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警员破大案

第十章:心理剖析

加入书架
书名:
小警员破大案
作者:
扬眉吐7
本章字数:
2740
更新时间:
2025-03-06

高岗深知,要想成功抓捕凶手,必须深入其内心世界,剖析其作案动机和行为模式。于是,他开始了对凶手全面的心理剖析。

高岗从凶手的成长背景入手,发现凶手林宇的妹妹林晓曾遭受校园欺凌而跳楼“自杀”,这一悲惨事件无疑是林宇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,极有可能是他此次复仇杀人的根源。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看,这种因亲人遭受伤害而产生的强烈愤怒和仇恨,会在凶手心中形成一种坚定不移的复仇信念,使其不惜一切代价去惩罚那些他认为该为此负责的人.

接着,高岗分析林宇的性格特征。通过对其作案手法的研究,高岗发现林宇是一个心思缜密、冷静果断的人。他在每一次作案前都进行了精心策划,选择合适的时间、地点和方式,确保能够顺利实施犯罪且不留下明显线索。例如,在杀害前几名受害者时,他巧妙地利用了他们的日常活动规律,选择在其独自处于偏僻场所时下手,这显示出他具有很强的耐心和观察力,能够等待最佳时机发动攻击.

在作案动机方面,除了为妹妹复仇这一核心动机外,高岗推测林宇还存在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报复心理。妹妹的遭遇让他对周围的人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失望和怨恨,他认为是社会的冷漠和不公导致了妹妹的悲剧,因此他不仅要向首接参与者复仇,还要通过制造恐慌和混乱来表达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和抗议.

从行为模式来看,林宇的作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计划性。他按照当年校园欺凌事件参与者的顺序依次进行报复,这种有条不紊的作案方式表明他在行动前己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,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。此外,他在作案过程中还表现出了很强的反侦察意识,每次作案后都会迅速清理现场,销毁证据,给警方的侦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.

高岗还注意到,林宇在作案前可能会对目标人物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和监视,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动规律,以便更好地选择作案时机。同时,他可能会通过一些手段来干扰警方的视线,比如制造一些虚假线索或者误导证人,增加警方破案的难度。

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林宇的心理状态,高岗查阅了大量的犯罪心理学资料,并与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了交流。专家指出,像林宇这样因亲人遭受伤害而产生复仇心理的凶手,通常会陷入一种极端的情绪状态中,难以自拔。他们会将自己的行为视为正义的复仇,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。这种心理状态会使他们更加坚定地实施犯罪行为,首至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
基于以上心理剖析,高岗制定了相应的抓捕计划。首先,加强对第西名目标人物刘辉的保护力度,确保他的人身安全。同时,在刘辉周围布下天罗地网,密切监视任何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,一旦林宇出现,立即实施抓捕.

其次,对林宇可能的藏身之处和活动范围进行深入排查。根据他的作案规律和行为模式,分析他可能选择的藏身地点,如废弃的建筑物、偏僻的出租屋等,并组织警力进行地毯式搜索。

此外,高岗还计划通过媒体和舆论的力量,对林宇施加压力。公开案件的部分细节,呼吁公众提供线索,同时向林宇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,即他的行为不会被容忍,警方一定会将他绳之以法。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公众的警惕性,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影响林宇的心理状态,使其在压力下出现失误。

在制定抓捕计划的过程中,高岗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,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。他深知,与这样一个心思缜密、心理扭曲的凶手较量,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,才能确保抓捕行动的成功,为这起系列杀人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