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龙堆的雅丹地貌在暮色中化作狰狞的巨兽,陈雪攥着发烫的青铜簪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簪头火纹正对准一座形似巨蜥的烽燧,在余晖下泛起血色幽光,与她背包里五片玉璋的赤色纹路遥相呼应。
“这烽燧不对劲。” 张大拿的洛阳铲重重砸在基座上,铲头撞击声空洞回响,“底下至少空了三层,跟牧野镇的青铜穹顶一个构造。” 他撬开风化的青砖,腐殖土混合着朱砂的腥甜气息扑面而来,探杆深入半米后,突然触到某种金属网格。
于东山展开泛黄的《水经注》残卷,烛火在 “白龙堆中多鬼市,其下藏星斗之秘” 的批注上摇曳。“祖父笔记里提过,汉代西域有‘以星象为棺椁’的葬制,” 他的指尖划过玉璋拼接处的星图缺口,“北斗第六星‘开阳’对应的方位,正是此处。”
三人轮流挖掘,首到月光爬上烽燧顶端。当最后一块石板被撬开,幽深的甬道中传来编钟余韵般的嗡鸣。陈雪点亮火把,火光照亮甬道两侧的浮雕:西域商队牵着骆驼,行囊中露出火纹器物,而引路的向导,竟戴着与牧野镇大婶相同的红绳冠冕。
“这些浮雕的技法...” 陈雪凑近细看,青铜簪突然剧烈震颤,“是索离国与月氏文化的融合!” 她的目光落在浮雕右下角的星象图上,北斗七星中 “开阳” 星位被刻意涂成赤色,与玉璋上的纹路完全吻合。
甬道尽头,两扇青铜门挡住去路。门上没有锁孔,却刻满了佉卢文与索离文的对照铭文。张大拿用探杆敲击门扉,发出的回响竟暗含音律:“奶奶的,这门得用声音开?”
于东山取出从敦煌带回的星盘,将其调整至夏至子时的星象。当星盘银质指针与门上浮雕的星轨重合,青铜门缓缓升起半寸,露出缝隙中的青铜星象仪。二十八宿的位置对应着西域三十六国,而北斗七星的勺柄,正指向昆仑山脉的方向。
“火祭之器,需以星斗为匙,以血泪为引。” 陈雪默念着竹简上的残句,突然明白过来。于东山咬破指尖,将血滴在 “玉衡” 星位,星象仪齿轮开始转动,发出古老机械运转的轰鸣。
就在此时,沙丘间响起细碎的铃铛声。三道金面具自月光中浮现,玄菟会首领的权杖顶端,半块刻有 “开阳” 字样的玉璋残片正与陈雪怀中的玉璋产生共鸣。“你们以为能赶在我们前面?” 沙哑的嗓音混着金属摩擦声,“千年前,我们的先祖就守着玉璋的秘密。”
张大拿的青铜剑率先出鞘,剑锋却被无形屏障震开。陈雪趁机将五片玉璋按北斗顺序嵌入石壁凹槽,整座密室顿时亮起赤色光芒。玉璋拼接处的星图投射在穹顶,与地面的星象仪完美重合。
“开阳” 玉璋残片自动飞入陈雪手中,完整的玉璋散发出温润的光。然而,玉璋底部却浮现出血色铭文:“六璋既合,灾祸将至。” 话音未落,青铜门轰然开启,门后涌出的白雾中,隐约可见持戈的陶俑列队而立,眼眶中燃烧着幽蓝磷火。
玄菟会众人趁机扑来,混战中,陈雪瞥见首领面具下的刺青 —— 那是索离国叛族特有的 “噬火蛇” 图腾。她急中生智,用玉璋敲击星象仪特定部位,古老的编钟声响彻甬道。陶俑们闻声转向玄菟会,手中戈矛泛着森冷的光。
“快走!” 于东山拽住陈雪,张大拿断后挥舞青铜剑。当他们冲出烽燧时,沙尘暴正从地平线席卷而来。陈雪紧紧护着玉璋,望着重新闭合的青铜门 —— 门缝中,隐约可见玉璋铭文在沙暴中忽明忽暗,仿佛在诉说着更古老的诅咒。
(第二十六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