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后的阳光穿透窗棂,斑斓地洒落在书桌上。
苏柒坐在窗边翻阅着一份来自旧剧组的通话记录。
这些,是沈寒舟托人从片场调取的事故当晚资料。那些模糊的时间点,如同一枚枚冰冷的钉子,正一点点钉入她模糊的记忆。
“23点17分,江婉宁的手机信号最后一次出现在第七棚附近。”苏柒轻声念着,“之后信号中断,15分钟后火警才响起。”
“15分钟。”她喃喃重复。
“这15分钟她去了哪?又做了什么?”
沈寒舟将茶杯递给她,声音低沉:“火灾的起点是棚后的储物间,那原本不对外开放,但当时的门锁是被人为破坏。”
“有人提前潜入?”
“或者是,有人留下了某种‘意外’。”沈寒舟坐在她对面,“你当时为什么会一个人进去?”
“陈导说我坚持补拍。”
“你不信?”
苏柒垂下眼帘:“不是不信,是……我总觉得,有人故意引我进去。”
她脑海中闪过一幕模糊画面。
火苗在墙角悄然爬升,空气中混杂着某种刺鼻的味道。她回头,大门却被反锁,身后是越来越高的火势,而前方,是一面巨大的镜子。
那面镜子里,映出的不是她,而是另一个“她”——江婉宁的脸,正在冲她笑。
她猛然一震,手中茶水微微晃出杯沿。
“怎么了?”沈寒舟连忙扶住她。
苏柒缓了片刻,才低声道:“我想起来了……有镜子。”
“镜子?”
“那天棚里装了很多道具镜,用来拍幻象戏。我看见镜子里……有人站在火后面,看着我。”
沈寒舟眉头一紧:“是谁?”
苏柒摇头:“不清楚,但那不是我。”
他沉默几秒,似在权衡什么,随后起身走到书架前,取下一本旧日记本。
“这是你出事前留下的。”他递给她,“我原本没打算让你现在看到。”
苏柒接过,封皮有些破损,翻开第一页,字迹潦草却带着熟悉的韧劲。
【3月6日,江婉宁第三次试图模仿我在片场的走位。我提醒过她,她却笑着说:“你走得太漂亮,我想学。”——她不是在学,她是在夺。】
【3月9日,发现她在背后抄我日记。她的手法拙劣,但己经有人说我们像“姐妹”了。我不是她的参照物,我是她的目标。】
【3月15日,她偷换了我的替身合约,我差点在爆破戏中上阵。若不是寒舟替我拦下……】
日记的最后一页,停在一个未写完的句子:
【如果有一天我出了事,请记住——】
墨迹在这一行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尾巴,像是写到一半被惊扰,或是……来不及写完。
苏柒心头一紧:“这本日记,你早就看过?”
沈寒舟点头:“是你出事前托管在我这里的。当时我以为只是你应对压力的方式……现在看来,你早就察觉危险了。”
苏柒低声道:“我太晚了。”
“不,”沈寒舟握住她的手,“你还来得及。”
她目光坚定下来:“我要重新调查这场火。我失去的东西,要自己拿回来。”
?
当天晚上,苏柒回到房间打开电脑,搜索关键词——“江婉宁”“镜海”“替身事故”。
她本以为早己沉寂的资料页会一无所获。
却在翻到一条过时的娱乐论坛时,发现一则匿名帖子:
【你们知道吗?“她”当年根本不该火,是另一个人替她死里逃生。有人替她挡了那场火,她却活成了光。】
发帖人叫“暮山以北”,留言时间为事故后第二个月。
“替她挡了火?什么意思?”苏柒瞪大眼。
她顺着账号继续搜索,却发现所有与之相关的动态都己被清空。
最后一条留言只留下短短几个字:
【镜子里的人,不是真的你。】
一股莫名的凉意从脊背升起。
她合上电脑,脑中那面“火中的镜子”再次浮现——那一刻,她几乎要分不清自己和“另一个她”。
?
次日清晨,苏柒独自去了医院精神科。
她找到了当年江婉宁治疗的心理医生——林音。
林医生是一位西十来岁的女性,戴着金边眼镜,说话温和。
“江婉宁当年确实来过。她被送来时精神极度混乱,反复自称自己是‘苏柒’。”
苏柒心头一震:“她失忆了吗?”
林医生迟疑了一下:“她说是,但从表现来看,我更倾向于她的人格替代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她太渴望成为你,以至于在精神层面构建了‘你’的记忆。她不再是江婉宁,她以为自己就是苏柒。”
苏柒低头,掌心冷汗涔涔。
林医生继续说:“她曾说过一句很奇怪的话。”
“什么?”
“她说——‘她己经烧成灰了,为什么还要回来?’”
苏柒几乎不能呼吸。
烧成灰的是谁?是她自己,还是江婉宁?
她不知道。
她只知道,属于她的真相,如今正躲在灰烬深处、镜面之后,一点点浮出水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