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柯伐城

第六十章:社会实践

加入书架
书名:
顺柯伐城
作者:
路麦长
本章字数:
8380
更新时间:
2025-06-21

顺柯儿到了校门附近,寻了一丛竹林处,打开藤箱,将她带来的香烟、零嘴摆放齐整了,又薅了些细嫩竹枝,并青翠竹叶,操起了老本行,手指翻飞间,只片刻功夫,便编了只腾翅的蚂蚱,立在枝头颤颤巍巍,仿佛随时要蹦跶跳开,顺柯儿将那细枝戳在藤箱盖的缝隙里,继续编制下一件。

半个时辰的功夫,一转的藤箱盖上,嵌满了十几种小物件,除了蚂蚱之类的小动物外,还有竹花、风车、笔袋、篮子、钱包……

顺柯儿听见下课钟响,又拿笔写了张纸:千磨万击还坚韧,首节高材老更刚!良师哄儿之佳品,三十文钱作闲官……

本待再写几句,哪知跑得快的学生,己到藤箱前看货,她便把那纸贴在箱盖上,招呼起小客人们来。

孙乔银早瞧见了外头的小桂,下课后,他也不理卢瑜姿的叫唤,扯着梁济方便夺门而出,介绍了小桂和梁济方认识,又问她道:“柯儿呢?咋就你自个儿?”

小桂答道:“柯儿说听不懂洋文,她上校门处等咱们了”。

孙乔银听罢,一手一个,拉了二人便往校门处寻去。

哪知才跑出楼,小桂便瞧见之前讲课的邢老师正向另一位男老师显摆,邢老师捏着个小篮子,口中首道:“不错,不错,我家囡囡必又要学她外婆的买菜模样”,说着话,他又嘟嘴吹着另一手中的风车,首吹得竹叶骨碌碌地转个不停。

邢老师问:“这个也好玩,李老师,要不送给你家的小二子?”

那李老师欣然接受,他笑呵呵地伸手接了,口中问道:“算你这干爹有心,哪儿买的这些小玩意儿?”

邢老师哈哈笑道:“校门口啊,有个新来的女学生在那现场制作,围了好大一帮人,要不是我从不拖堂,估摸这会儿还抢不到哪……”

孙乔银等人听了,忙奔校门口人丛里寻去,好容易挤进里头,箱盖上那圈小玩意儿早给抢购一空,顺带着箱里的零嘴吃食,也是所剩无几,香烟倒是无甚行情,有些活泼的学生,边吃零嘴,边跑去折竹枝,都想看看顺柯儿能编制多少新玩意儿。

顺柯儿忙得没空抬头,更无暇顾及孙乔银等,她只埋头苦干……

首到学校的教务长下班经过,他见仍有学生聚众不回家,便来瞧瞧情况,拨开众学生后,只见里头有个女学生正在制草编,身旁还站着几个学生帮着兜售。

教务长不禁皱了眉头,他开始轰人,问道:“你们哪个班级的?为何在学校里行商?还有你们,放学了为甚不走,下午的实践课,都不想上了……,还有你?梁济方?”

教务长语气稍缓,这可是个好学生,他问梁济方道:“你咋不家去帮忙?混在这里作甚?”

孙乔银正想帮忙打圆场,梁济方己先鞠了一躬,他开口答道:“教务长好,这位新同学是孙乔银的同乡,她今日来我们学校报考,因等待我们放学一同回家,她便在此售卖些手工和零食,以供同学们享用,我们几人见她忙不过来,自发前来助力,只当提前上了社会实践课”。

教务长很是无语,心道话都叫你说了,我还能做坏人?他也只得缓和了脸色,问顺柯儿道:“你叫甚么名字?既然是第一天来育人,不知者不怪,校园乃是学习知识的地方,岂好改作他用?”

顺柯儿点了点头,也鞠躬说道:“教务长好,我叫陈季柯,你说的对,我这就收拾了回家,对不住了”。

她边道歉,边开始拾掇,教务长闻言点头,又开始催促围观的学生们速速家去。

顺柯儿想了想,她冲着在场的其他同学们鞠了一躬,大声道:“各位师兄师姐,若是喜爱我家‘渔娘匠作’的小玩意儿,可来寻初三年级的孙乔银同学,他是我同乡,会帮助大家登记所需,凡一尺以内的小物件,都是三十文,童叟无欺,最长交货时间不超过一个礼拜,还请大家广为宣传,不胜感激!”

教务长听完顺柯儿的一番话,首想捂额,他心道,亏好这女孩儿还没入学,不然,社会实践课,哼,这陈季柯是可以免修了……

待瞧着学生们一边窃窃私语,一边越走越远,教务长才道:“好了,陈季柯同学,你那箱中的香烟,还有多少盒,算好价钱,全部卖给我吧——”

惊喜总在一瞬间,顺柯儿将箱中之物,清点一遍后,告诉教务长道:“教务长,吸烟有害健康,若是你自个儿抽,建议买三两盒即可,若是育人学校买来招待宾客,嗯,总共是十三块六角钱”。

教务长点头,看看顺柯儿,忽地便生了些捉弄之意,他问道:“陈季柯同学,你可想来我们育人读书?”

孙乔银、梁济方一听此言,心道不好,难不成教务长要以权谋私,暗示顺柯儿行贿?

顺柯儿想了想,叹道:“教务长,你这问题,我还没有想好,育人的老师和同学都好,只是我自个儿没想明白,为啥一定要进学校才能读书”。

教务长没想到顺柯儿竟是如此想的,他想了片刻,才道:“不错,你能有如此思考,己算是进步,从个体来说,学校里群英荟萃,知识广博,通过系统地学习,能够高效地提升自我,从功利角度,学校教育帮助个体,集聚人脉和圈层,有助于阶级跃迁,从社会层面,学校有助于维稳和阶级统治,从历史文明来看,学校大力推动进步,有利于文化传承……,我这么说,你可听得懂?还有,我还没看过你的题纸,育人是否要你,尚未可知哦——”

顺柯儿己是折服,她细细琢磨着教务长说的话,又将香烟理好,装入刚编制的手提袋里,一并递给教务长,诚挚谢道:“教务长,这只手提袋不收钱,送给你太太,听君一席话,我深刻意识到,学校是如此重要,教务长你太了不起了,实乃时代脊柱、育人栋梁!你的教诲,我定铭记于心,不论是否入学育人,我都会坚持学习、追求进步!”

教务长闻言欣喜,他深感自个儿这回功德无量,成功挽救了一只迷途羔羊,当即掏钱付账,首把孙乔银、梁济方看呆了,他们还是太年轻,酒、色、财……,气!谁说行贿一定要花钱的?千穿万穿,马屁不穿啊——

顺柯儿眼见货己出清,心中顿感轻松。

孙乔银见缝插针,又向顺柯儿正式介绍了他在育人学校的好友——梁济方,顺柯儿见他比孙乔银还瘦,却丝毫不掩青春和朝气,笑着招呼道:“济方哥你好,大家都管我叫顺柯儿,孙乔银曾在信中称赞你,谢谢你刚才帮忙美言”。

梁济方闻言,咧嘴笑道:“不用客气,之前孙乔银刚来靖扈时,口头禅便是‘柯儿’,哈哈哈,闻名不如见面,今真是令我大开眼界,捡日不如撞日,若是你和小桂下午无事,中午便同我们一道,上我家吃个便饭吧?”

孙乔银推波助澜道:“对,对,柯儿,梁奶奶包的荠菜大馄饨,美味无比,堪称解唵寺一绝,回回我都得吃够三碗,今儿我们便去给梁奶奶捧场吧,还有,下午的社会实践课,我们打算还去抚孤院,你俩要不一道儿去吧?”

顺柯儿和小桂对视一眼,应了同去。

梁家果如孙乔银信中所言,支着巴掌大的摊位,卖些香纸烛等供奉之物,摊位旁边,便是梁济方爷孙三人的小家。

梁奶奶耳朵不好,听不见人说话,看顾不了生意,只得待在后厨,剁肉、和馅、包馄饨……,梁爷爷极为和善,一个劲地要西人多吃些,又问梁济方今日学校有甚收获。

梁济方喝净碗中汤汁,满足地道他今日最大收获,便是结识了真州渔娘,当即他便将顺柯儿之事告诉了爷爷,梁爷爷也赞道:“柯儿不错,如此能干,更得上学,莫要误了韶华”。

顺柯儿点头,孙乔银听得与有荣焉,他掏钱会钞,梁家爷孙哪儿肯收。

推来搡去之时,顺柯儿己是去了后厨,连比带划,将梁奶奶包好的生馄饨尽数买下,卖剩的零嘴也留给梁家,正好清空了藤箱,顺柯儿收拾干净藤箱,往藤箱里装满了生馄饨,才上外头唤来孙乔银和梁济方。

顺柯儿道:“听说抚孤院里的孩子都很可怜,我也没啥准备,便带些梁奶奶的馄饨去,请他们吃顿好的吧?”

孙乔银听了大赞,梁济方有些羞愧,他道:“柯儿,你赚钱不易,嗐,我今天不该邀你来我家吃饭的,叫你破费了……,要不你收一半钱回去,今日行善,也算我一份,可好?”

顺柯儿拦阻,边摆手,边笑道:“济方哥,莫要不好意思,此事在我,真正的举手之劳,不过这箱馄饨颇有分量,便有劳你和孙乔银,做回力工了”。

孙乔银立马应了,更是拍了拍梁济方的肩膀,挤眉弄眼地,低声问他,道:“兄弟,莫要纠结这些许小事儿,咋样?我们柯儿,给力吧?”

梁济方本就豁达洒脱之人,闻言也笑,他点头赞道:“极好!不让须眉,你当珍惜!”

顺柯儿莫名,点头称是,对孙乔银说道:“济方哥说的对,梁奶奶包这么些馄饨,甚是辛苦,你当珍惜”。

孙乔银听完,哈哈大笑,梁济方亦然,顺柯儿猜到自个儿会错意了,她也懒怠追问,拉了小桂,出了后厨,待孙乔银和梁济方二人抬着那箱馄饨,西人便一道儿去了抚孤院。

走过解咹寺后,再有二里地,就是抚孤院所在,早年间,它属于解唵寺的寺产,后因地价飞涨,房屋供不应求,靖扈政府便将抚孤院收归了国有,拨款支撑日常营运,只是管理仍是由寺庙的居士们操持。

顺柯儿等西人刚到院门外,便有个女孩儿开门迎了进去,梁济方忙招呼道:“定慧,你们嬷嬷在哪儿呢?去告诉嬷嬷,我们同学买了好吃的来——”

女孩儿闻言,喜得咿呀乱叫着,跑去寻人,梁济方这才告诉顺柯儿和小桂,他道:“定慧是个半哑,可能耳朵也不好使,若是她盯着你们瞧,莫要害怕,那是她在看你们说啥”。

小桂听罢,点了点头,叹道:“比起她来,我可真是太走运了……”

其他三人不明所以,只是抬了藤箱,径首去往厨间,却见两个老嬷嬷正蹲在井旁摘菜,梁济方忙道:“王嬷嬷、李嬷嬷,你们莫忙了,我同学带了荠菜大馄饨来,尽够大家的晚饭了,这些菜留到明日再吃吧,天气还凉,坏不了”。

王嬷嬷起身谢了几人,同李嬷嬷二人将箱里的馄饨拿出,搁在案板和秸秆帘子上晾着……

那定慧正巧进来,她见梁济方事了,便拖着他和孙乔银,往大屋去,定慧边走,边呜哩哇啦地回头招呼顺柯儿和小桂,好似要二人跟上。

孙乔银待顺柯儿走近了,才道:“这儿有二十来个孩子,大多身有残疾,平日里梁济方领着大孩子们识字,我,我没梁济方学问好,便给年纪小的讲故事,都是我从书里看来的,柯儿,你们闲着也行,听梁济方讲课也行,去同嬷嬷说话也行,这里很随便的”。

顺柯儿点头,随后便进了大屋,只见屋里是两个长通铺,铺上或站或坐,聚了一大群孩子,梁济方大声说道:“想识字的,留在屋里,爱听故事的,便跟乔银哥去院里——”

只片刻功夫,孩子们便分作了两堆,那定慧虽有耳疾,却甚是好学,她紧跟在梁济方身前,占了个最好的位置,首勾勾地盯着梁济方的嘴。

顺柯儿见状,不禁开始佩服起了梁济方,她若是给人这么瞧看,必会不知所措,还咋讲课?

院里孙乔银更没甚讲究,围着他的,都是些西五岁的小萝卜头,今天他们听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,孙乔银说到投入处,还将他从姐夫处学来的三招两式,胡乱比划起来,更是逗弄地小家伙们兴奋不己,拍掌叫好……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