替嫁医妃:冷面王爷的掌心宠

第 116章 百官请命立新君

加入书架
书名:
替嫁医妃:冷面王爷的掌心宠
作者:
会魔法的小丸子
本章字数:
4710
更新时间:
2025-05-20

太庙前的银杏叶在一夜之间全变成了金色。云清歌站在高阶上,看着两位弟弟并肩而立的身影被晨光拉长又重合——摄政王玄色蟒袍上的云纹与皇帝明黄龙袍心口的纹路,在某一刻竟完全重叠。礼部尚书捧着百官联名的玉笏刚要上前,祭坛中央的永昌帝灵位突然"咔"地裂开,掉出半卷泛黄的《起居注》。

"请陛下明鉴!"老尚书刚开口,灵位裂缝里突然钻出条金线虫,正落在联名册的首个名字上。那位大臣顿时惨叫倒地,官服下爬出无数蛊虫。萧临渊的剑风扫过,虫尸在空中组成个"十"字——与郡主府井底的标记一模一样。小皇帝突然轻笑,从袖中取出块冰片丢向虫群,冰融后现出永昌帝的字迹:"...双生子皆朕血脉..."

摄政王解下玉带扣掷向空中。铜扣在阳光下分解重组,变成微型沙盘呈现当年场景:端妃分娩时,接生嬷嬷偷偷将其中一个婴儿塞给云将军。更骇人的是,沙盘角落还跪着个身影——竟是年轻时的国师,正将某种药水喂给真正的永昌帝!

"诸卿还要验血吗?"小皇帝突然割破手指。血滴入祭坛青铜鼎的刹那,鼎内药液变成镜面,映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命格星图。礼部侍郎刚质疑"蛊术作假",他怀中的联名册突然自燃,灰烬里浮现出突厥文字。萧临渊的剑尖挑起未燃尽的残页,背面赫然是当年重阳宴的座次图——每个反对立新君的大臣父辈,都坐在国师附近。

正午的日晷影子刚指向"午"字,太庙地面突然下陷。露出的一十二具青铜棺里,整齐摆放着从婴儿到少年的衣物——每套尺寸都完全相同,且都绣着"念归"二字。最年轻的棺中躺着本手札,永昌帝亲笔记载:"...朕与云卿各养一子,互为影卫..."

"请灵毓郡主定夺!"百官突然转向云清歌。她耳垂的红痣突然滴血,血珠落在日晷上,竟使影子逆转向"卯"时。摄政王趁机取出虎符,符身金光中浮现出北疆地图——两个红点同时亮起,分别是寒潭关和冰葬谷。小皇帝笑着将玉玺按在地图中央,玉玺底部机关弹开,掉出对青铜钥匙——与郡主府井底发现的完全一致。

僵持之际,羽林卫押上个突厥俘虏。那人撕开衣襟露出胸前的狼头刺青,可当萧临渊的剑划过刺青时,底下竟藏着云纹!俘虏突然用官话高喊:"国师说...双生子必须死一个..."话音未落,他天灵盖突然裂开,爬出的金线虫背上全刻着朝臣名字。

三日后的大朝会,两位"念归"同坐龙椅。当御史大夫再次提出立储时,殿外突然雷声大作。闪电劈中殿前铜鼎,鼎身融化的铜液在地上凝成行字:"一为日,一为月"。云清歌怀中的虎符突然发烫,她低头看见符身"云"字正在分裂——竟变成"日"与"月"两个新字!

"不必争了。"摄政王突然起身摘下金冠,"臣愿..."话音未落,小皇帝己扯下龙袍:"朕本就不..."两人同时顿住,因为龙案上的传国玉玺突然裂成两半。裂缝处渗出金液,在空中组成新的诏书:"日月同辉,共治天下"。

就在此时,北疆八百里加急送到。军报中提到突厥可汗暴毙前,曾指着冰葬谷方向喊:"...双龙..."随信附上的还有块冰晶,里面冻着片带血的银杏叶。云清歌接过冰晶的刹那,叶片突然解冻,血滴在地上形成个小小的"十"字——位置正好对应皇陵某处陪葬室。

当夜子时,西人密探皇陵。陪葬室的机关必须两把青铜钥匙同时开启。门开的瞬间,寒气扑面而来——里面并排放着两具冰棺,分别躺着永昌帝和端妃。诡异的是,当月光透过天窗照在端妃脸上时,那尸体突然变成国师的模样!萧临渊的剑刚出鞘,国师"尸体"就自燃起来,火焰中传出癫狂的笑声:"...你们永远分不清谁是谁..."

灰烬里躺着块玉佩,刻着"念归"二字。小皇帝刚拾起玉佩,永昌帝的冰棺突然透明化,露出底下暗格。里面是套孩童铠甲,胸甲上刻着骇人真相:"...端妃本为孪生姊妹..."摄政王突然咳血,血珠滴在铠甲上,现出更多文字:"...朕不得己,将计就计..."

重阳节的祭天大典上,两位"念归"同时将手按在祭坛。当他们的血交融时,天空中突然出现日晕奇观——太阳周围同时浮现日月虚影!礼部尚书刚喊出"天象示警",他袖中就窜出金线虫首扑摄政王。小皇帝眼疾手快一把捏碎毒虫,手中玉扳指却被腐蚀出"丁酉"二字。

"诸卿看够了吗?"摄政王突然撕开蟒袍。他心口的云纹正在发光,纹路延伸成完整的北疆地图。小皇帝也解开龙袍,露出完全相同的纹路——只是他的地图指向南方。最惊人的是,当两人并肩站立时,光影交错间竟分不出谁是谁!

云清歌的金针突然飞向祭坛中央。针尾系着的药包炸开紫雾,雾中浮现当年场景:襁褓中的两个孩子被同时刺上云纹,永昌帝笑着说:"...从此你们都是念归..."萧临渊的剑在此时自鸣,剑身上新浮现的铭文在日光下闪烁:"日月同辉,忠魂可安"。

"朕有个主意。"小皇帝突然将玉玺摔成两半。令人震惊的是,裂缝处竟藏着张薄如蝉翼的密诏:"...若二子俱存,南北分治..."摄政王接过半块玉玺,印在自己掌心血痕上——那分明是传国玉玺的背面纹路!

三日后,太极殿前竖起两座龙椅。当两位"念归"同时落座时,殿外银杏叶无风自动,在空中组成"太平"二字。云清歌将虎符放在两椅之间,符身自动分裂成日月双符。萧临渊的剑鞘轻叩地面,十二位边关守将齐声高呼:"日月同辉,天佑大周!"

最后一缕夕阳照在太庙匾额上时,小皇帝突然取下自己的龙冠戴在摄政王头上。而摄政王解下玉佩,挂在皇帝腰间——那正是当年从冰棺少年身上取下的"念归"玉!云清歌望着两个弟弟相视而笑的模样,忽然想起父亲临终时说的那句:"...都是我的孩子..."

当夜,郡主府的银杏树结出并蒂果。云清歌摘下果子时,发现果核上刻着微雕——两个婴孩共裹一件明黄襁褓。萧临渊的剑在月光下泛起霜华,剑身上最后一行铭文终于完整:"丁酉债清,双龙归位"。北疆最新战报在此时送到:突厥残部全部归降,他们交出的降书上,按着个奇怪的掌印——大小正好覆盖两个"念归"的手...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