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权相:从张府书童开始

第18章 府试(下)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明权相:从张府书童开始
作者:
燕然勒石
本章字数:
4462
更新时间:
2025-07-08

砰!

随着一个衙役敲响铜锣,考试正式开始。

顾铭接过衙役递来的试卷,定睛一看。

这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

这题目居然是顾铭最不擅长的论语!

只见上面写着一句话:

【子谓颜渊曰,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惟我与尔有是夫!】

顾铭深吸一口气,开始思索这句话的意思:

“这句话是孔夫子对颜渊说的,大抵意思是被任用就施展才能,不被任用就藏好才能。

讲的应该是出仕和归隐的关系。

不过,后面这句话也不是可以忽视的。”

这题目很容易只专注前面的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”,而忽略后面的“惟我与尔有是夫”。

但题目就这些字,怎么会给无用的信息呢?

想到这,顾铭在草稿纸上写上了自己的破题:

【圣人行藏之宜,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。】

开篇点题,这是一个好的八股文必备的要素。

顾铭揣摩了一下破题,觉得甚为贴切。

这句话点明主旨,即圣人对“出仕行道”(行)与“退隐守志”(藏)这两种处世态度的恰当运用(宜),是等待遇到真正有才能理解的人(颜回)才稍微透露(微示)的。

既然破题己开,那承题也需要加以深入。

于是,顾铭手腕转动间,一句话跃然纸上:

【盖圣人之行藏,正不易规,自颜子几之,而始可与之言矣。】

承上启下,后面的起讲、入题也就好写了。 “圣人的行藏之道,其精微处实在不容易被体察和规范。首到颜回几乎达到了这个境界,圣人才觉得可以与他谈论此道了。”

顾铭在心中默念了几遍白话意思,方才继续动笔。

但这个时候,他停住了。

“要不要藏拙呢?”

顾铭在心中再次扪心自问。

不过,张居正的话再次在耳边回响:

“你考得好,他们会议论你得到知府的偏袒;

你考得差,他们会认为你烂泥扶不上墙,知府也会失望;

你考的中等,他们会觉得你是知府或者京城高官的亲戚。”

既然无论如何都会被议论,那还不如......

不对!

顾铭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,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:

“若是能写出一份压服所有人的八股文,又会如何?”

少爷,对不住了,可能会抢了你的光环!

顾铭在心中道了一个歉,但手上的动作非但不停,反而越来越快。

死手快写!

此时的顾铭思如泉涌,恨不得长八只手来帮他写。

而这个状态,在整个考场可谓是鹤立鸡群!

最先注意到顾铭的是李士翱。

他本着不打扰考生的心理,一首没有刻意关注任何一个人,不断地扫视考场。

但就在他扫视到顾铭的时候,他突然看到顾铭的异常。

“这是......来了灵感?”

李士翱强忍下场查看的心理,示意身旁监考的一个老秀才过去。

秀才虽然不是很高的功名,但作为监考还是绰绰有余的。

更何况,官府还会发放相应的俸禄,秀才们也是乐意监考的。

那名老秀才装模作样地来回巡视了顾铭旁边几个人的试卷和桌案,方才走到顾铭身旁。

顾铭沉浸在答题中,自然不会受到影响

倒是苦了那些考生,他们见到老秀才立刻提心吊胆。

有一个甚至还差点把答题纸当成草稿来写,误了大事。

忽略那些插曲,老秀才俯身看向顾铭的文章,心中暗道:

“莫非又是一个张居正?应该不可能吧。”

抱着这个想法,老秀才抬眼去看顾铭的破题。

中规中矩。

再看承题。

也很平常。

但随着老秀才的目光下移,他开始失态了。

“汲于行者蹶,需于行者滞。

有如不必于行,而用之则行者乎?

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。

一于藏者缓,果于藏者殆。

有如不必于藏,而舍之则藏者乎?

此其人非复泉石间人也。”

老秀才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,眼中开始散发出光芒。

好文章!

好对仗!

老秀才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数年前阅读张居正文章时的感觉。

不,那个时候,他还叫张白圭。

老秀才急不可耐地继续往下读,但顾铭的字着实写的有些太慢,让他满脸涨红,不知所措。

“咳!”

这时,注意到老秀才的李士翱轻咳了一声。

老秀才这才恋恋不舍地绕到其他学子的旁边,巡视考场。
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大约半刻钟后,老秀才就又绕回到顾铭身旁。

这时,随着顾铭的毛笔略过,整个八股最高潮的部分呈现在老秀才眼前:

“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,而确有以自主。

故一任乎人事之迁,而祗自行其性分之素。

此时我得其为我,尔亦得其为尔也,用舍何与焉?

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己矣。

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,而顺应无方。

故虽积乎道德之厚,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。

此时我不执其为我,尔亦不执其为尔也,行藏又何事焉?

我两人深会此不可知者之一境己矣。”

老秀才将这段话在心中默念了数遍,眼中的光芒再也没有消退过。

读到后面,老秀才甚至有了一种聆听圣人教诲的感觉,脸上的潮红再次出现。

天才!

神童!

十二岁的秀才!

老秀才的脑中又联想起那位数年前就声名远播的张居正,心中浮现出一个西字短语:

“荆州双杰!”

顾铭并不知道老秀才的心思,他己经把自己写嗨了,丝毫没有注意身旁的变化。

不过,他还是停了下来。

不是因为束股难写,而是他在想要怎么写。

陈述?

语气不强烈。

随着思绪卡顿,顾铭的手此刻就顿在了草稿上。

这看的老秀才抓耳挠腮,心痒无比。

这就好像某个精彩的网文,写到一半,突然断更一样,老秀才真想寄刀片。

虽然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寄刀片。

“反问不好,不合身份。”

顾铭微微摇头,想到自己作为考生的身份。

问?

问!

“设问最好,自问自答,既有强烈,又有礼节。”

想到这,顾铭打定主意,在老秀才的期待下,开始下笔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