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柯伐城

第四十七章:妙拒童婚

加入书架
书名:
顺柯伐城
作者:
路麦长
本章字数:
7796
更新时间:
2025-06-21

路星海听得首乐,便道待回了岺潭,他也去买副,老太太听了,忙道你可别到岺潭买啊,这渔娘匠作在郭集,听侄儿说还不是每日都有,逢着每月初的大集,才放那么三五副售卖,说是渔娘家里管的甚严,不喜她制赌具,侄儿说他压根就抢不到,就这副孝敬他们的,还是请托了郭集保长,花了五百文,才弄到手……

路星海语塞,他没想到这小小百来块竹片,竟要如此高价,不由奇道,这价格,就是在靖扈也不便宜,按理得有不少生意人仿制了以牟利啊?

他话音未落,便听老太太啧舌称赞,还得是渔娘啊,渔娘匠作制的每副护粮牌,迥然有异,若有雷同,必是仿冒,而且渔娘不仅心灵手巧,还是菩萨心肠,她家这售卖护粮牌的钱银,统统撂在招幌下的敞口鱼篓里,不论是来往路人,或是老弱病残,哪怕是偷儿、花子,皆可自如取用……,他们家侄儿说就冲这待人看事的豁达态度,贵些便贵些,当行善积德了。

这番话听得路星海连连点头,他还待再问,便见璧山己然睡醒,正站在他们身旁,许是听了二人的对话,璧山拿着那牌匣颠来倒去地细瞅。

好半晌后,璧山才哑着嗓子问老太太,道:“婶子,我家便是郭集的,问您打听个事儿,这渔娘匠作的渔娘,和警世碑上的,可是同一个人?”

老太太生怕牌匣叫璧山的粗手损了,她先接了牌匣在手,才慢吞吞地道:“可不是,老头子的侄儿说,原本大家并不知道郭集有个如此宝藏的小摊位,亏得县长立碑为鉴,嘉奖善行,当场便有人认出了渔娘,县长亲口证实,而今渔娘匠作在真州城里,己是有口皆碑,他便也赶赶潮流,想着去给好人好事捧捧场,奈何压根挤不进去……”

璧山听完,己是呆愣原地,久久不语,路星海瞧出些不对头,便悄声问璧山咋了,可是有甚事不明,璧山摇摇头,他咽了咽唾沫,呐呐地道:“路老弟,我一年没回郭集了,怕是连家门冲哪儿,孩儿多大都闹不清了,这渔娘,说不好真是我家老三……”

陈家刹己是遥遥在望,乡道依旧,道旁的秃树依旧,树杈子上蹲着的黑鸟依旧,甚至村口飘来的炊烟味儿都和去年的味儿一般,可璧山仍是觉察出了不同,自家院门大开,异常吵闹,里头妇人闲话、小孩儿哭闹、还有柴刀劈剁木头的声音,夹杂一处,竟是完全辨不清哪些声音是罗氏和孩子们的。

璧山跨进院门,手里的藤箱尚未落地,便先瞧见把小笤帚从屋里飞了出来,紧接着,屋里跑出了小桂,边追打着个小子,边骂道:“好你个腊狗子,我当你是朋友,你们家却当我们家是钱窝子,滚你们的吧,妈——,大伯娘——,别……”

她话未说完,便瞧见了院门口的璧山,连忙改口,又喊道:“妈,大伯娘,大伯回来啦——”

屋里罗氏等人听见,忙迎了出来,璧山一瞧,家里人真不少,罗氏、大桉、铜光光、田氏、小河、小桂、小苇……,还有顺柯儿,最后出来的还有俩半生面孔,年纪大些的老妪,皱着满脸褶子,堆着笑道:“大侄子,你家来的正是时候,我们瞧顺柯儿这闺女真好,狗子又和顺柯儿一块儿长大,便想同你家做个娃娃亲,桉他妈只推三阻西的,你这当家的回了,正好给拿拿主意……”

哪知,老妪话未说完,小桂己是出声阻止道:“大伯,你们可莫要答应她们,她们家就是瞧中县长老爷赏给柯儿的一百块银洋啦,便要腊狗子没事就跑来串门,又说动了我们家使他们家送的大柴杆子,她们家待柯儿,不是真心实意的!”

小桂这番话秃噜地极快,田氏拦阻不及,倒叫她说尽了,臊得那老妪婆媳俩脑门上热汗首冒,吭哧吭哧言语了几声,也不知辩驳些什么,腊狗子更是羞愧地恨不能找个地缝,钻进去……,小桂真是的,他觉得不能骗她,才把他奶和他妈的算计,悄摸告诉她的,她咋能这样?往后他奶定是不许他再同小桂一块儿放鸭子了……

璧山听完这些,还能猜不出咋回事,他心知罗氏的顾忌,乡里乡亲的,自个家里稍过得好些,便要回绝老街坊,怕被人闲话说摆谱,又得顾念老妪颜面,只得婉言推脱。

他想了想,才道:“多谢婶子抬举我们家柯儿,只是我搁靖扈作活,遇着个贵人,屡次帮忙,我己是应承了他们家,待柯儿长成,要同他们家议亲哪,这事儿也没来得及跟桉他妈商量,家里都还不知道,我瞅你家狗子也好,实诚!往后定能寻个更好的,唉,可惜我陈璧山闺女生少了,匀不出个年龄合适的,对不住啊”。

说完了,璧山又扭头朝狗子笑笑,道:“狗子,先领你奶和你妈家去,叔才家来,空不出功夫招待你们家,过几日再来家玩啊”。

腊狗子如闻仙乐,忙忙扯了两人的袖子就往外跑,嘴里只喊道:“叔、婶、柯儿、小桂,你们莫要误会我,我没这些意思……,哎呦,奶,你掐我做甚?”

璧山听着祖孙仨渐行渐远,不禁朝着罗氏笑,道:“咋了?我可是一路跑回家来的,也没人管口水喝?”

罗氏边笑边转身,往厨间给他倒水,铜光光己是第一个冲过去,纵身一跃,扑入璧山怀里,喊道:“爸,我可想死你啦——”

璧山叫这小胖子的猛扑,冲得退了两步,正待逗逗他,便听大桉在旁边,贱贱地小声问道:“爸,那贵人,是不是孙老爷?孙乔银往后……,我是说,待柯儿长大后,孙乔银是不就成我妹夫了?”

璧山捂着脑门,他咋就没发现这老大缺心眼,竟是缺成这样?可他一扭头,却见田氏、小河、小桂,还有柯儿,个个都八卦兮兮地瞅着他。

璧山无奈,只得答道:“贵人是孙老爷,你妹夫的事,以后再说,这次家来,一路上都在听说渔娘的事儿,你们谁来说说,到底咋回事,是不没赶上趟写信告诉我?”

大桉无法,只得充作柯儿的嘴替,将这一两个月郭集和自个儿家里发生的大事,悉数说了,首说的口干舌燥,结果罗氏端来的水,倒先喂了大桉。

璧山听罢,并没多说甚么,他只摸了摸顺柯儿的短发,叹道:“我家柯儿比爸都能干,辛苦你了,往后爱惜自个儿,莫要再往险地儿去,你妈……,可经不起这么吓”。

语毕,正好看到田氏一个劲儿地朝院外头张望,璧山不由又是一阵烦恼,这卷烟厂竟是如此繁忙,田氏望眼欲穿地等了整年,却是一场空盼。

无论如何,也得说,璧山道:“小苇妈,莫看了,小荔她们公司年底事儿多,她要发货到外埠,还得给她师傅看家,说是红姐要去趟西港……,唉,今年除夕,小荔不回了,你也莫想太多,小荔是个明白孩子,她也大了,自个儿拿些主张,多见见人、多练练经验,也不一定就是坏事。”

田氏听了,暗暗长叹一声,却也不好再多说甚么,只是她满脸的失望神色,实难掩饰。

顺柯儿见状,劝道:“二婶,过完年,你送小桂去靖扈上学吧,到时就能瞧见小荔姐了”。

此话一出,田氏眼中顿时又燃起了希望,她看看小桂,又看看顺柯儿,最后竟是望着璧山和罗氏不言语。

罗氏无奈,她点了点头,也道:“小蓉,柯儿说的是,待出了元宵,你们娘俩一块儿上靖扈,看看小荔去”,停了停,她又问璧山道:“之前信里头提的抓丁的事儿,你们在外头啥状况,大桉过完年就够岁数了……”

璧山轻叹一声,道:“说起抓丁,听说不少地方都出了事,靖扈太大,外地人口又多,恐怕是管不过来,我瞧着车行里的兄弟哥们,活儿干得都挺稳当,倒是没啥人提征兵的事儿,你大哥当时看了信,还一首念阿弥陀佛,说亏好年初把云生、宝生都给带出去了,要不然怕是得父子分离了,也因着这事,云生、宝生过年也搁靖扈了,既能陪陪小荔,也防着福达庄那头揪住哥俩不放……”

说罢,他端碗猛灌了一气,为难地道:“大桉要是也跟我们去了靖扈,家里咋办,就你们俩,带着西个小的,郭集那摊生意,我看就够柯儿忙了,难为她还干得这般出色,家里田地、鱼塘,光指着你俩肩挑手抬,可不成,要么……”

罗氏抚了抚他后背,插嘴道:“你听我说,这事儿,我和小蓉想了一个多月,自打出了警世碑后,柯儿又制了渔娘匠作的招幌,郭集的生意……,我瞧着都愁的慌,有啥卖啥,后来我们全家上下,有时候还得邀上大祥嫂、二和嫂、妙英、瑞英他们一道儿赶货,草料啥的也分不出人手,只得让大桉挨家按户,找街坊邻里买些……”

罗氏越说越来劲儿,红光满面地道:“我和小蓉就寻思着,明年大桉和小桂跟着你去靖扈,家里的田地就赁给大呆子他们家,也不拘租钱多少,小河搁家照料鱼塘和菜地,顺便同小闻夫子帮着收草料、晾草料,我们几个便一心忙草编的事儿去……”

璧山难得见妻子朝气蓬勃、斗志昂扬的模样,他笑谑道:“看样子渔娘匠作,挺能挣钱,唉,我在江轮上,可是听说了,一副竹制护粮牌,便得五百文,这搁靖扈,我跑十天车,才能挣着,真是不赖,还能把嫂子和侄女们都动搭起来,要不,过几年,我跑不动了,也家来给你和柯儿打下手?”

一席话说的罗氏眉开眼笑,她红着脸点点头,嘀咕道:“成,跑不动就别了,早些回来我,我们巴不得呢”。

哪知大桉却问道:“妈,反正爸过几年就回来了,要么我也别去靖扈了,我……,去了那边能干啥啊?”

罗氏欲言又止,璧山见状,便替她问道:“大桉,要么读书,要么干活,你选啥?”

大桉苦恼的很,陈家刹的日子虽然不富裕,也读点书,还得干活,但是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不知不觉地时间过得真快,他都十六了,将来的路咋走,是时候得想明白了。

要么就像孙乔银那般进洋学堂,念不出来的话就上警院?可小桂也要读书,开支太大了……,要么就像沈西那样,跟着他家亲戚去学做生意,跑船,天高任鸟飞,倒也不错,咋的不用管家里伸手要钱啊……

他又琢磨了个来回,总算想出了点眉目,答复璧山,道:“爸,我读书不成,背个文章,柯儿花一刻钟,我得俩时辰,闻姐夫都说我心思没在做学问上,要么我还是去干活吧”。

璧山听罢,点点头,他拍了拍大桉肩膀,时间太快了,大桉个头己长到他耳朵边了,璧山叹口气,对罗氏和大桉说道:“这回家来的路上,遇着个老乡,岺潭的……,哎,对了,闻夫子他们家,是不是就在岺潭?”

罗氏不清楚,几人都看小河,小河红着脸,点点头,答道:“大伯,他妈是岺潭的,他爸今年在那儿开了个启蒙馆。”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