哑巴掌柜的奶茶传奇

第14章 京华序曲

加入书架
书名:
哑巴掌柜的奶茶传奇
作者:
黎落落爱吃瓜
本章字数:
6354
更新时间:
2025-06-21

苏老那句“临川之珠,当耀京华”的期许,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,在陈默平静的表面下激起层层涟漪。入宫献艺,是泼天机遇,更是生死考验。他深知,呈给宫中的东西,容不得半分瑕疵,必须是他“匠心”的巅峰体现,且要符合宫廷的规制与可能的忌讳。

匠室的灯火,熄灭得越来越晚。陈默进入了前所未有的“匠艺淬炼”状态。目标:宫廷特供版“琥珀光”与“暖玉”**。

原料登极:建州茶末己是上品,但他通过郑少钧的渠道,重金购得仅供皇商的“白毫密云”,其香清幽如兰,汤色澄澈如金。牛乳,则选定京郊皇家牧场专供的、清晨初挤的“玉露凝脂”,其脂香纯净,毫无腥膻。蔗糖弃用,改用岭南贡品“百花晶蜜”,清甜中自带花香。木薯珍珠,选用南诏深山老藤所产、淀粉含量最高的紫皮木薯,经九蒸九捶,搓揉出的珍珠如紫玉,弹韧无双。

工艺臻境:煮茶水温精确控制,以银针探温,离火时机分毫不差。奶、茶、蜜融合的次序与力道,如同丹青大家调墨,务求色泽温润如玉,香气层次分明。珍珠入碗,必是三十六颗,象征天罡之数,排列亦有讲究。

器皿规制:特制一批薄胎甜白瓷碗,碗底暗刻“琥珀光”三字篆印。竹吸管以湘妃竹为材,打磨至温润生光,管口包银,既显雅致,又避“竹木粗鄙”之嫌。

每一次试验成品,陈默都邀请苏老品鉴。老人闭目细品,时而点头,时而蹙眉,提出诸如“蜜香稍夺茶韵”、“珍珠排列过显匠气”等细微调整意见。陈默皆虚心记下,反复推敲。最终定版的“御品·琥珀光”与“御品·暖玉”,色、香、味、形、器,皆臻化境,苏老抚掌赞叹:“此物,可登天子堂!”

---

入宫献艺是顶点,但陈默的视线从未离开脚下的根基。临川城的星火要燎原,“琥珀光”要走出临川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,必须建立可复制的**连锁根基**。苏老带来的机遇,恰恰成了加速连锁布局的催化剂。

“匠师”体系成型:陈默深知,核心工艺的传承与品控是命脉。他以青禾为模板,制定了严格的“匠师”选拔标准:心思沉静、手指灵巧、有耐心、能守秘。选拔不再局限于临川,郑少钧通过商行网络,在周边城镇物色有天分的哑者或性格沉稳的学徒。入选者,需先在“珍珠工坊”做基础杂役观察品性,合格者方由青禾亲自教导核心工艺。青禾用手语和无数次的示范,将陈默的“匠心”一丝不苟地传递下去。她甚至开始梳理更系统的手语指令,形成“匠师手语册”。

“工坊”升级扩张:原有的“珍珠工坊”己不敷使用。郑少钧在城郊买下一处带水井、宽敞通风的院落,改造成“琥珀光·匠造总坊”。这里划分出木薯处理区、蒸煮捶打区、搓揉定型区、料包调配封装区,流程更清晰,产能倍增。核心料包的配方由陈默亲自掌控,原料配比在独立密室完成,确保绝对机密。

“加盟章程”问世:郑少钧展现出卓越的商业才能。他拟定了详尽的《琥珀光加盟章程》:

“血脉”控制:所有店铺必须使用总坊统一配送的核心原料(珍珠、料包)。

“筋骨”统一:店铺标识、器皿样式、伙计着装需严格统一。

“魂魄”传承:加盟商需派核心人员(未来店长或匠师)至临川总店接受为期一月的培训,重点学习标准化流程、服务规范,并通过“匠师”考核(基础操作)方可开业。

利益绑定:加盟费 + 核心原料采购费构成总部主要收入,加盟商享有区域保护。

监察机制:总部定期暗访,品质不达标者,第一次警告整改,第二次取消资格,收回标识。

这份章程,是郑少钧的阳谋。它用利益捆绑,用标准约束,用核心原料控制,确保“琥珀光”的品质与品牌不被稀释。他将章程初稿递给陈默过目。陈默仔细看完,只提笔在“匠师考核”旁加了一行小字:“心性为首,技为次。” 郑少钧会意点头。

---

章程甫一公布,在郑少钧刻意造势下,临川及周边城镇反响热烈。不少商贾看到了“琥珀光”的火爆与模式潜力。首位正式提出加盟申请的,是毗邻临川的清水镇富商之子,周文轩。

这不仅是首位加盟商,更是对这套连锁模式的一次“大考”。陈默和郑少钧极为重视。

“匠师种子”试炼:周文轩亲自带着他选定的未来店长(一位手脚麻利的年轻妇人王氏)和一位哑巴学徒(李石头)来到临川。王氏负责经营,李石头则被送入“匠造总坊”接受青禾的教导,目标是成为清水分店的“匠师”。

严苛培训:王氏在旗舰店从擦桌子学起,熟悉每一个流程细节和服务标准。李石头则在总坊,从清洗木薯开始,在青禾无声却严厉的目光下,一遍遍练习捶打的力道、搓揉的手法。青禾用手语册和示范,要求近乎苛刻。不合格?重来!十遍!百遍!首到形成肌肉记忆。李石头手上磨出了血泡,却眼神发亮,他第一次感受到如此被重视,如此有奔头。

陈默的观察:陈默时常默默观察李石头的学习过程,更观察王氏待人接物和处理突发小状况的能力(如顾客抱怨)。他看重的不是速度,是那份沉得下心、耐得住烦、对品质有敬畏的“心性”。

一月期满,清水镇三人通过考核。周文轩缴纳了加盟费,签下契约,带着首批核心原料、统一标识、器皿和满满的信心返回清水镇筹备开业。临川模式,第一次向外成功复制!

---

启程的日子终于到了。

临川城外,长亭古道。郑少钧亲自相送。一辆宽敞坚固的马车,载着陈默此行最重要的“武器”——精心封装在特制保温箱内的“御品·琥珀光”与“御品·暖玉”原料、特制器皿,以及他那本从不离身的“天书”笔记。同行的,是苏老。老人不放心陈默独自入宫,决意陪同引荐。临川双璧,共赴京华。

“陈兄,此去珍重!”郑少钧拱手,丹凤眼中是信任与期待,“临川根基,有我坐镇,必固若金汤。清水店开业在即,后续加盟事宜亦按章程推进。只待你京华奏凯,我琥珀光之名,必当响彻南北!”

陈默深深一揖。他指向马车,又指向临川城方向,最后对着郑少钧,双手虚抱成圆,缓缓向前推出(未来、希望)。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马车辚辚,驶向北方。陈默最后回望了一眼临川城的方向,仿佛能看到旗舰店袅袅的茶烟,“匠造总坊”里青禾教导学徒的身影,以及清水镇正在挂起的“琥珀光”招牌。他的根基,他的星火,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蔓延。

---

半月跋涉,京城巍峨的城墙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。那高耸入云的城楼、如织的人流、喧嚣的市声,无不彰显着帝国心脏的磅礴气象。繁华,扑面而来。

然而,这繁华之下,陈默敏锐地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与暗涌。入城时严苛的盘查,街市上锦衣华服者与衣衫褴褛者交织,茶楼酒肆中隐约传来的高谈阔论与对朝局的隐晦点评……这里的水,比临川深万倍。

按照信函地址,他们抵达了位于皇城根附近一条清净胡同里的一处宅院。这里是苏老那位尚膳监旧友,太监总管**孙德海**的外宅。

孙德海并未亲自出面,只派了一个姓钱的小太监接待。钱公公面皮白净,说话细声细气,眼神却透着精明与审视。

“苏老安好,这位便是陈掌柜吧?一路辛苦。”钱公公皮笑肉不笑,“干爹(孙德海)事忙,特命咱家先来安顿二位。献艺之事,干爹记着呢。不过……”他话锋一转,语气带着敲打,“宫里不比外头,规矩大,忌讳多。贵人金口难开,心思更难测。你们献的是吃食,更是心思。东西,可得‘干净’、‘明白’。”

他特意在“干净”和“明白”二字上加重了语气,目光扫过陈默带来的箱笼。

“干爹还让咱家提醒一句,”钱公公压低声音,“近来宫里几位贵主儿,口味可叼得很。南边新贡的‘雪顶含翠’(一种名茶),西域的‘玫瑰露’,都未必能入眼。你们这‘珍珠’……新奇是新奇,可也得看合不合贵人的脾胃。万一……有个闪失,那可不是临川一块匾能担待的。”话语间,既点明了竞争的激烈,也隐含了风险的警告。

苏老面色不变,从容应对。陈默则垂手肃立,沉默如渊。他知道,京华的考验,从踏入这宅门的第一步,就己经开始了。尚膳监的试探,如同无形的蛛网,悄然笼罩下来。他带来的,不仅是饮品,更是他安身立命的“匠心”。在这皇权至上的地方,这份“匠心”能否被理解和接纳?他需要做的,远不止于调制一杯完美的奶茶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