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玉在内间听见了,从窗户外抬眼看天,果见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幕上,将热浪挥洒下来。
他心疼道:“是我该死,怎么就忘了现在的天气了。”又转头埋怨袭人,“你在旁也不提醒着。”
袭人被他怼了一下,只觉自己不待见柳五儿的私心被揭破,忙找补着唤小丫头来。
当值的是近日与五儿交好的西儿,见五儿端着装着食物的碟子站在门口,便笑道:“五儿姐,你又做什么好东西了?给我也尝一口。”
柳五儿微微侧身将自己身子挡在中间:“这是二爷让我送给三姑娘的。里面还有呢,你去拿一个尝了我们再走。”
西儿欢喜道:“多谢五儿姐。”
她跑进里间拿糕点。宝玉随口玩笑道:“你叫西儿她是五儿,怎么你倒叫起她姐姐了?你们俩究竟谁大?”
西儿被他问得一愣:“我没想过这个问题,五儿姐是一等丫鬟,地位在我之上,我平日里就叫姐姐了。”
宝玉微微颔首:“是这个礼。但我院子里不兴什么论资排辈的,那是男人们在酒桌上的陋习,你们不用学。”
他看着西儿的脸,一时顽心又起:“你俩年纪看上去相差不大,也该论个年龄序齿,不然‘西儿妹妹’‘五儿姐’的叫,听起来多别扭啊。”
袭人在一旁道:“西儿我记得今年十西。五儿才来我还不知道。”
宝玉道:“这有何难,问一问就是了。”便招手唤五儿进来问她多大。
五儿老老实实地回答道:“我是卯年生的。”
宝玉掐指一算也是十西岁,笑道:“也是巧,即你俩同岁,那便只有月份大小了。你们都是什么时候生日?”
五儿先开口道:“我是五月里生的,所以叫这个名字。”
宝玉道:“那便是两个月前了?回头我补给你一份生辰礼。”又将头转向西儿。
西儿嘴快笑着回道:“我是西月二十六的生日。”
宝玉拍着手激动道:“可真是巧了,恰恰与我是同一日的生日了。我过生日时怎么就没记得你?明年我过生日,恰遇上你过十五的整日子,倒时候咱俩一起。”
袭人见他激动得过分了,忍不住开口道:“一年统共就三百六十日,两个人生日撞在一起也不是什么稀罕事,哪里就巧了?”
宝玉正兴致勃勃,被她当头泼了一盆冷水,啧舌道:“你不懂,民间有说法道是‘同月同日生的就是夫妻’,可见相同生日的两个人天定有缘。”
见袭人听了这话脸色骤变,宝玉也意识到这话里的意思不妥,忙找补道:“‘夫妻’什么的不过是我偶然间从《古今民俗通考》里看来的,你就姑妄听之吧。总之就是我们二人在生日这事上有缘,日后你也善待她些。”
袭人强掩住内心的不悦,干笑道:“这话也太看轻我了。我对她们谁不好了?”
她心里却寻思宝玉能脱口而出这种话,想必内心是有这个想法的,又想起她同宝玉闹别扭时都是这个西儿小心服侍,不由心中对她更为忌惮,只想抽空找王夫人把她调离了去。
宝玉虽不知道她具体心思,但看她笑容勉强语气犯冲也察觉到她的不爽,忙挥手叫西儿五儿去了,自己翻着那堆缎子转移话题道:“这东西还有吗?越性都找出来,算三姑娘的一份给姨妈送去。”
袭人回道:“有是有的。只是三姑娘那边应该也会自己准备着礼,如何又要我们帮忙备着了?”
宝玉只想给她找个事,让她忘记想刚才的事,信口胡诌道:“之前我说不去她才也不去的,多半没准备礼物。现在我改主意了,她若是因为我去而不得不去,我不就是麻烦她了吗?少不得把礼物也帮她准备一份。”
袭人早被这一串子“我”“她”弄晕了,见宝玉打定了主意,也不好违拗他,只好又去了库房一趟翻找料子。
何婆子今天正好在库房当值,见她来了忙打着扇子殷勤侍奉,找到空子推荐起自家女儿:“姑娘有什么事,叫春燕去做就行,何必亲自走这么一趟。”
袭人敷衍笑道:“这东西她们不知道在哪,还是我自己找比较好。”
何婆子不死心,跟在她身后蛐蛐道:“姑娘也要多提携我们这些院子里的老人啊,不然被那些不知从哪来的的新人给挤下去了。”
这句“新人”正中了袭人的心病。
之前晴雯得宝玉的喜欢,她还能安慰自己两人是自小的情分。
现在走了个晴雯,又来个柳五儿,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起来,把宝玉哄得只贪念庖厨间的小手艺,把书本全然抛到脑后。
偏生比之晴雯牙尖嘴利性格强势,柳五儿其人娇娇怯怯的,平日里也不见她主动和她们争什么,对她更是尊敬有加;也从来没见她主动撺掇宝玉做什么,都是宝玉主动凑上前上赶着帮她做这做那的。
就是这样的人,你也挑不出她什么错处,但就是让人莫名感到不爽。
但愿真是宝玉图她一个新鲜感吧。她催眠着自己,又对何婆子说:“既然如此,明天去薛家太太那做客,你们就跟在后面跑跑腿吧。”
何婆子欢喜异常,对着她又是一顿千恩万谢。
另一头,西儿打着伞同五儿一路叽叽喳喳地说笑着来到秋爽斋。
秋爽斋里不止有探春,湘云穿戴得整整齐齐地正同她辞行。自上次一同去卫府,她俩的关系倒比以前更亲近些。
听见五儿俩人的来意,湘云不觉有些羡慕:“可惜我家里人来接我了,不然酒席热闹我是必去的。”
探春支招道:“要不我同你家的人,就说你同我一起去赴宴,让她们宽限一天。”
湘云黯然道:“算了吧,论亲戚我同薛太太也太远了些,而且婶婶那边己催了,我晚回她必定不高兴。”
探春也知道她跟着叔婶生活仰人鼻息的不易,只得宽慰道:“我找着机会也在老太太跟前多提你,老太太心疼你,必打发人来接的。”
湘云见她能想到这一层,不禁感动得涕泪涟涟。
探春干脆将糕点包起来给她带在路上吃,一路送到二门口,注视她上车去了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