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:穿越赵德昭,我才是宋太宗

第17章 宋朝百姓真的很可爱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宋:穿越赵德昭,我才是宋太宗
作者:
二水山人
本章字数:
4036
更新时间:
2025-01-27

据说苏舜钦曾经与众人鹤饮,直接喝的烂醉如泥,神智迷糊。

连路都走不动了,最后还是用大轿把他抬回了府。

其实宋代的酒度数非常低,与现代的酒不同,特别是白酒。

所以古代所传的千杯不醉,应该并非虚言。

要是在现代,不说千杯,几十杯酒就可以让一个人去见西天如来了。

赵德昭看着桌上的美食,也觉新鲜,看上去好像是淋了一层酱汁的肉。

“李卿,这桌上是什么菜?”

李煜眼珠向下看了眼餐盘,便道:

“这是在下点的播霞供和洗手蟹,平常习惯用这些菜来下酒。”

李煜口中的播霞供就是指兔肉,先把肉烤熟,再淋上一层肉酱。

咬下去十分酥脆有味,口齿留香。

而洗手蟹也是宋代的一道名菜,因此菜在洗手的时间内就能做好,故此得名。

赵德昭虽然流连汴京市井这么些年,却没怎么尝过美食。

毕竟自已酒楼点的菜自已没吃,全分给了开封府的衙役了。

为了大业,适当做点牺牲也是正常的。

但此刻赵德昭再也忍不住了,抓起一块兔肉道:

“李卿,我能否品尝一下这等美味?”

李煜一见你都上手了还问我,那就随便你吧。

李煜面露苦笑,低声道:

“殿下请便。”

赵德昭忙将兔肉送入口中,鲜嫩无比,不可不尝。

此时李煜看着赵德昭凌乱的发丝,斜插的簪子,不禁暗笑起来。

李煜也是这方面的行家,清楚赵德昭来之前干了什么,便一脸坏笑道:

“殿下,您的簪子怎么插反了?”

赵德昭迷茫的看了眼李煜,侧头看了看自已几丝散乱的长发。

卧槽,他不会看出我的巫山之行了吧,真是我去年买了个表!

赵德昭只能轻咳几声,装作无事,但在余光瞟过之际好像看见一丝颜色。

只见小周后双腿轻抬,开叉的裙子中间隐隐现出一点肉色。

按理说宋代的下裙是绝不许开叉的,但这可能是李煜的喜好吧。

赵德昭盯着小周后的玉腿咽了咽口水,便装作若无其事道:

“让你见笑了。

说回正题,我今天来有一大事要和卿相商。”

李煜看见赵德昭决绝的眼神,心下也顿时生疑,忙道:

“殿下有何要事,愿闻其详。”

赵德昭小心的环顾四周,确认楼上无人后便微微身体前倾,低声道:

“国主想复兴大唐么?”

赵德昭这一问直接将李煜CPU干冒烟了,好端端的怎么突然问我这个?

这要是被有心人听见,肯定就转瞬即逝了。

难道,他是来借机打探我口风的?

不只李煜怀疑,旁边的小周后也是黛眉轻抬,露出讶异之色。

赵德昭知道这句话的信息量太大,对自已不放心,便继续解释道:

“我知道,国主对唐国覆灭之事耿耿于怀。

我不忍见国主如此,欲助国主一臂之力。

而且国主方才所唱的一首《破阵子》,也是慷慨激昂啊!”

李煜一听魂都要下飞了,这是哪跟哪啊!

这慷慨激昂你是怎么听出来的,刚才我唱的差点都要掉眼泪了啊。

李煜尽量平复了下自已的情绪,拱手道:

“殿下慎言,煜绝无此志。”

赵德昭眼见李煜心有所动,便循循善诱道:

“我也对太祖皇帝之死心存忧虑。

方今反贼居位,大宋必将永无宁日。”

赵德昭这几句话其实说的很心虚,汴京的繁华自已是见过的。

虽说赵光义军事拉垮,但内政处理的没得说,这些话完全是为了自已的大业作铺垫。

“若国主有复国之志,可将精兵良将皆付于我。

待事成之时,我登基为帝,国主也可重回江南复国。

从此大宋与唐国永为友好邻邦,永结同好,岂不美哉?”

李煜还真被说动了,想起自已的憋屈日子,一瞬间还真想过要重回金陵。

而且赵德昭提的条件确实,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啊!

可是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已手下哪还有什么兵,全都充公了啊。

李煜扭扭捏捏的道:

“可是在下就算有此志,也无能为力啊。”

赵德昭见李煜已经被说动了,便乘胜追击道:

“国主手下难道就没一人身居要职?”

别说,还真有!

“确实有这么一人,只是他现在担任的是虚职,并无什么实权。”

赵德昭不管这些,当务之急是要编织好属于自已的人脉网,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。

“没关系,国主尽管将来。”

“旧臣徐铉现在宫中担任太子太傅一职,殿下以为如何?”

赵德昭顿时兴奋起来,徐铉,确实是个人才!

据说徐铉在赵匡胤时期来大宋朝贡,面对满朝文武的反唇相讥。

徐铉硬是凭自已的三寸不烂之舌驳得满堂文武片言不发,保住了南唐最后一丝颜面。

就连赵匡胤都钦佩此人,要不然也不会授予此等要职。

太子太傅虽然没有实权,但却是十分重要的职位。

平常的工作就是教太子读书,赵光义现在还没立太子,所以徐铉应该是在教所有皇子。

若是能笼络他,朝堂之内的局势自已也可熟知一二。

更重要的是赵光义这几个儿子也是可以策反的,帝王家里无亲情!

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剪除赵二的羽翼,壮大自已的势力。

待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,便可一举成功!

正当两人说到兴处的时候,只听酒楼下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。

震耳欲聋,好像整个酒楼都震颤了。

几人侧头向窗外看去,只见一支军队正在汴京街道之中缓缓行进。

一路上张灯结彩,老百姓们鼓掌欢庆,有的还给宋军蔬菜鸡蛋什么的。

其实宋朝的老百姓,真的是非常可爱的人!

哪怕在北宋末汴京被金军围困的情况下,仍然拿起家伙,保家卫国。

每一个人热血上涌,誓要为大宋流尽最后一滴血。

可惜,上层的士大夫和皇帝膝盖太软,老是打弯,可怜了这些老百姓。

这也与宋朝皇帝的爱民政策有关,在宋末,一些皇家园林还允许百姓携家带口来参观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