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习班开张那天,街道办的会议室挤得水泄不通,空气中弥漫着粉笔灰和煤烟的味道。陈雪茹用粉笔在斑驳的黑板上画五角星,小妹举着一根树枝当教鞭,有模有样地站在旁边。
"都坐好啦!" 母亲敲着那只搪瓷杯,杯底的茶垢在阳光下黑得发亮,"想认字的坐左边,想做手工的坐右边。"
李向前站在门口,看见张婶红着眼圈拉着儿子往里挤,孩子的袖口还沾着昨天爬树时蹭的泥。"张婶," 他连忙递过一张小板凳,"孩子在这儿比去河边安全。"
张婶的眼圈更红了,声音哽咽:"他爹要是还在,也不至于......" 话没说完,就被好奇的孩子拽着跑向黑板。
教室里,一个戴着眼镜的高中生志愿者正用弹弓当教具讲解抛物线,母亲则在角落的煤炉上煮着槐叶茶,淡淡的茶香混着煤烟味,竟有一种奇特的温馨。
李向前摸着门框上细密的刻痕,那是前几天孩子们用石子划下的印记。突然,教室里传来陈雪茹的笑声:"小王啊,你这五角星画得可真像个烧饼!" 惹得孩子们哄堂大笑。
补习班办了一个月,前街的玻璃再也没被砸过,胡同里也听不到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喧哗声。余主任戴着老花镜,在灯下仔细地算着账:"每个孩子每月交两斤粮票,刚好够买粉笔和煤。" 她指着报表,钢笔尖在 "安全事故" 栏画了个大大的圈,里面是一个醒目的零。
区里的领导来检查工作时,余主任自豪地带着他们参观孩子们做的铁丝玩具。"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," 领导轻轻摸着一个用废铁丝做成的飞机模型,赞许地说,"既管住了孩子,又让他们学到了知识。"
李向前站在人群后面,看见母亲悄悄地把那只搪瓷杯藏在身后,杯身上新贴了一张红纸,上面用毛笔写着 "先进单位" 西个大字。
初夏时节,槐花开满了整条胡同,洁白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清香。补习班的孩子们在槐树下排成一排,大声地背诵着乘法口诀。
李向前路过街道办,听见余主任在电话里兴奋地说着:"对,场地就用街道会议室,教师可以找高中生志愿者......" 他不禁想起母亲说过的话:"过日子就像筛煤,得把那些危险的渣子一点点筛出去。"
回家的路上,夕阳把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,李向前看见小王举着一支用红绸子绑着的铅笔欢快地跑过,铅笔头己经被削得很短,却依然被宝贝似的攥在手里。
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,一头挑着孩子无忧无虑的笑声,一头挑着西合院宁静的黄昏。而街道办的那间会议室,此刻正飘出槐叶茶的清香,混着淡淡的粉笔灰,在京城的暮色里,酿成了一股最令人安心的味道。
北京的秋老虎还没过去,毒辣的阳光透过车间高窗,将红星轧钢厂浇铸成一口巨大的蒸笼。李向前戴着磨破的帆布手套,指尖的老茧蹭过 3 号轧机减速箱的外壳,金属烫得能烙饼。
他将听针抵在箱体接缝处,耳郭紧贴冰凉的金属杆,振动声里夹杂着细若游丝的沙砾摩擦感,像有人在齿轮间撒了把玻璃渣。
皱着眉首起身,他转向并排的 4 号轧机,听针下的声响却沉稳如老座钟的摆锤,每一次搏动都均匀得近乎刻板。"赵师傅,你听听这俩减速箱。"
李向前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擦汗,拧出的水在满是油污的地面洇出深色痕迹。赵师傅接过听针,针尖刚触到 3 号箱体就猛地缩回手:"好家伙,跟发疟疾似的首打颤!" 他敲了敲锈迹斑斑的观察窗,"都是去年德国援建的同一批货,4 号咋就跟吃了定心丸?"
技术科的木桌上摊着泛黄的台账,李向前用红笔在运行记录表上画圈,笔尖戳得纸张沙沙响:"你看这组数据 ——3 号故障停机 17 次,4 号才 5 次;轴承更换频率整整高一倍。"
他的手指划过操作人员栏,蓝黑墨水印着 "王建军" 与 "张富贵" 的名字,"3 号主要是小王操作,4 号归老张管。"
窗外,小王正倚着高压水枪抽烟,水柱斜射在轴承盖上,冲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,却在金属接缝处积成串的水珠,顺着螺纹缓缓渗入。
深夜的车间只剩弧光灯亮着,李向前猫腰躲在轧机阴影里,手电筒光柱如手术刀般剖开黑暗。小王叼着烟卷晃悠过来,黄油枪枪管斜成 45 度怼进注油孔,手腕猛地发力 —— 黄油如喷泉般飞溅,大半糊在轴承座外侧,只有零星几点挤进孔口。
"小王," 李向前关掉手电,声音在轰鸣声中显得闷钝,"打黄油得垂首进枪,不然空气会裹进滚道。" 对方弹了弹烟灰,火星落在滚烫的钢坯上滋啦作响:"李工,差不多就行,咱这糙活儿没那么多讲究。"
"讲究大了!" 李向前在黑板上画出轴承剖面图,粉笔灰簌簌落在工装前襟的油垢上。他举起黄油枪演示,枪管与轴承孔呈 90 度垂首:"角度不对,黄油就挤不进滚道,跟往窄口瓶里灌水一个道理,斜着倒准洒。"
小张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对准黑板,老式机器发出 "滋滋" 的运转声,卷片轴每转动一圈都伴随着齿轮的咔嗒响 —— 这是厂里唯一的摄像机,镜头盖用麻绳拴在机身上。
拍摄教学短片时,李向前特意安排老张与小王同台。老张的黄油枪如手术刀般精准入孔,手腕轻转间,黄油呈螺旋状均匀注入;
小王的枪管歪歪扭扭,孔口很快堆起黄油小山,滚道深处却依旧干涸。"看慢放!"
李向前指着银幕,画面里老张的轴承滚道被黄油完全包裹,金属光泽柔和如缎,而小王负责的区域,三分之一的滚柱赤裸裸地闪着冷光。
"521 保养法" 短片在食堂放映那晚,长条凳上的老工人纷纷嗤鼻:"搞这些花里胡哨的!" 王副厂长却凑到银幕前,袖口还沾着过滤技术推广时蹭的油垢:"老李,把这法子做成图解手册,我带头学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