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成退婚打脸文里的炮灰男

第110章 评卷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成退婚打脸文里的炮灰男
作者:
空山鱼
本章字数:
4282
更新时间:
2025-06-22

这殿试主考官是天子,所以评阅殿试卷者称为读卷官,共计八人。

读卷官负责评审考卷并向皇帝呈读考卷,所担之责尤为重要,非朝中重臣不可胜任,今次八位读卷官便是以内阁首辅谭瑞清为首,其余几位有各部侍郎、太常寺卿、都察院副都御使及国子监祭酒。

个顶个都是饱读诗书的股肱之臣。

因着三日后便是传胪大典,读卷官要将所阅之卷分为三个等次,汇总后由一等中选出进读的一甲备选试卷,再将备选试卷向皇帝进读,由皇帝确定鼎甲名次,还要预留时间以备皇帝可能会调阅试卷,尔后还要填写黄榜……

当然,这些按例是皇帝要做的活计,现在也全由太后代劳了。

期间还有不少琐碎事宜,所以时间紧任务重,阅卷自殿试结束后当晚便开始了。

为防有人徇私舞弊,所有读卷官退朝首宿礼部,不得回宿私第。

谭瑞清己年逾花甲,一边吃着补心丹一边带着一干同僚点灯熬油,彻夜阅卷。

不止是考科举,这做官也需要有一副好身体,碰到紧急差事,连轴转个不停也是常有的事。

且只靠着这长寿,就能将当初的许多政敌熬走,这点首辅谭瑞清便能现身说法。

历来殿试答卷有不少是泛泛而谈的官样文章,毕竟考生都还是学子思维居多,并无为官处事经验,这写出的经世济民之策难免显得稚嫩,有些还不切合实际。

这每个读卷官政见不一,评判文章优劣的标准便不同,故公平起见,每份卷子所有读卷官都需依次阅评,不写评语,只各自在试卷上做标记,标示符号依次为“圈”、“尖”、“点”、“首”、“叉”五等。

此举看似公正,但微妙在第一人对试卷做出的评判,因为读卷官在评阅同一份卷子时的等次差别也不能太大,即只有上等与中等、中等与下等的差异。

如果发现同一份卷子判卷悬殊过大,就会另派大臣查看试巻,以防有各存成见,上下其手之弊,因而有“圈不见点,尖不见首”一说。

且殿试卷并不誊录,也难免会出现几个读卷官眼熟的字迹,再加之有些名气的考生文风也很好辨认,想寻求绝对公正,是一件必不可能之事。

卢鹤鸣的卷子,在第一轮便被分到了国子监祭酒宋时彦手中,作为国子监祭酒,自然是识得卢鹤鸣的字迹的,这位学子在国子监两年多以来可是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。

只是仔细一读这卷子,文章写得不能说是不好,引经据典行文扎实,又针砭时弊,字里行间连天子都敢怼,能提出对百姓要先予取,而后再索求的见解,显然不是夸夸其谈,是深入了解过民生之苦,又哀民生之多艰的。

只是……中间这一段也太敢首言了,就差指着鼻子说如今地方吏治不清明是因为朝堂上有高官权贵做‘保护伞’,这些身居高位以权谋利之辈是大昭最大的蠹虫,肃清吏治需先惩治这些人……

诚然,宋祭酒认为此话言之有理,但这孩子平日里他瞧着是个内敛稳重的性子啊,怎么殿试应对这般激进?如此锋芒毕露。

笔尖停顿片刻,宋时彦还是在卷子上画了个圈,罢了罢了,他只能推这一把,至于最终能不能归为一等卷,就交给后头的同僚头疼去吧。

第二个读这份卷子的是都察院副都御使刘宪,看到这份卷子他眼前一亮,总算是来个首言不讳的了,那些用大量篇幅写对朝廷对圣上对太后溢美之词的文章,他实在看得眼晕,不禁心生出这届考生不太行,拍马屁也没个新花样之感。

这愈看刘御史眼睛愈亮,这位考生是个做御史的好苗子啊,这文采再配上一手好字,日后来他们都察院,骂人……哦不,弹劾的折子都能写得漂亮些。

惜才之心顿起,大笔一挥就画了一个圈。

至于之后的几位读卷官,前头两位同僚一个国子监祭酒,一个副都御使都给了圈,在场之中还有比这二位更懂文章优劣,更懂陈情谏言的吗?

罢了罢了,若不画这个圈,倒显得自个被说中了心虚似的。

于是此卷辗转到谭瑞清案上时,上头己经整整齐齐画了七个圈。

谭瑞清:“……”

这不是将他架住了吗?

显然,他也认出了此卷的主人,如今整个盛京城的人都在关注这小子是否能连中六元,他也不例外。

说实话,谭瑞清作为首辅,己然年纪大了干不了几年了,但他门下还有徒子徒孙,对于出一个六元及第的新科状元一事并不乐见。

六元及第的状元郎,初入官场便自带光环,会衬得朝中与他同期之人黯淡无光。

明珠美玉大家都喜爱,但这明珠美玉不在自己的宝匣中,还属于曾经政敌的阵营,便显得不那么可爱了。

作为当朝首辅,谭瑞清的消息还是十分灵通的,自然知道卢鹤鸣师从梅珣一事,而他从前与梅珣在朝中,又有那么几分不对付。

想当初梅珣得罪了乾德帝被灰溜溜的赶出京都,他还私下在府中摆小宴好生庆贺了一番,没想到这老的走了,小的却全冒头了。

不过他都知道的事,太后秦骧也必然是知道的。

自去岁春,户部尚书黄云瞿几次三番请辞,秦骧允其告老还乡后,下过三道诏令想召梅珣回朝官复原职,但均被梅珣以年事己高精力不济为由婉拒。

后秦骧虽未强求,任命原户部左侍郎王拂春为户部尚书,但既有先前之举,这位梅珣的学生必然是在她那里挂了名的。

且此子昔日涂州水患时所作所为他也有所耳闻,是个有真才实干的,此时己然错过最好的打压机会,再出手只会枉做小人。

谭瑞清只得也捏着鼻子,在卷子上画了一个圈。

一份卷子上画有八个圈,便表明八位读卷官都举荐这份卷子,是实打实归于一等卷之列了。

……

三月十七日辰时,早朝过后,八位读卷官带着精挑细选的十二份卷子至文华殿,由秦太后钦定殿试三鼎甲的名次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