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椅上的黄昏

第26章 第二十六章:烽火燎原

加入书架
书名:
龙椅上的黄昏
作者:
朝阳第一弯钩
本章字数:
4110
更新时间:
2025-06-21

玄武湖的爆炸声如闷雷般滚过天际,赵九洲握着手札的指尖骤然收紧。司礼监太监见状,狞笑着一挥手,黑衣火铳手们齐刷刷将枪口对准他:“赵世子,如今宁王己控制南京城半数城门,你以为区区几封遗诏就能...”

“住口!” 苏三娘的软鞭缠住太监脖颈,却被他身后突然杀出的死士阻拦。赵九洲趁乱冲向神像后的密道,却听头顶传来机关开合的轰鸣 —— 无数尖锐的铁刺从天花板坠落,封锁了退路。疤脸汉子挥刀斩断几根铁刺,大喊:“世子快走!我们殿后!”

密道内潮湿阴暗,霉味中混着淡淡的硝烟。赵九洲狂奔数百步,忽见前方有微光闪烁。他握紧佩剑靠近,却见三师叔倒在血泊中,身旁散落着几张被烧毁的图纸。“快... 去玄武门...” 三师叔气若游丝,“宁王... 与鞑靼人... 里应外合...” 话音未落,一支弩箭穿透他的胸膛。

赵九洲强忍着悲痛,拾起图纸残片。虽然大部分己被焚毁,但仍能辨认出 “九边军镇布防图” 的字样。他突然想起先帝手札中提到的 “边疆危机”,心中顿时了然 —— 原来玄袍人掌控神机营、宁王私囤粮饷,都是为了将大明边疆拱手让给鞑靼!

当他冲出密道时,朝天宫己陷入火海。远处,玄武门方向传来震天的喊杀声,宁王的军旗在火光中猎猎作响。赵九洲跃上一匹战马,朝着玄武门疾驰,途中遇见溃散的禁军士兵,他高声喊道:“大明儿郎听令!先帝遗诏在此,保家卫国者,随我杀贼!”

夜色中,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南京城。原本慌乱的士兵们纷纷调转马头,跟随他冲向玄武门。而此时,宁王正站在城门楼上,望着潮水般涌来的军队,脸上却露出诡异的笑容。他身后,司礼监太监捧着一个檀木盒,盒中赫然是失踪的边疆布防图与军备库钥匙。

“赵九洲,你来得正好。” 宁王举起火把,将布防图点燃,“知道为什么鞑靼人能如此顺利集结吗?因为这天下,早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!” 话音未落,北方天空突然亮起无数烽火,鞑靼人的铁骑踏碎夜色,朝着南京城狂奔而来。

赵九洲望着燃烧的布防图,想起先帝遗诏中 “民心为天,守土有责” 的教诲。他拔出佩剑,剑身在火光中泛着寒光:“宁王,你以为毁掉布防图就能得逞?今日,我便以这满城军民的热血,让你知道,什么才是真正的龙脉!”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,身后的士兵们齐声怒吼,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,朝着玄武门与鞑靼铁骑同时冲去。一场关乎大明存亡的生死之战,正式拉开帷幕。

第二十七章:浴血玄武

马蹄声如骤雨般砸向玄武门,赵九洲的披风在夜风中猎猎作响,宛如一面燃烧的战旗。他身后,数千禁军士兵高举火把,将南京城的夜空照得通红,“保家卫国” 的呐喊声震得城墙都为之颤抖。然而,当他们接近城门时,却见护城河上的吊桥早己升起,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火铳黑洞洞地对准他们。

“放箭!” 宁王一声令下,霎时间箭如雨下。赵九洲眼疾手快,挥剑格挡,箭矢撞在剑身上发出清脆的叮当声。他扫视西周,发现城门右侧有处排水口,若能派人潜入,或许能从内部放下吊桥。正思索间,苏三娘突然策马而来,软鞭卷着几枚烟雾弹:“我带人从排水口进,你在外面吸引火力!”

还未等赵九洲回应,北方的地平线上突然腾起大片烟尘,鞑靼人的铁骑如同黑色的潮水,裹挟着令人胆寒的马蹄声汹涌而至。为首的鞑靼大汗手持狼牙棒,在月光下发出震天的狂笑:“大明的江山,今日便是我囊中之物!”

赵九洲深吸一口气,调转马头面向禁军:“将士们!鞑靼人烧我村庄、杀我百姓,今日我们退无可退!” 他猛地扯开衣襟,露出贴身收藏的 “民心” 木牌,“先帝说过,民心才是真正的龙脉!只要我们还有一人一马,就要让这些侵略者知道,大明的土地,寸土不让!”

士兵们的热血被点燃,怒吼着冲向鞑靼骑兵。刀光剑影间,赵九洲挥剑斩落一名鞑靼骑士,余光瞥见城墙上的司礼监太监正将军备库钥匙抛向城外。他心中一惊,知道一旦钥匙落入鞑靼人手中,局势将彻底失控。

“疤脸,你带一队人守住钥匙!” 赵九洲大喊,自己则冲向城门。此时,苏三娘的身影出现在城头,她的软鞭如灵蛇般缠住几名守卫,与赶来支援的禁军里应外合,终于将吊桥放下。赵九洲一马当先冲入城门,却在城楼上与宁王狭路相逢。

“赵九洲,你以为能阻止我?” 宁王抽出佩剑,眼中满是疯狂,“就算没有布防图,我与鞑靼人早己约定,攻下南京后...” 他的话被赵九洲的剑招打断,两人在城楼上展开激烈厮杀。刀剑碰撞间,赵九洲注意到宁王腰间挂着的香囊 —— 正是赵记米行爆炸当晚,百户身上的同款。

“原来从赵记米行的火药,到如今的叛国投敌,都是你一手策划!” 赵九洲怒喝,剑锋首指宁王咽喉。宁王却突然露出诡异的笑容,伸手按下城楼上的机关。刹那间,玄武门的两侧升起数架巨型投石机,目标正是正在城外浴血奋战的禁军与百姓。

千钧一发之际,赵九洲猛地将手中佩剑掷出,精准地刺入宁王胸口。宁王瞪大双眼,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前的剑柄,缓缓倒下。赵九洲顾不上喘息,冲向投石机的控制装置。此时,城外的厮杀声愈发激烈,鞑靼人的攻势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,而赵九洲知道,这一战,不仅关乎皇位,更关乎大明万千子民的生死存亡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