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红年代从四合院开始

第216章 激进派的反扑

加入书架
书名:
火红年代从四合院开始
作者:
余生往事
本章字数:
5284
更新时间:
2025-05-23

清晨,寒气像针尖般扎进红星轧钢厂的每道缝隙。红星轧钢厂的宣传栏前挤满了人,新贴的大字报在晨风中哗啦作响,墨迹未干的标语上写着 "打倒唯技术论",毛笔字的勾捺间透着一股凌厉。

王副厂长的红袖章在人群中格外刺眼,那抹红色像块烧红的烙铁,随着他挥舞的教鞭在灰扑扑的工装上晃动。

"同志们,看看这连铸机的奖状!" 教鞭重重敲在 "技术革新奖" 几个字上,牛皮鞭梢把纸面戳出了窟窿,"李向前同志把功劳全归到机器上,这是什么?这是典型的 ' 唯技术论 ',是看不起咱们工人阶级的双手!"

技术科的玻璃上结着冰花,李向前用听针刮着窗花,金属杆在玻璃上划出细碎的纹路,像极了连铸机结晶器内壁的裂痕。

窗外的议论声透过窗缝钻进来,嗡嗡作响,像群被困在玻璃罐里的苍蝇。赵师傅推门进来,棉帽上沾着的雪花落在肩头,迅速化成深色的水渍:"老李,王副厂长在轧机车间煽乎呢,说你把工人当机器使,是 ' 技术贵族 '。"

他的声音压得很低,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雾团,"昨天他还把我堵在工具间,问连铸机是不是离了你的听针就转不动,那眼神跟审贼似的。"

李向前放下听针,金属杆在掌心留下一道凉意,像道未愈合的伤口。他想起昨晚陈雪茹说的话,妻子在灯下缝补粮票时,针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忽明忽暗。

窗外,几个青工聚在宣传栏前,有人举着 "批判唯技术论" 的标语,红袖章在灰扑扑的工装中像团跳动的火,烧得李向前心口发紧。

轧机车间里,油污与铁锈的气味混着王副厂长的唾沫星子弥漫在空气中。他站在 3 号轧机旁,皮鞋蹭过齿轮箱上的油污,留下道清晰的印子:"同志们,这齿轮是谁擦的?是赵师傅!"

他猛地转向人群,教鞭在空中划出道弧线,"可李向前同志的报告里写了吗?没有!他只写了机器的振动频率,把咱们工人的汗水都算成了铁疙瘩的功劳!" 台下的年轻工人交头接耳,有人攥紧了拳头,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,仿佛那不是拳头,而是要砸向机器的铁锤。

厂部大礼堂里,煤炉烧得正旺,炉口的铁篦子被烧得通红,却驱不散空气中的紧张。烟雾缭绕中,李向前站在台下,看着王副厂长在台上踱步,教鞭敲得讲台咚咚响,震落的木屑掉进煤炉,爆出几星火花。

"技术是工人阶级创造的,不是哪个人的私产!" 王副厂长突然指向李向前,教鞭像柄匕首,"有人把连铸机吹成 ' 铁疙瘩神仙 ',这是贬低工人的创造力,是给咱们工人阶级脸上抹黑!"

"王副厂长说的不对!" 赵师傅突然站起来,棉袄最上面的扣子早掉了,线头在胸前晃荡。他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,在礼堂里回荡:"连铸机的振动装置,是老李带着我们在车间调了三天三夜,手指冻得跟胡萝卜似的!" 他撸起袖子,露出胳膊上的烫疤,"没有工人,这机器就是堆废铁,连铸出的钢坯都得是歪的!"

李向前走上讲台,手掌按在讲台上,能感受到木头纹理里渗着的煤烟味。"同志们," 他的声音很平静,却带着一股穿透力,"王副厂长说我唯技术论,那我问问大家 ——"

他指向窗外的连铸车间,玻璃上的冰花被阳光照得透亮,"当初结晶器粘钢,钢水堵得像块顽石,是谁趴在钢板上,用听针一寸寸找原因?是赵师傅!是谁把磁石分拣法琢磨成磁选装置?是街道办的大姐们!"

"这是听针," 李向前举起手中的金属杆,杆身刻着他用钢锯条划下的刻度,"它能听见设备的心跳,但需要工人的手来操作。"

他翻开笔记本,纸页间掉出片干枯的槐树叶,那是母亲分拣废铁时夹进去的。笔记本里的手绘图表上,红色墨迹标注着赵师傅的指纹印:"连铸机的每个参数,都是赵师傅们用手掌量出来的,用冻伤的手指算出来的。"

王副厂长打断他,教鞭在空气中乱挥:"少拿技术压人!工人阶级的热情比机器重要百倍,只要有热情,土高炉也能炼出好钢!"

"对!" 李向前突然提高声音,胸腔里像有团火在烧,"但热情需要技术来承载!" 他指向墙上的生产进度表,指针停在 "效率提升 300%" 的位置,"大炼钢时我们拼热情,3 号轧机齿轮箱爆了,钢水洒了一地;现在有了连铸机,效率提升三倍 —— 这不是机器的功劳,是工人用技术把热情变成了钢水,变成了能轧成钢板的真材实料!"

台下的老技工们纷纷点头,有人掏出磨破的笔记本,扉页上记着李向前教的振动频率口诀。李向前看见杨厂长在角落里轻轻拨弄算盘,算珠碰撞声像在打拍子,每声 "噼啪" 都敲在人心上。王副厂长的教鞭停在半空,脸上红一阵白一阵,喉结像颗生锈的螺母,怎么也转不动。

"王副厂长说我忽视工人," 李向前的目光扫过台下,停在几个戴红袖章的青工脸上,"我李向前本身就是工人中的一份子,轻视工人不就是轻视我自己吗,我为我是工人的身份感到自豪,但是难道技术就不重要吗?"

“要是技术不重要,那我们为什么要花代价取得苏联的技术支援,还不是咱们的技术落后了,想要生产同样的产品要花费远比发达国家更多的代价,甚至根本就生产不出想要的东西出来”李向前环伺着西周,接着说道。

“国家想要富强离不开咱们辛勤的工人阶级,同样也离不开先进的技术,作为工人的一员,能够为我们的事业提供新的技术我是骄傲的。”

年轻工人中的骚动渐渐平息,有人低头看自己磨出老茧的手,指缝里还嵌着铁屑。李向前走到赵师傅身边,握住他满是烫疤的手,那双手比任何钢铁都坚硬:"赵师傅的手,比任何任何设备都要厉害,但是咱们厂能有多少赵师傅这样的人才呢?"

“而技术的发展,就能够把赵师傅这样的技术用机器简单的复制出来,这样咱们就能生产更多更好的设备了,你们说说看,技术重不重要。”说着眼睛看了看王厂长。

王副厂长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教鞭 "当啷" 一声滑落,砸在地上,惊飞了炉口的火星。杨厂长站起来,清了清嗓子,声音不大却清晰:"老李说得对,技术和工人是齿轮和螺丝钉的关系,缺了谁都转不动。"

他看向王副厂长,眼神像淬火的钢,"以后别搞这些虚的,都给我下车间,手上没沾过油污,就别瞎指挥。"

大会结束后,暮色像块灰布罩在轧钢厂上空。李向前在车间遇见王副厂长,他正蹲在连铸机旁看图纸,红袖章歪在一边,露出里面磨白的衬衫领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,谁也没有说话。

技术科的公告栏前,青工们打着手电筒围着李向前的示意图,光柱在图纸上晃动。赵师傅用粉笔在图上画圈,粉笔灰落在他皲裂的手背上:"这儿得加个挡板,上次张婶分拣废铁时说过,磁石吸铁时得有个缓冲,不然容易夹手。"

窗外,连铸机的灯光映着初雪,像熔炉里溅出的火星,落进沉沉的夜色里。李向前摸着胸前的听针,金属杆不再冰凉,反而带着体温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