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妹妹!”高康生握着拳头,似在强迫自己克制情绪,声音却不自觉地放大。
何呦呦不自觉地退了一步,回过神觉得高康生不像是生气,便又上前一步。
“我听爹说,妹妹虽年纪小,却已经熟读三百千,我想请妹妹教我读书!”
(三百千:三字经、百家姓、千字文)
似乎这两句话已经用尽了高康生的勇气,说完之后,便垂着头,像根木头似的戳在那动也不动了。
就这?何呦呦不理解地眨眨眼,既不解高康生为什么这般悲壮,又疑惑为什么不让高大壮不送他去学堂。
按照记忆来看,普通百姓之家培养一个读书人确实费钱,但前提是这个读书人想要考学,说白了,就是科举花钱。
如果只是启蒙识字,最多也就耗费一两年的光阴和一些笔墨而已,对于高家的条件来说,消费略高但不至于负担不起。
“二哥,我不过是跟着爹爹浅学了几年,书中释义说不上精通,若是二哥不嫌弃,我自然乐意跟二哥一起向学。”
何呦呦暂且将疑问压在心里,先应承下来,不然她怕这木头杆子似的少年当街哭出来。
“多谢妹妹。”高康生见妹妹没有多问,更没有耻笑,顿时松了口气,拱手就是一鞠躬。
“二哥可别跟我客气,往后我指使二哥时候多着呢,到时候你可别嫌我烦”
试问有几个人能讨厌勤奋好学小少年的,何呦呦上前扶了一把,对这位二哥生出一丝好感。
“说什么指使不指使的,都是一家人,往后守望相助,互敬互爱,家里才能兴旺。”
从刚刚高康生一声“妹妹”便停下脚步的徐氏这会儿才出声。
高慧慧想要说话又不知说什么,只上前一步握住何呦呦的手,暗下决心定要把妹妹照顾好。
……
何呦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翻书。
小何呦呦三岁识字,四岁就开始扶笔,不过笔墨贵,能写字的时候并不多。
直到何秀才病逝,守孝在家无事,加上她想抄书补贴家用,才开始努力练字。
三年的笔耕不辍,写得字倒也有模有样,不过比起何呦呦还是差得远。
何呦呦三个月起就被国学大师的姥爷和姥姥扶养,哪怕是她不是很喜欢这些,但环境的熏陶和无意识的影响,还是让何呦呦学了几把刷子。
“呦呦,笔墨不够吧?等晚上去吃饭,路过书斋,买几份,既然答应了康生,想必福生和乐生他们也得带着。”徐氏特意上楼交代女儿一声。
既是做好人,便做到底,教一个也是教,教一群也是教,学不学的就在他们了。
“好。”何呦呦答应下来,一只羊也是放,一群羊也是放么,不过想到路上的疑惑,她还是小声地问了徐氏一嘴,为什么高大壮不送孩子去读书。
徐氏叹了口气:“你记得你爹有一段时间经常嘀嘀咕咕地念叨什么患寡患均的么?”
何呦呦想了下,点了点头,她奶奶去世后,她这个秀才爹爹有一段确实魔魔怔怔的。
“村里你何五叔也是个有大志向的,自小就送三个儿子去读书,然后老大刻苦认学,老二忠厚受老师喜欢,老三天赋极高。”
“入学时还好,一年束脩一百斤粮食,你何五叔种地是一把好手,家里地产丰足,加上他还时不时地进城卖个菜,也能赚点辛苦钱。”
徐氏的神情有点复杂,这位何五叔真是个好人,就是脑子愚不开窍。
“等孩子入了学,他才知道,束脩不过是读书的第一步,且不说笔墨抛费,就只书这一项,就占了何五叔一年收入的大半。”
“一个孩子这些,他的三个孩子跟高家一样,年岁相近,无法相传,就得一样买三套,可想而知压力有多大。”
徐氏说到这又忍不住叹气,抬手拿起女儿抄的书翻了翻。
当时何五婶还曾求到家里,让何秀才帮忙抄两份书出来,被何老娘骂了个臭头。
何秀才抄书没问题,但每抄一本书都是要拿来卖钱的,何老娘哪可能叫人占了这便宜。
“你一定想,为什么不先供一个出来,再让大的携带小的对不对?”徐氏放下书看着女儿。
何呦呦摇头,她没这么想,然后又点点头:“确实,虽然不公,但先供一个,再帮扶其他是常理。”虽然这个理并不公平。
“人心难测,谁又能保证教学的那个教得会教得好呢?而且……”
“先说何家三个兄弟,老大认真刻苦,老二伶俐受师长喜欢,老三天赋极高,你说放弃谁呢?”
“再说其他,老大马上娶妻,若妻子进门,家里紧巴巴地供着小叔子,她愿意否?老大妻子愿意了,老二妻子呢?”
人人都觉得吃亏,所以家就乱了。
徐氏把事情给女儿讲完,让她自己慢慢想,自己就去隔壁绣花了。
三个孩子,一个学习态度好,昼夜不停地学,可能成绩不算好,但他刻苦的让人觉得放弃他都可怜。
一个机灵伶俐受师长喜欢,虽然成绩一般,但表现机会多,诸如参加各种非学习的比赛,总能露脸,这不只给老师争面子,家长脸上也有光。
最后一个天才学霸,谁能忍心放弃?
比起何五叔供了一般不供了,让三个已经品尝到读书好处,觉得自己前途光明的孩子骤然失落,岂能不招怨。
何呦呦明白了高大壮的想法,做不到完全的公平,干脆就都不公平。
这般专制的想法在现代会被喷死,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。
何呦呦惋惜地叹了口气,为了何五叔,也为了何家那三个堂兄,然后抛开不想了。
为了应试,也为了抄书,何秀才自身以及教导女儿的时候都用楷书。
何呦呦本身其实更擅长行书,不过问题不大,她仿着原本的字迹写了几页,顺手之后,拿了一本《三字经》抄了起来。
别的她做不到,保证家里想学习的兄姐们人手一本书,还是可以的。
正好借机练字,后面看看能不能也接个抄书的活,赚上一笔,作为启动资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