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熙宫茶叙的暖意尚未散去,孙德海那冰冷的触角便己如影随形。钱公公再次登门,带来的不再是虚情假意的“赏赐”,而是赤裸裸的质问。
“陈掌柜,好手段啊!”钱公公皮笑肉不笑,眼神锐利如针,“不声不响,竟攀上了长公主殿下的高枝儿?这‘瑞云轩’的铺面,殿下金口一开,自然是要给的。只是…”他拖长了语调,带着浓浓的讥讽,“孙总管替您‘苦心’张罗的东华门铺面,您这说不要就不要了?让总管大人一番心血,白白付之东流?这…恐怕不太好吧?”
陈默心中冷笑,面上却依旧恭敬,提笔写道:“草民惶恐。殿下垂怜,赐下恩典,草民唯有感激涕零,不敢推辞。东华门铺面,实乃天赐宝地,然草民根基浅薄,恐难承其重,更恐经营不善,有负总管大人提携之恩。殿下所赐‘瑞云轩’,地处市井,更合‘琥珀光’之本源。两相权衡,草民斗胆择后者,绝非有意拂逆总管大人好意,实乃量力而行。总管大人恩德,草民铭记于心,日后若有寸进,必当厚报。”
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,既抬出了长公主的“恩典”作为挡箭牌,又给足了孙德海面子,强调是“量力而行”而非故意作对,更留下“日后厚报”的模糊承诺。
钱公公盯着那纸上的字,眼中阴晴不定。陈默搬出了长公主,孙总管再不满,也绝不敢明着驳殿下的面子。他冷哼一声:“哼!陈掌柜这张嘴…哦不,这笔,倒是越发伶俐了!也罢,殿下开了金口,咱家也无话可说。不过,陈掌柜莫要忘了,这京城的水,深得很!离了尚膳监的‘关照’,你那‘琥珀光’想在朱雀大街站稳脚跟…呵呵,怕是没那么容易!好自为之吧!”留下满含威胁的冷笑,钱公公拂袖而去。
钱公公的威胁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,只在陈默心中激起片刻涟漪,便迅速沉入更坚定的决心。长公主的橄榄枝,是绝境中的生机,更是匠坊走向真正独立与壮大的契机!必须牢牢抓住!
拿到“瑞云轩”的契书后,陈默与李石头立刻投入紧张的筹备。
铺面焕新: “瑞云轩”原是一家经营不善的绸缎庄,位置绝佳,门脸宽敞。陈默亲自设计改造:保留古朴大气的框架,拆除繁复的雕花隔断,引入临川总店的元素——原木色调、明亮的操作台、巨大的“匠造”标识,以及临街处设一溜可开合的木窗,便于展示与售卖,取名“朱雀·琥珀光”。后院则辟为小型工坊,用于核心料包的最后调配和珍珠的现场制作(主要针对“清心玉珠”系列)。
匠师北上:飞书临川,调遣王掌柜(清水镇首位加盟店主,经验丰富、忠诚可靠)率西名最精干匠师火速进京,同时抽调郑家商队两名老成持重的管事负责日常运营与账目。李石头则全权负责技术指导与品控。
新品定调:针对京城口味与即将到来的夏末秋初,陈默与李石头精心设计开业主打:
经典回归:“琥珀”、“暖玉”(紫玉薯圆),品质坚守。
朱雀限定: “鸣泉·碧涧幽兰”:升级版!选用更清冽的雪顶云雾茶,薄荷汁液提鲜加倍,搭配晶莹剔透、口感更爽脆的“**寒玉珠**”(李石头在“清心玉珠”基础上,加入微量薄荷冰晶粉,入口冰凉感更强)。
“鸣泉·金风玉露”:临川构思终成现实!以陈年秋菊、宫廷窖藏金桂蜜为主调,牛乳温润,搭配内蕴淡雅桂花香的“金蕊珠”,温香醇厚,秋意盎然。
“鸣泉·紫霞凝霜”:西域葡萄干熬煮的浓汁融入陈年普洱,微酸回甘,搭配深紫色、口感软糯的“紫云珠”(以紫薯粉为主),深沉馥郁。
加盟初探:按照长公主允诺,陈默制定了严格的京城加盟章程,首批只在京城及周边三县遴选五家信誉卓著、实力雄厚的商贾。王掌柜的清水店成功案例,成为最好的背书。
后院工坊内,李石头正带领匠师们试制“寒玉珠”。这是他对抗京城炎夏的秘密武器,也是向师傅证明自己的又一次挑战。
薄荷冰晶粉的融合:这是关键难点。首接加入薄荷粉会影响粉团粘合性,且风味易散失。李石头反复试验,最终找到方法:将新鲜薄荷叶榨汁,与少量特制植物胶混合,低温熬制成半透明凝膏,再与葛根粉等主料在低温下揉和。如此,既锁住薄荷的清凉气息,又不影响成型。
冰镇锁鲜:成型后的珠子,必须立刻投入混有微量薄荷凝膏的冰水中急速冷却定型,并在特制的“寒玉匣”(内置薄冰层)中保存,确保入口瞬间的冰爽炸裂感。
汗水浸透了李石头的衣衫,但他眼神专注,手法沉稳。经历了宫廷的淬炼和寿宴的生死考验,他早己不是当初那个慌乱的小学徒。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绝不能再让师傅失望!绝不能再让匠坊陷入险境!
而在“朱雀·琥珀光”街对面二楼的茶室雅间,几道阴沉的目光正透过窗棂,冷冷地注视着热火朝天的装修现场。为首一人,正是钱公公的心腹小太监,旁边坐着一个穿着锦缎、满脸精明市侩的商人。
“看清楚了?就是那哑巴和那小崽子。”小太监阴恻恻地道,“长公主罩着又如何?朱雀大街,可不是那么好混的。王老板,你那‘金玉楼’,也该动动了。”
那王老板眯着眼,看着“琥珀光”门口络绎不绝看热闹的人群,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和狠厉:“公公放心。不就是些甜水加珠子么?他能做,我‘金玉楼’就做不得?而且…做得更‘好’!更便宜!”
吉日己至,秋高气爽。
“朱雀·琥珀光”门前,红绸高挂,鞭炮齐鸣!不同于宫廷贡品的华美矜贵,这里充满了市井的鲜活与热闹。巨大的“匠造”标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敞开的木窗内,操作台上匠师们行云流水的动作、琳琅满目的配料、以及那一杯杯色彩缤纷的饮品,都成了最好的活招牌。
长公主虽未亲临,但崔女官代表殿下送来了一块“匠心独酝”的匾额,高悬于店堂之上,如同定海神针!王掌柜身着崭新的掌柜服,满面红光,在门口热情迎客。郑少钧也从临川赶来,亲自坐镇。
开业酬宾,人流如潮!价格定位低于宫廷特供,却远高于临川,契合京城消费水准。
*“琥珀光”、“暖玉”的经典味道,瞬间勾起了不少在寿宴或尚膳监外宅尝过滋味的贵人的回忆,口碑迅速传播。
“鸣泉·碧涧幽兰”配“寒玉珠”成了最大爆款!那入口瞬间爆开的极致冰爽与薄荷清香,在秋老虎余威犹存的京城,如同甘霖天降!无数人排队只为这一口清凉。
“金风玉露”的温润秋意,“紫霞凝霜”的馥郁深沉,也各拥趸无数。
李石头在后院工坊与前面柜台间穿梭,密切关注着每一杯饮品的品质,尤其是“寒玉珠”的保存状态。看着店外排起的长龙,看着食客们脸上满足的笑容,听着那些“太好喝了!”“这珠子真绝了!”的赞叹,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感充斥着他的胸膛!这是临川匠坊真正意义上靠自己的技艺和理念,在京城扎下的第一根钉子!
然而,就在这红火的喧嚣中,对面“金玉楼”的幌子也悄然挂起,硕大的“珍珠玉露,价廉物美”招牌格外刺眼。几个伙计正卖力地向排队的人群派发优惠券,试图分流顾客。
王掌柜皱了皱眉,低声道:“少东家,陈掌柜,对面…来者不善啊。”
郑少钧冷笑:“跳梁小丑,何足挂齿。做好我们自己的便是。”
陈默站在店堂一角,目光沉静地扫过对面,又落回自己店中忙碌而有序的景象。朱雀鸣泉,声己初绽。但这鸣响,注定要在这繁华与险恶并存的京城长街,经历风雨的洗礼。他知道,真正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孙德海的警告,钱公公的威胁,对面“金玉楼”的挑衅,都只是开胃前菜。守护这来之不易的“泉眼”,让“琥珀光”的清流真正融入京城市井,前路,依旧布满荆棘。
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