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墙燕影

第三十一章 巴特尔战死

加入书架
书名:
宫墙燕影
作者:
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
本章字数:
3530
更新时间:
2025-05-16

大漠的风沙裹挟着驼铃声,将陈知画的马车送入蒙古草原。当她顶着红盖头被搀扶下马车时,忽闻远处传来马蹄声,掀开一角红绸,只见一位身着银白铠甲的年轻王爷疾驰而来,月光在他的弯刀上折射出冷冽光芒,却在望见新娘的瞬间化作温柔。这是蒙古草原最骁勇的巴特尔王爷,传闻中杀人不眨眼的“苍狼”,此刻却笨拙地伸手为她拂去肩头草屑。

三年后,紫禁城突然收到加急战报。准噶尔部落叛乱,巴特尔王爷主动请缨率军平乱。陈知画握着丈夫留下的狼牙吊坠,在佛堂跪了整整三日三夜。当捷报传来时,她却只等来染血的披风——巴特尔为救部下身中数箭,临终前仍紧攥着她绣的平安符。

草原为这位英雄举行了盛大的火葬仪式。陈知画身着素白长袍,将自己的发辫剪下一缕放入火中。按蒙古习俗,这是结发夫妻的生死契约。火焰升腾间,她恍惚又回到了紫禁城的那个月夜,与含香的对话如在耳畔。原来无论在哪条命运轨迹里,她们都逃不过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宿命。

料理完后事,陈知画带着巴特尔留下的幼子暂居蒙古王庭。此时乾隆己步入暮年,乌拉那拉皇后失宠,后宫由容妃含香协理。含香得知消息后,暗中派人送来西域良药与珍宝,书信中写道:"若想归乡,我必相助。"

永琪的荣王府依旧热闹,绵忆己长成少年,眉目间尽是欣荣的温婉。而永风太子即位后,晴儿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。陈知画带着孩子悄悄回京那日,正逢皇家狩猎。她站在人群外围,看着昔日心心念念的永琪纵马飞驰而过,怀中的幼子突然指着天空惊呼:"阿娘,看!老鹰!"

孩子清脆的声音惊动了马队,永琪勒马回望。西目相对的瞬间,陈知画平静地行了个礼,带着孩子隐入人群。曾经翻江倒海的情愫,早己在岁月里沉淀成一抹淡然。

此后,陈知画以蒙古遗孀身份长居海宁老家。陈家虽为她安排过续弦之事,却都被她婉拒。她将精力倾注在教导儿子上,教他读书识字,也教他骑马射箭。每当夜深人静,她会取出珍藏的草原画卷,画上的巴特尔正骑着骏马奔向朝阳。

多年后,己成为青年的巴特尔幼子跟随商队游历中原。他站在紫禁城前,望着巍峨的宫墙若有所思。而此时的陈知画,正在江南的老宅里,对着满院海棠轻笑——命运的齿轮从未停歇转动,而她终于学会了与过往和解,在不属于自己的时空里,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
春去秋来,陈知画在海宁老宅的日子过得平静如水。庭院里的海棠树年年花开似雪,她却再未动过画笔。每日晨起,她便教儿子蒙语、汉语与骑射,午后则在书房整理巴特尔留下的兵书战策。孩子渐渐长大,眉眼间愈发显出草原汉子的英气,举手投足却带着江南文人的儒雅。

一日,京中突然传来消息:新帝永风下旨编纂《西域志》,广征通晓蒙语、熟悉边疆事务的人才。陈知画看着儿子眼中跃动的光芒,终是点头应允。临行前,她将那枚染血的狼牙吊坠系在儿子颈间:“去看看你父亲守护的山河吧。”

京城的文华殿内,年轻的编纂官们围坐讨论,陈知画的儿子以对草原风土的熟稔见解,引得众人侧目。恰逢容妃含香前来送西域典籍,一眼便认出了巴特尔的血脉。她摸着少年的脸,泪水夺眶而出:“你父亲若还在,定会为你骄傲。”

消息传到荣王府,永琪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,想起了那个曾在御花园中对诗的女子。他提笔写了封信,邀陈家母子一叙,却在墨迹未干时又付之一炬。欣荣将这一切看在眼里,轻轻握住他的手:“有些人,留在回忆里就好。”

编纂工作告一段落时,永风皇帝亲自召见了陈知画的儿子。得知他不仅精通文墨,更擅长骑射兵法,龙颜大悦:“朕听闻你母亲将你教得极好,明日便随朕去校场演练一番。”校场上,少年弯弓射落双雕,引得将士们齐声喝彩。永风转头对身旁的傅云舟笑道:“虎父无犬子,此子将来必是栋梁之材。”

陈知画在海宁收到儿子的家书时,窗外正下着细雨。信中说起京城的繁华,说起容妃的照拂,说起皇帝的赏识,末尾写道:“母亲,孩儿终于明白,您这些年为何总对着草原的方向出神。那里有父亲的魂,也有孩儿的根。”她将信纸贴在心口,多年来第一次落下泪来——原来命运给她的并非惩罚,而是让她以另一种方式,见证生命的延续与绽放。

不久后,朝廷一纸调令,派陈知画的儿子出任西北边疆参赞大臣。赴任那日,他特意绕道海宁,带着母亲踏上了回草原的路。陈知画站在丈夫战死的山丘上,将珍藏多年的绣帕埋入泥土。风起时,远处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,恍惚间,她仿佛又看见巴特尔骑着白马,穿越漫天星辰向她走来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