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深人静时,苏柒常常会对着天花板出神。
这是一种从前不会有的习惯。她曾经的生活有条不紊,规律、冷静、封闭。可自从沈寒舟的出现,她像被他扰乱了节奏,甚至开始思考情感以外的事。
比如,她到底想要什么?
比如,如果给她一次机会,她是否愿意重新尝试一次爱情?
她从不敢轻易作答。
她怕自己承受不起那个答案所带来的后果。
窗外的雪下了一整夜,早晨的城市笼罩在薄雾中,一切都显得格外安静。苏柒醒来得比闹钟早,坐在床边看着窗外发呆。今天她和沈寒舟约了见面,他说,想和她谈谈未来。
是的,不是过去,是未来。
这一点,令她心里泛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忐忑。
她起身,洗漱,化妆,穿衣,一切动作像是在准备某种仪式。甚至连选衣服时,她都犹豫了十几分钟。最后,她选了一件杏色风衣,内衬是浅咖色羊绒裙,长发挽起,只露出干净柔和的侧脸。妆容极淡,唇色是豆沙粉。
她站在镜前望着自己。
镜中的人仍是她,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真正活着的人——有期待,有紧张,有些微的希望。
?
中午十二点,苏柒抵达梨园旧舍。
这家私房菜馆位于北城一条隐秘小巷内,前身是一座百年老宅,后来经人翻修,成了城中知名的静谧之所。
她走进时,沈寒舟己经坐在靠窗的位置。他今天穿得不算正式,深灰色高领毛衣外披着一件卡其色呢子大衣,整个人显得温和而不失干净利落。
见她来,他起身替她拉开椅子,动作自然得仿佛他们己经相识多年。
“你迟到了两分钟。”他笑着提醒。
“堵车。”苏柒轻声回应,脱下外套,坐下。
“我点了你上次吃过的糖藕和狮子头,还有几样你没尝过的。”
“你记得倒挺清楚。”
“你喜欢的事,我总记得特别牢。”
一句话,说得毫无刻意,却让苏柒不由自主心口一热。
两人之间的空气有些微妙,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牵引着,一点点靠近。
他们边吃边聊,从文学聊到电影,从城市风景聊到童年记忆。沈寒舟的记忆力极好,她提起的每一件小事,他总能接上话茬。
“小时候我特别怕黑,每次爸妈出门我就躲在厨房。”
“你怕黑?”沈寒舟惊讶,“你现在可一点也不像。”
“人会变的。”她低头笑了笑,“小时候我也爱哭。”
“现在不爱哭了?”
“现在不会让自己有哭的机会。”苏柒语气轻淡,却藏着过往深沉的孤独。
沈寒舟没有说话,只是静静看着她,眼神深远。
过了一会儿,他忽然开口:“你觉得我们之间,有可能吗?”
苏柒指尖微僵,抬头看他:“你说什么?”
“我说,我想和你试一试。”沈寒舟语气缓慢而坚定,“我知道你有很多顾虑,也知道你经历了很多。但我愿意走进来,陪你。”
苏柒望着他,眼眶忽然有些发热。
她不是没想过他们之间的可能性,只是每次都在理智与恐惧之间徘徊。
她害怕太多。
怕开始,怕付出,怕失去。
可沈寒舟像是天生的破局者,用温柔和耐心一点点撬开她的壳。
“你不怕我半途而废吗?”她轻声问。
“怕。”他点头,“但我更怕从一开始就没机会。”
这句话,让苏柒心头一颤。
她低下头,手指捏着杯沿,嗓音有些发紧:“我可以试着迈一步……只是,不保证能走得多远。”
沈寒舟轻笑:“那就一步一步来。”
那顿饭结束时,外面的雪己经停了。
两人一起走出梨园旧舍,站在街边。风很冷,他伸手替她拢了拢围巾,指尖碰到她的耳垂,她微微缩了缩脖子。
“我送你吧?”他问。
“嗯。”
车上,两人都没有说话。
气氛却安静得舒服。
苏柒看着窗外飞掠而过的街道,脑海里突然浮现一句话:如果相遇是一场试炼,那她愿意交出第一次心动的筹码,赌他不会离开。
而这个男人,也的确从未让她失望。
?
晚上,她回到家,打开手机时,发现沈寒舟给她发了一条信息:
“谢谢你今天的回答,我会很认真地去珍惜它。”
她回了一句:
“谢谢你一首都在。”
对方没有立刻回,但过了几分钟,一张照片发了过来。
是他们在梨园旧舍门口的合影,照片是饭馆老板娘偷拍的,沈寒舟要了过来。
照片里他牵着她的手,两人都看着对方,眼神专注,像两束穿透冬夜的光。
苏柒盯着那张照片,沉默许久,嘴角慢慢扬起。
她知道,她己经迈出了第一步。
她也知道,这一次,她想走得很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