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一行的画舫沿着京杭大运河缓缓北行,两岸垂柳拂水,蝉鸣声声。行至西湖时,暮色渐浓,湖面笼着一层薄雾,宛如一幅水墨画卷。忽然,一曲清越的琴声划破寂静,“山一程,水一程,山外楼,山空断魂。梦消消,雾濛濛……”歌声婉转缠绵,带着几分江南女子的柔媚,又含着丝丝缕缕的哀愁。
乾隆手扶船栏,循声望去,只见一叶扁舟自雾霭中缓缓驶出,船头立着一位素衣女子,怀抱琵琶,正低眉浅唱。待小船靠近,乾隆不禁倒吸一口冷气——那女子眉眼间竟与紫薇的母亲夏雨荷有七八分相似!尤其是那抹浅笑,宛如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穿越时光,再次出现在眼前。
此女名叫盈盈,姓夏,本是西湖畔的一名歌姬。她被请到画舫之上,举止优雅,谈吐不凡,对诗词歌赋、琴棋书画皆有独到见解。乾隆越看越欢喜,仿佛重拾起了年少时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恋。当晚,乾隆便动了册封盈盈为贵妃的念头,消息传开,满船哗然。
船仓内,皇后攥着翡翠护甲的手微微发抖。容嬷嬷急得首跺脚:“娘娘,这可如何是好?这夏盈盈一来,怕是又要搅得后宫不得安宁!”皇后面色阴沉如水,她深知,若夏盈盈真的入宫,不仅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,更可能引发朝堂动荡。
次日清晨,皇后手持写满谏言的血书,跪到乾隆面前:“皇上,您贵为一国之君,一言一行关乎社稷安危。怎能为了一介女子,置祖宗法度于不顾?”乾隆却沉浸在重逢旧爱的喜悦中,怒道:“皇后,朕心意己决,你不必多言!”
皇后见劝说无果,突然抄起案上的剪刀,寒光一闪,青丝纷飞。容嬷嬷大惊失色,扑上去死死攥住皇后的手腕:“娘娘使不得啊!”鲜血顺着剪刀滴落在地,容嬷嬷手上也被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,却浑然不觉。
乾隆后退几步,面色铁青:“皇后,你就这么容不下朕的女人?从前是小燕子她们,如今是夏盈盈,你当真要与朕作对到底?”
小燕子躲在人群后,眼睛骨碌碌转个不停。她心里明白,此刻若不阻止,一场大祸就要降临。磨磨蹭蹭半天,她终于凑到皇后身边,在皇后耳边小声嘀咕起来。皇后原本绝望的眼神,渐渐有了光彩。
只见皇后甩开容嬷嬷的手,挺首脊背,字字泣血:“皇上可还记得先皇后?当年富察皇后薨逝,您在长春宫里守了七日七夜,写下上百首悼亡诗。她是您的结发妻子,是您的白月光!还有那夏雨荷,她等了您一辈子,想了您一辈子,恨了您一辈子,可首到临终前,仍说感谢上苍让她有了可等、可怨、可恨之人,否则生命就像一口枯井,了无生趣……”
乾隆如遭雷击,愣在当场。那些尘封的记忆,随着皇后的话语,如潮水般涌来。他想起富察皇后温婉贤淑的模样,想起与夏雨荷在大明湖畔的山盟海誓,想起她们为自己付出的一切。
小燕子趁热打铁,跳出来大声道:“皇阿玛,夏姑娘的确和夏姑娘的娘很像,但她终究不是夏雨荷。您把对夏雨荷的思念,都寄托在夏姑娘身上,这对夏姑娘也不公平啊!”
紫薇也跪下哭道:“皇阿玛,女儿明白您的心意。但母亲生前最大的心愿,是希望您能做一个好皇帝,为天下百姓谋福祉。若因为女儿的母亲,让后宫纷争不断,让朝堂动荡不安,母亲在天之灵也不会安息啊!”
乾隆望着眼前众人,长叹一声,眼中满是疲惫。他终于清醒过来,自己身为皇帝,肩负的是天下苍生,不能因一己私情,重蹈覆辙。最终,乾隆放弃了册封夏盈盈的念头,并派人护送她回西湖。
经此一事,乾隆与皇后之间的关系虽依旧微妙,但却多了几分理解。而小燕子的机智,也让众人刮目相看。画舫继续北上,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,波光粼粼。这场因“夏雨荷”而起的风波,终于平息,而紫禁城的故事,还在继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