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山抱紧夫君大腿后,她福运满满

第57章 还不行,再稳稳

加入书架
书名:
重山抱紧夫君大腿后,她福运满满
作者:
四月清和
本章字数:
4414
更新时间:
2025-05-28

“夫君,要不要我们……我现在月份足了,老人说孩子满三个月之后就能做了……”姜沫沫小声道。

谢临渊腾一下子起身,“还不行,再稳稳。”

起身冲凉水澡去了。

姜沫沫朝他的背影,吐舌头。

轻啐道,憋死你个大魔头。

脸上却喜滋滋的,哼,她夫君还是爱护她的,也爱护她的宝宝。

实在太累了,翻个身就睡着了。

谢临渊冲完凉水澡再回来,姜沫沫己经发出轻微的鼾声了,睡颜甜美,皮肤娇嫩如婴儿一般,像上好的美味果实……

他感觉鲜血冲鼻,又出去冲凉水澡了。

后面,回屋,也不敢再回床边上了。

就坐在屏风外面的椅子上打坐。

他没有告诉她,他把姜晚晴的尸体解剖了,寻找了一个遍,想找到她所说的洗桶之类的空间法宝,没找到。

不是他残忍。

他只是谨慎行事。

如果能找出来,说不定能为己所用。

宝物谁也不嫌多。

可惜,没找到。

不过,消除了这么一个危险人物,他们的人身安全,是大大提升了。

要不然,身边随时埋着一颗雷。

外面的风风雨雨,牛鬼蛇神,暂时与他们无关了,回谢家村修身养性。

***

房梁上睡觉的小白,正睡到香的时候,突然间,睁开了眼睛。

朝屋外面看过去……

正是镇外乱葬岗的方向。

仿佛感应到什么一般。

又仿佛感应错了。

露出疑惑的目光。

良久,它才重新闭上眼睛,继续睡觉。

***

第二天早上,大家吃过早饭,打算继续出发。

结果,姜家父母提出要回乡。

“沫沫,我与你爹想了一夜,我们就不跟你们回谢家村了,你现在好好的,我们也放心,就不跟你走了,你爹想回他的老家去看看,等我们到了之后,就给你们谢家村寄平安信。”

姜沫沫挽留她们。

“爹,娘,路途遥远,你们回去让我多不放心。就一起去谢家村生活吧!”

姜父道,“没事的,沫沫,我与你娘的年纪也不算大,路上这点苦是能吃得的,我们有马车,也不需要走路,我们也不赶快路,从寒州这里出发,有一条路还离比较近的,一两个月就能到。”

“对,你爹以前是抓壮丁出去的,后面,跟了谢参将打仗,受谢参将提拔,立了军功分到了京城里的宅子,就留在京城里过活了,也鲜少回家,你爹也想回去看看,不知道老家情况如何了?你爹老家还有父老兄弟呢,也是一份挂念。”

既然如此,也不强求了。

姜沫沫给了他们二百两银子。

她也没剩下多少了,不过,她可以等着后面徐氏商行驱虫药粉销售好,她再卖驱虫药粉挣钱。

再加上她空间里有值钱的东西,暂时不用为银钱发愁。

姜母不收,“这太多了,你们一大家子回去处处都要用银子,我与你爹就两个人,用不上这么多。”

“爹,娘,你们拿着,你们之前的养老本都给我了,现在身上肯定分文都没了,你们不拿着,女儿不放心。”之前,他们吃用都是姜晚晴拿出来的。

现在姜晚晴无了,他们定然没银钱使了。

姜母见她坚持。

她也见过她在横野山脉卖驱虫药粉,挣了钱的,也就不推辞了。

女儿孝敬的。

身上有银钱好办事,马车赶路,马儿也要吃喝,他们也要花费。

他们要是用不完,以后还是会攒钱,给姜沫沫留着的。

包括京城里的宅子,他们不住了,是暂时出租出去了,将来也都是给姜沫沫的。

她们只有姜沫沫这个女儿了。

收了银钱,又多叮嘱了姜沫沫几句,关于孕妇,关于生产的事情。

“相信有女婿在,不会让你吃苦的,亲家母也是心里有谱的人,你这身体也好,生产关应该不难,不管是小子还是闺女,咱们都得好好疼爱,莫要嫌弃,当然,谢家也不是这种人,需要注意的是调养身子,月子一定要坐好,莫要受风寒……”

总之,姜母絮絮叨叨一大堆。

抱着姜沫沫又哭了一回,队伍才分道扬镳。

姜沫沫也是百般舍不得,但是姜家父母执意要走,他们在自责,带来了一个孤魂野鬼,给姜沫沫夫妻找了麻烦,也没有出嫁的女儿带着爹娘的道理,怕谢家村的人对姜沫沫指指点点,让姜沫沫难做人……

最后,谢临渊派了一个暗卫,去护送姜家父母。

姜沫沫才放下心来。

谢家的暗卫只有谢临渊一个主子,只听谢临渊一个人的安排与指挥。

又行进了几天之后,终于到达了寒州宁县。

谢家村就在宁县外郊,离宁县不过上十里的路程。

到达宁县的时候,天色晚了,就在宁县住一晚。

一家人在客栈里吃饭。

大家说话的时候都有些忐忑。

谢小妹道,“娘,你以前跟爹回过老家吧?老家怎么样?”

在场的人,只有谢母与谢临渊回来过。

谢临渊回来的时候,还小,是跟他哥一起回来祭祖的,好些事情都记不起来了。

谢大嫂,以及小煜与小姎都没有回来过。

更不用说新媳妇姜沫沫了。

谢母面色淡淡,“宁县都比较穷,不过谢家村在周边几个村子里,过得算还可以的,村里的族老们也挺好。”

姜沫沫心道,过得可以,估计有大部分是靠谢家的原因。

虽然谢参将在公事上,没带村里人出去走捷径发家致富,但是谢家一百多亩田所产出的,基本上都反哺给族里了。

一百多亩田地,哪怕亩产不多,一年到头,也能养活不少人。

升米恩,斗米仇。

现在回村了,想回收田地,估计要费一番波折。

“咱们谢家村有多少人啊?娘?跟咱们家都是几代以内的亲戚了?村里有没有学堂?小煜他这个年纪该上学堂才好。”

谢大嫂轻声问。

谢母想了想道,“我也就来谢家村一次,大概人数不多,也就几百人吧,基本上全是出了五服的亲戚了,我们谢家去上京好几代了,至亲的基本上没有了,不过,你们爹重感情,与谢家村相处得不错,谢家村的大小事情每年还都写信来问你们爹……”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