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婶儿买走了两块豆腐后,消息在村里传开了。
陆陆续续地,村民们都围了过来。
张婶提着豆腐,一路都在说这是张家的豆腐。
村里人都晓得张家的豆腐意味着什么。
虽然价格有点小贵,但一斤豆腐也不算少了。
“给我来一块!”
“我也要两块,这豆腐看着真不错。”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不一会儿,宿迁筐里的豆腐就销售一空。
大多数都是用买,拿豆子来换的不多。
这一趟虽然开头艰难,但好在结局圆满。
宿迁挑着空担子,哼着小曲儿,满心欢喜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。
“上次来捡过了,但这么久过去,应该又有不少成熟的了。”
宿迁走后没多久,陈安阳就来约木梓去山上捡板栗。
木梓想着这也是个菜,收拾竹篓,跟着陈安阳上了山。
对于朋友,木梓很是大方,还分享了他们挖冬笋的地方。
“那要不我们今天再去,看看还有没有?”
“行。”
他和宿迁那天找得不仔细,今天去好好找找。
“那我们还得回去拿锄头。”
“不用,你捡根棍子把周围泥土耙松,再一掰,就出来了。”
陈安阳跟着刘满仓可没少上山,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一套办法的。
“你好聪明啊,我和夫君都是又下山去拿锄头的。”
“那可不,跟着我准没错,我带你去捡好东西。”
“好。”
陈安阳看着乖乖跟在自己身后的人,只觉得宿迁可真是好命啊!
两人先去了是上次陈安阳捡板栗的那里。
枯黄的落叶间星星点点地散布着些刺球。
“阿梓,快瞧这儿!”
陈南阳兴奋大喊,一个箭步冲过去。
木梓也不甘示弱,飞跑过来。
他们小心翼翼地用脚拨开落叶,一颗颗带刺的板栗球露了出来。
陈安阳伸手刚要捡,却被刺得“哎哟”一声,赶忙缩回手。
木梓在一旁笑得前俯后仰,结果自己伸手时也遭了殃。
两人一边嘟囔着“这刺可真厉害”,一边想办法,找来树枝,轻轻挑开刺球,一颗颗油亮的板栗就滚落出来。
不一会儿,竹篓就装了小半袋。
捡完板栗,陈安阳又跟着木梓去了前面挖冬笋的地方。
陈安阳仰头看着翠绿的竹林。“这地方我还没来过。”
木梓他们顺着的泥土痕迹,在竹林里仔细寻觅。
陈安阳突然停下,指着一处地面,激动地说:“阿梓,你看,这儿土鼓鼓的,肯定有货!”
阿福凑过去,仔细瞧了瞧,用力点头。
两人赶忙拿出前面捡到了棍子,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,不一会儿,一个白白胖胖的冬笋就露出了身子。
他们兴奋不己,继续在竹林里穿梭,又掰到了好几个冬笋。
“挖冬笋是有技巧的,首先你看竹子,竹叶浓绿有光泽、竹龄大且竹梢下垂、竹枝夹角大的,更易有笋 。”
“还有看土壤,黑褐色或深灰色、松软且有细小裂缝处,藏笋概率高。”
“再瞧瞧地形,倾斜度不高的山坡以及山窝窝等地方,是容易找到冬笋的地方。”
木梓仔细听着陈安阳讲挖笋的技巧,眼里亮亮的。
“对了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记得回填土,以保护土壤与竹子根系,利于来年出笋 。 ”
“哇,安阳你好聪明啊!”
“都是呆子教我的。”
陈安阳嘴里的呆子说的是刘满仓。
“走了,竹篓都快装不下了。”
陈安阳把最后一个笋丢进木梓的竹篓,慢悠悠地起身。
“嗯,好。”
带着满满的收获,两人踏上了下山的路。
走着走着,陈安阳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果香。
他西处张望,发现不远处的灌木丛中有几簇红彤彤的果子。
“阿梓,你快看!那边有红籽儿!”
陈安阳拉着木梓跑过去。
原来是几株火棘,枝头挂满了如珊瑚般的红果。他们伸手摘下果子,放入口中,酸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散开。
木梓边吃边说:“这果子可真甜,就像糖水一样!”
陈安阳笑着点头,欢快的笑声在山林中回荡着。
满载着板栗、冬笋和野果子,两人满心欢喜地往家走去 。
走到分岔路口,木梓就看见了满头汗水的宿迁。
“你去吧,我可不和你们一个道哈。”
说完,用促狭的眼睛瞧瞧宿迁,又瞧瞧木梓的。
木梓脸红红的,但还是向陈安阳道别,“好,你走慢些。”
“你咋来了?”
木梓看着朝自己快速走来的人。
“我来背,我回到家,看见你不在家,就想着,出来寻寻你。”
宿迁接过木梓背上的竹篓,牵着人,回了家。
回到家后,宿迁迫不及待地就想和木梓分享卖豆腐的好消息。
“真的?全部卖完了?”
“当然,一点不剩。再说了,我骗你有啥好处啊。”
宿迁把竹篓卸下,高兴地看着木梓。
“卖完就好,这样也不辜负了巧儿姐她们的信任了。”
“是啊,咋又去山上了?”
“安阳怕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无聊,就跟着他上山了。快看,我们捡到了好多东西。”
说着,还往宿迁的嘴里塞了一个红果。
“甜吗?”
木梓观察着宿迁脸上的表情,就怕人吐出来。
“挺甜的,不愧是夫郎摘的。”
“果子本来就甜。”
木梓低声说了一句,耳朵也沾上了胭脂一般,泛着粉意。
“这么多板栗,我俩可吃不完。笋子依旧晒成笋干吧,这些红果子你吃。吃之前洗洗哈。”
“好。”
木梓去井水旁洗红果,宿迁则开始收拾笋子。
这次的笋子比他俩挖的还多,收拾到一半,宿迁放下了手中的活。
货郎可不止卖一样啊,除了豆腐,他再卖些别的,也行得通的啊!
于是他把笋子中品相好的都留了下来,品相不太好的还是打算晒成笋干。
“阿梓,今儿早点做晚膳。咱吃完后去张阿婆家一趟。”
“好。”
天才刚擦黑,宿迁他们就早早地吃饭了。
吃过饭后,宿迁收拾着洗碗。
洗完后,两人就动手去张阿阿婆家,还带上了一小袋板栗和换的豆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