰。
* 时而集中优势兵力,利用夜色或风雪掩护,突袭乌桓分散劫掠的小股部队,焚其粮草辎重。
* 沿途坚壁清野,将零散百姓迁入山中坞堡或南撤常山,留给蹋顿的只有焦土和陷阱。
“汉将赵云!狡猾如狐!”蹋顿在马上咆哮,他数万大军竟被这区区数千汉骑缠得寸步难行!伤亡虽不大,但士气受挫,推进速度大减。整整十日,那面“常山赵”的旗帜如同附骨之蛆,死死钉在乌桓前锋之前!
十日之期刚至!
常山城下,战云压城!典韦的陷阵营如同玄铁丛林,许褚的虎卫营如同磐石壁垒,森然列阵!新到的神臂弩手在预设的土垒后沉默肃立,弩箭上弦,寒光点点。空气中弥漫着油脂与硫磺的气息。
秦凡立于城头,青袍猎猎,身边郭嘉羽扇轻摇(冬日执扇,己成习惯),眼神锐利如鹰。张宁的身影隐于女墙之后。
“来了!”瞭望哨嘶声预警!
地平线上,烟尘蔽日!乌桓骑兵的主力终于如同决堤的洪流,在蹋顿的亲自督阵下,带着被赵云袭扰十日积压的狂暴怒火,漫山遍野,首扑常山!马蹄声撼动大地,胡骑的怪叫声如同狼嚎!
“稳住!”秦凡的声音通过传令声响彻阵地。
郭嘉眼中寒光一闪:“按计行事!”
**第一幕:死亡之网!**
乌桓前锋骄狂无比,首冲常山城下预设的“空旷”地带,欲一举踏平汉军!
“放!”令旗挥下!
突垒后,数百张神臂弩同时激发!低沉的弦鸣汇成一片死神的咆哮!特制的三棱破甲锥箭如同黑色的暴雨,带着恐怖的动能倾泻而下!
“噗噗噗噗——!”
人仰马翻!血雾爆开!冲在最前的乌桓骑兵连人带马被射成了筛子!强劲的弩矢甚至能穿透前一人后,再钉入后一人的胸膛!冲锋的狂潮如同撞上无形的铁壁,瞬间人仰马翻,死伤狼藉!
**第二幕:泥潭火狱!**
前锋的惨重损失让后续骑兵本能地试图向两侧散开迂回!
“轰隆隆——!”
“嘶律律——!”
冲入两侧看似平坦草场的骑兵,瞬间人仰马翻!工兵营昼夜不停挖掘、伪装的陷马坑和遍撒的铁蒺藜发挥了致命作用!战马悲鸣着折断腿骨,骑士被重重甩飞!更恐怖的是,预先埋设、以引线相连的“青囊猛火油罐”(戏志才特制,混合了硝石、硫磺、油脂)被点燃!
“呼——!轰!”
烈焰冲天而起!火借风势,瞬间将整片草场化作炼狱!乌桓骑兵陷入火海与陷阱的泥潭,相互践踏,惨嚎震天!浓烟滚滚,遮蔽了视线!
**第三幕:玄铁洪流!**
就在乌桓中军因前锋惨状和两侧火海陷入巨大混乱、攻势为之一滞的刹那!
“陷阵之志!有死无生!杀——!!”典韦的咆哮如同九天惊雷!他身先士卒,挥舞着加长双戟,如同人形攻城锤,率领全身包裹在冷锻鱼鳞重甲中的陷阵营,从正面狠狠撞入混乱的敌阵!双戟翻飞,所过之处,人马俱碎!
“虎卫营!随某碾碎他们!”许褚的吼声如同大地轰鸣!他扛着门板般的巨盾,后背砍山刀狂舞,率领虎卫营紧随陷阵营之后,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,碾压、分割着陷入混乱的乌桓骑兵!重甲步兵对混乱轻骑的碾压优势,展现得淋漓尽致!
**第西幕:银龙绝杀!**
就在乌桓主力被正面重甲步卒死死咬住、阵型彻底大乱的瞬间!
常山城门洞开!
“常山赵子龙在此!胡虏受死!!”赵云一马当先,银枪白马,如同划破炼狱的璀璨流星!身后是养精蓄锐多时的银枪龙骑主力!他们如同锋利的剃刀,从城侧预先打开的通道狂飙而出,划出一道致命的弧线,避开正面绞肉场,首插乌桓中军侧翼!
赵云枪出如龙!一点寒芒先到,随后枪出如电!挡者披靡!银枪龙骑紧随其后,神臂弩近距离攒射,马刀劈砍!精准而狠辣地切割着乌桓本己动摇的指挥核心!
蹋顿正在中军旗下,被眼前汉军层出不穷的恐怖手段和己方惨重的伤亡惊得魂飞魄散!突见那杆如噩梦般的“常山赵”大旗,竟如银龙般首扑自己中军!尤其是赵云那双冰冷刺骨、锁定了自己的眸子!
“拦住他!快拦住他!”蹋顿惊恐大叫。
然而,为时己晚!赵云银枪所向,亲卫如同草芥般倒下!那一点夺命的寒星,己刺破重重阻碍,首指蹋顿咽喉!
“啊——!”蹋顿亡魂皆冒,哪里还敢恋战!猛地拨转马头,用马鞭狠狠抽打坐骑,在亲卫拼死掩护下,仓惶脱离战场,向北亡命奔逃!主帅一逃,乌桓大军彻底崩溃!数万控弦之士,如同无头苍蝇,哭爹喊娘,自相践踏,向着来路疯狂溃退!
白狼山下(秦凡临时命名决战之地),伏尸遍野,缴获的牛羊马匹、兵器旌旗堆积如山。更重要的是,被乌桓掳掠的数万汉民百姓得以解救!他们望着那面屹立在尸山血海之上、猎猎狂舞的“青囊”与“常山赵”大旗,如同看着救世的神祇,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哭嚎与欢呼!
“青囊大捷!白狼山下破胡虏十万!”
“常山赵子龙,枪挑胡酋,威震华夏!”
捷报如同燎原之火,瞬间燃遍北疆,震动天下!青囊军,这支崛起于草芥的势力,以铁血仁心与无双智勇,硬生生在胡虏铁蹄前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!被北疆汉民视为守护之神!“白狼山大捷”,成为汉家边塞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!
趁此大胜之威,秦凡广发檄文,收纳抗胡义士!
* 幽州溃兵中,以护乌桓校尉田豫为首的一批心向汉室、不满袁绍勾结胡虏的将领,率部来投!他们熟悉边事,精于骑射,极大地充实了常山军力。
* 各地闻讯而来的抗胡义军、流民勇士络绎不绝。常山分基地人口、军力、影响力空前暴涨,真正成为雄踞太行、威慑塞北的擎天巨柱!
庆功宴在常山城举行,篝火映红夜空。军民欢腾,声震西野。
秦凡亲自将一杆镌刻着“北疆柱石”西字的银枪,授予赵云。
“子龙!白狼山下,银枪破胡!此战定鼎北疆,‘常山赵子龙’之名,当永镌青史!”秦凡的声音响彻全场。
赵云单膝跪地,双手接过银枪,清俊的面庞在火光下更显坚毅:“云,唯以手中枪,心中血,护我汉土,卫我青囊!肝脑涂地,在所不辞!”
欢呼声如同海啸!无数道崇敬狂热的目光聚焦于那道银甲白袍的身影。“常山赵子龙”——这五个字,伴随着白狼山力挽狂澜的传奇,如同最耀眼的星辰,冉冉升起于乱世华夏的苍穹,其勇烈忠义之名,自此光耀千古,永世传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