墓落东山

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岱宗谜局

加入书架
书名:
墓落东山
作者:
朝阳第一弯钩
本章字数:
4150
更新时间:
2025-07-09

泰山脚下的岱庙在细雨中笼着层薄雾,檐角的螭吻吞着云气,仿佛要将千年时光都卷入腹中。陈雪仰头望着天贶殿斑驳的彩绘,指尖抚过石柱上浅淡的云雷纹,冰凉触感与背包里的玉璋遥相呼应。张大拿把探杆往肩上一扛,黄铜杆头在雨幕里泛着冷光:“我说,这泰山封禅从秦始皇搞到乾隆爷,玉璋指不定藏在哪个皇帝老儿的御道底下。”

于东山蹲在石碑前,雨水顺着《泰山刻石》的篆文沟壑蜿蜒而下。他展开泛黄的《封禅仪记》残卷,烛泪晕染的帛书边缘,隐约浮现出北斗七星的星图。“应劭说‘王者易姓而起,必升封泰山’,” 他用袖口擦去石碑上的水渍,“开阳星对应方位,恰是泰山南麓的蒿里山,传说那是幽冥地府的入口......”

三人踩着湿滑的石阶往蒿里山行进,雨丝混着山雾,将周遭染成青灰色。陈雪发间的青铜簪突然剧烈震颤,在她耳畔发出蜂鸣。她伸手按住路旁的古柏,树皮剥落处露出暗红痕迹 —— 是索离国特有的火漆,历经千年仍带着灼烧的气息。“在这!” 她蹲下身子,指甲刮开火漆,底下竟刻着半阙《诗经》:“崧高维岳,骏极于天......”

张大拿立刻抡起洛阳铲,铲头入土半米便撞上硬物。“是石板!”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探杆沿着石板缝隙插入,用力撬动。随着 “轰隆” 一声,地面裂开条缝隙,潮湿的霉味裹挟着青铜锈气扑面而来。石阶下方,青铜灯台自动亮起,幽蓝的火焰将墙壁上的壁画照得忽明忽暗。

壁画上,秦始皇封禅的场景里,方士们捧着的玉璋在火光中泛着奇异光泽。而在角落,一个戴着守陵人冠冕的身影,正将半块玉璋嵌入石壁。“快看!” 于东山指着壁画上的星象图,“北斗第六星‘开阳’的位置,被刻意描成了赤色。”

黑暗中传来衣袂摩擦声,三道金面具从阴影中浮现。玄菟会首领的权杖顶端,那半块刻有 “开阳” 字样的玉璋残片,在幽蓝火焰下泛着冷光。“你们以为能赶在我们前面?” 沙哑的嗓音混着金属摩擦声,“二里头的龟甲早告诉我们,泰山的秘密藏在‘天门’之后。”

张大拿冷笑一声,青铜剑出鞘:“有本事就来抢!” 剑锋与权杖相击的瞬间,陈雪突然注意到对方腰间的红绳 —— 那编织手法,与牧野镇大婶、曲阜玄菟会叛徒如出一辙。“他们是同一伙人!” 她高声提醒,同时取出敦煌星盘。

星盘指针在细雨中转动,指向壁画上的 “天门” 二字。地面突然震动,石壁缓缓分开,露出一条狭窄的甬道。甬道两侧的石壁上,密密麻麻刻满了《封禅书》的片段,却都用索离国的火纹标点。张大拿凑近细看,突然惊呼:“这些文字排列,像极了乐谱!”

于东山闭上眼睛,回忆祖父传授的古乐谱。他拾起块碎石,依照星盘指示,在石壁上敲击特定文字。“咚 —— 咚 ——” 沉闷的声响在甬道中回荡,随着节奏加快,地面的石板开始错位移动。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,中央的石壁裂开,露出个青铜匣。

青铜匣上的纹饰让陈雪倒吸一口冷气:那是索离国与华夏文明交融的图腾 —— 三足乌衔着嘉禾,火纹缠绕着云雷。她小心翼翼地转动匣盖上的星象图,当北斗七星的位置与敦煌星盘完全重合时,匣盖缓缓开启。

“开阳” 玉璋静静躺在丝帛上,温润的光泽与石壁上的幽蓝火焰交相辉映。然而,当张大拿伸手去拿玉璋时,青铜匣突然喷出白雾。“别动!” 陈雪拦住他,“这白雾里有磷火,遇明火会爆炸。” 她仔细观察玉璋周围的纹路,发现边缘刻着一圈极小的篆文:“得璋者,需解三谜。”

第一个谜题刻在石壁上:“岱宗何高?” 陈雪沉吟片刻,指着《封禅书》里的一段文字:“‘天高不可及,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,冀近神灵也。’答案应是‘近神’。” 话音刚落,石壁上的磷火熄灭了一盏。

第二个谜题是 “礼火何源?” 于东山望着壁画上秦始皇与索离祭司共祭的场景,若有所思:“从曲阜的‘礼火同源’来看,答案应是‘交融’。” 又一盏磷火熄灭。

最后一个谜题最为棘手:“九璋何归?” 张大拿挠着头:“这可难住俺老张了。” 陈雪取出之前收集的玉璋,将缺口一一拼接。当月光透过甬道缝隙洒在玉璋上时,她突然惊呼:“星图!九璋拼合,是幅完整的星图,指向...... 昆仑!”

随着最后一盏磷火熄灭,玉璋稳稳落入陈雪手中。然而,就在此时,甬道顶部开始剧烈震动。玄菟会众人趁机扑来,张大拿挥舞青铜剑拦住他们,于东山则迅速将玉璋收好。“快走!” 陈雪喊道,“机关要塌了!”

三人在甬道中狂奔,身后不断有石块坠落。当他们终于冲出洞口时,整个山体发出轰鸣,入口被巨石彻底封死。雨不知何时己经停了,月光洒在泰山之巅,将云海染成银色。

陈雪将新得的玉璋与前几片排列,缺口组成的星图愈发清晰。“下一片玉璋,或许真的要去昆仑寻找了。” 她望着天边的北斗,轻声说道。

张大拿擦着剑上的血渍,从怀里掏出那半块残破的竹简:“昆仑...... 老子倒是听说过,传说那是万山之祖,西王母的居所。不过,玄菟会那帮人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。”

于东山摸着掌心发烫的胎记,想起祖父临终前的话。他望向泰山巍峨的轮廓,在月光下宛如巨人。三个人的脚步,将继续沿着文明的脉络前行,而那些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秘密,正随着玉璋的收集,渐渐浮出水面。

(第二十五章完)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