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子在平静中缓缓流淌,含香渐渐习惯了紫禁城的生活,她的异域风情为后宫增添了别样色彩,乾隆对她宠爱有加,后宫众人也因她温婉的性子与不争不抢的态度,与她相处融洽。含香将对家乡的思念、对过往感情的伤痛,都化作了对维吾尔族与大清和平的祈愿,每日在宝月楼中诵经祈福。
然而,平静的表象下,暗潮却在悄然涌动。弘昼并未因含香一事的失败而收手,他勾结朝中不满乾隆统治的大臣,以及一些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边疆势力,谋划着更大的阴谋。他们利用麦尔丹的死大做文章,在维吾尔族部落中散布谣言,称麦尔丹是被乾隆皇帝蓄意杀害,目的是彻底掌控维吾尔族,激起了部分部落民众的不满与愤怒。
阿里和卓收到消息后,心急如焚,他深知一旦冲突爆发,受苦的只会是无辜百姓,但部落中的激进派己经蠢蠢欲动。无奈之下,他只好修书一封,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,将此事告知乾隆,并请求朝廷给予解释,同时也希望能与含香见上一面,了解事情的真相。
乾隆收到信件后,面色凝重。他召来善保、小燕子等人商议对策。小燕子气得跳脚:“肯定又是弘昼那个坏蛋在搞鬼!看我不把他的阴谋都揭穿!”善保则冷静分析:“皇上,当务之急是安抚维吾尔族部落,避免战事爆发,同时也要暗中调查弘昼等人的动向,收集证据。”
乾隆点头,决定先安排阿里和卓进京,让他与含香相见,解开误会。同时,他命善保秘密调动漕帮与朝廷暗卫,密切监视弘昼及其党羽的一举一动。
阿里和卓抵达京城那日,含香在宝月楼中焦急等待。父女相见,泪水纵横,含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告知父亲,包括麦尔丹的冲动、他与朝廷的冲突,以及自己最终的选择。阿里和卓听后,长叹一声,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,但他也明白,部落中的矛盾并非轻易就能化解。
小燕子得知阿里和卓来了,风风火火地跑到宝月楼。她拉着阿里和卓的手,信誓旦旦地说:“老伯,您放心!我们一定会把那个在背后搞破坏的人揪出来,还您一个公道,保证不让维吾尔族和大清起冲突!”阿里和卓看着小燕子真诚的模样,心中满是感激。
而此时的弘昼,得知阿里和卓进京,不仅没有收敛,反而加快了阴谋的步伐。他派人伪装成土匪,在京城郊外袭击了阿里和卓的随从,抢走了许多财物,还故意留下一些带有大清士兵特征的物件,企图进一步激化矛盾。
善保很快得知了此事,他立刻展开调查。通过漕帮兄弟的多方打探,终于发现了弘昼与边疆势力往来的信件,以及他雇佣土匪的证据。善保将这些证据呈给乾隆时,乾隆龙颜大怒,当即下令捉拿弘昼及其党羽。
抓捕行动展开当晚,小燕子执意要跟着善保一起去。她换上轻便的夜行衣,腰间别着软鞭,眼神中满是坚定。善保拗不过她,只好同意,但再三叮嘱她一定要小心。
弘昼的王府内,灯火通明,他正与党羽们密谋下一步计划,却不知自己早己陷入重围。当善保带领官兵闯入时,弘昼先是一惊,但很快又恢复了嚣张的模样:“皇兄,你这是干什么?莫要听信小人谗言!”
小燕子从善保身后跳出来,指着弘昼大骂:“你这个大坏蛋!做了那么多坏事,还想抵赖?看看这些证据,你还有什么可说的!”说着,她甩出软鞭,缠住了想要逃跑的一名党羽。
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斗,弘昼及其党羽被全部抓获。乾隆念及手足之情,并未将弘昼处死,而是将他圈禁起来。那些参与阴谋的大臣和边疆势力的使者,也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这场危机终于得以化解,阿里和卓带着安心回到了维吾尔族部落。含香站在紫禁城的城墙上,望着父亲离去的方向,心中默默祈祷着和平永驻。小燕子靠在善保身边,调皮地说:“这次又被本公主和和大人给解决了!以后看还有谁敢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搞事情!”善保宠溺地刮了刮她的鼻子,两人相视而笑,月光洒在他们身上,温馨而美好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