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寿宴当日,紫禁城金瓦映着朝阳,宫道两侧宫娥捧着牡丹穿梭如蝶。萧云混在各府进献的贺礼队伍中,袖中藏着明心师太留下的九凤银针,腰间悬着淬了麻药的香囊——那是她连夜调配的,足以让十丈内的守卫短暂昏厥。
"白云观献九转续命丹!"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殿内喧嚣。萧云抬眼望去,龙椅上的乾隆身着明黄龙袍,眼角细纹间藏着威严,而阶下首座的马钰正捻着胡须,蟒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疼。
"何方道士,也敢在太后面前胡言?"马钰突然开口,眼中闪过警惕。他认出了萧云腰间玉佩,那是先帝遗物,本该与萧之航一同葬身火海。
萧云不慌不忙跪地,从锦盒中取出三颗朱红丹药:"此丹以天山雪莲、深海珍珠炼制,太后服下可保三月安康。"她余光瞥见福伦大学士欲言又止的神情,心中一紧——看来紫薇之事己让满朝风声鹤唳。
正在此时,殿外突然传来骚动。金锁披头散发闯了进来,发间簪子掉落,裙摆沾满泥污:"皇上!求您救救紫薇姑娘!大理寺的人...对她用刑了!"
整个大殿瞬间死寂。乾隆猛地站起,龙袍扫落案上茶盏:"谁准大理寺私自用刑?"
马钰却跨前一步,官服上的补子随着动作起伏:"启禀皇上,此女涉嫌与白莲教余孽往来,臣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......"
"证据何在?"萧云突然打断,九凤银针己藏于袖中,"马大人身为吏部尚书,仅凭一纸空文就抓人入狱,莫不是想效仿当年...青龙帮通敌案?"
最后几个字如惊雷炸响。马钰脸色骤变,手中笏板重重磕在玉阶上:"大胆妖女!竟敢影射朝廷命官!"
萧云冷笑,从怀中掏出半卷残破的密信:"这是马大人十九年前写给两江总督的密函,上面清楚写着'借青龙帮之名,除萧之航后患'。"她首视着马钰骤然收缩的瞳孔,字字如刀,"马大人为报私仇,伪造圣旨陷害忠良,致使江南大侠萧之航含冤而死,敢问大人,良心可安?"
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。乾隆盯着密信上的字迹,神色阴晴不定:"马爱卿,这作何解释?"
马钰额间渗出冷汗,却仍强作镇定:"皇上明鉴!这分明是奸人伪造......"
"够了!"萧剑的声音突然从殿外传来。他浑身浴血,手中高举着一沓账本闯入,身后跟着数十名手持兵器的江湖豪杰,"马钰贪墨治水银两百三十万两,私设地牢关押异己,这些账本足以证明!"
混乱中,萧云趁马钰分神之际,甩出藏在袖中的九凤银针。银针精准刺入马钰周身大穴,他瘫倒在地,还保持着惊恐的表情。萧云俯身逼近,压低声音:"当年你看着我娘在火中自尽时,可曾想过会有今日?"
乾隆看着满地狼藉,揉了揉眉心:"将马钰即刻下狱,彻查此案。至于那夏紫薇......"他望向金锁,"带她来见朕。"
三日后,白云观的晨钟照常响起。萧云站在山门前,看着紫薇与金锁乘着马车远去。紫薇探出头,手中握着乾隆亲笔书写的认亲诏书,眼中含泪:"萧姐姐,若不是你......"
"快去见你爹吧。"萧云笑着挥手,阳光洒在她肩头,映得素色道袍泛起柔光。远处传来马蹄声,萧剑骑着马奔来,腰间挂着朝廷新封的"忠义候"金牌——那是乾隆为萧之航平反后,特赐给萧家兄妹的荣耀。
"哥,我们回江南吧。"萧云翻身上马,望着天边展翅的雄鹰,"爹娘的坟前,该添些新土了。"
马蹄声渐远,白云观的铜铃在风中轻响。这一世,恩怨己了,故人安好,而她终于可以在这天地间,做真正的萧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