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疑,谁动了我的心弦

第47章 冰的延时

加入书架
书名:
悬疑,谁动了我的心弦
作者:
北雄的公孙玲珑
本章字数:
5280
更新时间:
2025-06-24

“枪…可能根本没在凶手手里发射。”苏晨跳下椅子,语速飞快,“凶手提前布置了一个延时发射装置!固定在窗帘杆后面,枪口对着书桌方向。用某种方法触发后,凶手离开,制造不在场证明。枪响时,凶手根本不在书房,自然没有硝烟反应!”

“延时装置?”老刘皱眉,“如何触发?如何保证精准射击?枪又去哪了?”

“红酒!”苏晨的目光再次锁定书桌上那杯冰冷的红酒,“冰镇红酒…温度…融化的冰!”

他快步走到书桌旁,拿起那杯冰冷的红酒,凑近鼻子仔细嗅闻。除了红酒的果香和微弱的橡木桶气息,在杯口边缘,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淡薄的、几乎被掩盖的…**酒精挥发后残留的、更纯粹的乙醇气味?**

“这不是单纯的红酒!”苏晨眼神锐利,“这里面混入了高浓度的烈酒!比如…伏特加!目的是降低冰点!”

他猛地看向书桌旁边一个不起眼的、带有保温层的金属小冰桶!冰桶内部还残留着少量融化的冰水混合物。苏晨小心地将冰桶里的水倒入一个证物袋,又仔细检查冰桶内壁。在靠近底部的位置,他发现了一道细微的、被重物压过的弧形凹痕!

“我明白了!”苏晨激动地拉着老刘,“凶手把一个小型手枪,枪口朝上,固定在冰桶底部!然后在枪上方的冰水里,放置了一个密封的、装有少量烈酒(伏特加)和红酒混合液的小容器!容器上方,再堆满冰块!”

他拿起那本《完美犯罪手稿》,指着封面上的烫金字体:“凶手利用了温度变化!冰块慢慢融化,冰水温度接近零度。但烈酒(伏特加)的冰点远低于水,大约在零下几十度。当冰融化到一定程度,冰水温度会短暂地略高于零度。这时,那个装有低冰点混合液的小容器**不会融化**,但足以让固定它的装置(比如一根冻硬的细线或一小块冰粘合剂)失效!”

苏晨拿起笔,在笔记本上飞快画出草图:“容器一旦松脱落下,就会砸在枪的简易扳机装置上(可能是一个杠杆或撞针),触发手枪!子弹射出,穿过窗帘预留的缝隙,击中坐在书桌后的沈默!同时,小容器破裂,里面的混合酒液流入冰桶的冰水中,迅速稀释并降温,掩盖了它曾经存在过的证据!枪声被厚重的窗帘和书房隔音吸收,听起来像‘东西倒了’!随后,冰继续融化,水浸没了手枪,加上烈酒的快速挥发,进一步干扰可能的硝烟残留检测!最后,手枪被完全淹没在冰水里!”

“那枪呢?”老刘追问。

“枪肯定还在冰桶里!”苏晨斩钉截铁,“但凶手利用了我们最初的思维盲区!我们只关注了冰桶里的冰块融化成水,却忽略了水下面可能藏着东西!而且,冰桶有保温层,里面的水在几个小时内不会升温太多!枪沉在冰冷的、混合了酒精的水底,硝烟反应会被极大削弱甚至掩盖!”

老刘立刻拿起冰桶,将里面剩余的冰水小心倒进一个大号证物盆。果然!随着冰水渐渐被舀出,一支小巧的银色“Derringer”双管袖珍手枪,赫然沉在桶底!枪身湿漉漉的,散发着微弱的酒精味。

“硝烟测试结果出来了!”张警员冲进书房,“林薇、陈伯、沈峰,三人手上和衣物上均未检测到硝烟残留!”

老刘看着桶底的手枪,又看向苏晨,眼中满是赞许:“好小子!心思够细!那漏洞呢?沈默笔记里的‘漏洞’是什么?”

苏晨走到书桌前,拿起那本摊开的《完美犯罪手稿》,指着最后那句潦草的“原来…漏洞在这里…”,又指向死者右手食指那点新鲜的墨迹。

“沈大师可能在死前最后一刻,发现了凶手的破绽,并想记录下来。这个‘漏洞’,很可能就是…”苏晨的目光投向阳台门的方向,“**温度!**”

“凶手精心计算了冰融化的时间,确保枪在凌晨一点左右击发。但他忽略了一点——书房阳台的门!”苏晨拉开厚重的窗帘,露出紧闭的玻璃门,“沈默的习惯是,深夜写作感到疲惫时,会偶尔推开阳台门,吹吹冷风清醒一下,哪怕只有几分钟!”

他指着阳台门内侧把手下方一个不起眼的智能温湿度计显示屏:“看这里,凌晨12点50分,室内温度记录有一个短暂的小幅下降!从20.1°C降到了19.7°C!然后又迅速回升!这说明什么?”

“他开过阳台门!”老刘立刻明白,“冷空气进来了!”

“对!”苏晨点头,“这短短几分钟的降温,会加速冰桶内冰块的融化速度!导致装置提前触发!沈默可能就是在那时发现了异常——他听到了冰桶里异常的响动?或者感觉到温度异常?他起身查看冰桶,正好被提前射出的子弹击中!他倒下时打翻了红酒杯,染红了袖口,右手食指可能碰到了摊开的笔记,留下了墨迹!他最后写下的‘漏洞’,就是指凶手计划中,这个被他意外行为(开门)所破坏的‘温度’漏洞!”

“而能知道沈默习惯深夜写作喝威士忌加冰(所以准备了冰桶),能自由出入书房提前布置装置,能轻易在沈默的酒里下安眠药,并且知道他偶尔会开阳台门却心存侥幸没有把这个变量计算在内的…”苏晨的目光锐利如刀,扫过客厅里强作镇定的三人,最终定格在管家陈伯身上,“只有您,陈伯!”

陈伯的身体猛地一颤,脸上刻意维持的悲戚瞬间瓦解,只剩下被戳穿的灰败。他嘴唇哆嗦着,想辩解什么。

“那杯冰镇红酒,是您送进去的吧?”苏晨步步紧逼,“借口可能是‘先生写作辛苦,太太让送杯新酒’?您利用沈默昏沉的状态,让他喝下了混有安眠药和烈酒的红酒。您知道他习惯把冰桶放在书桌旁。您提前布置好延时装置,然后离开。您的不在场证明最‘完美’——您一首在自己房间,首到被林薇叫去撞门。但您忘了处理掉您布置装置时可能沾染硝烟的衣服,或者您以为冰水和酒精能掩盖一切。更致命的是,您忽略了沈默开阳台门这个小习惯对温度的影响,导致装置提前触发,成了沈大师临死前发现的‘漏洞’!”

老刘挥手,两名警员上前控制住瞬间的陈伯。

“动机呢?”老刘沉声问。

陈伯抬起头,浑浊的老眼里充满了怨恨:“他…他写新书,书里那个忘恩负义、害死老管家的阔少…原型就是我早逝的儿子!他嘲笑我儿子活该!他毁了我儿子名声,还要在书里再杀他一次!我…我伺候了他二十年啊!”他发出野兽般的呜咽。

警笛声再次响起,带走崩溃的陈伯。别墅恢复了死寂,只剩下血腥味和未解的书稿。

苏晨合上那本染血的《完美犯罪手稿》,封面上烫金的“完美”二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。

“师父,”苏晨轻声道,“看来完美的犯罪,只存在于小说里。”

老刘拍了拍他的肩膀,看着年轻徒弟沉稳而清亮的眼睛:“是啊。现实里的罪恶,总会留下痕迹。关键是有没有心,有没有眼,去发现那些藏在细节里的‘漏洞’。” 他眼中流露出欣慰,“你今天的眼力和心思,比师父当年强。”

晨光熹微,穿过阳台玻璃门,驱散书房内最后一缕阴霾。师徒二人并肩走出别墅,新的案件己在城市角落悄然滋生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