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政王的掌心娇,她会读心又捅刀

第069章 苏扶瑛之策论,当为魁首

加入书架
书名:
摄政王的掌心娇,她会读心又捅刀
作者:
林下风月
本章字数:
4388
更新时间:
2025-06-22

“只是学生酒量浅薄,不胜酒力,中途离席,未能尽览盛况,实是遗憾。”

“哦?”谢彧的尾音微微上扬,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玩味,手中棋子轻轻落在棋盘上,发出“嗒”的一声轻响,“只是酒力不济么?”

他停顿了一瞬,冰冷锐利的视线在她身上轻扫而过。

随即,那冷冽的声音再次响起,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告诫意味:“少年得志,意气风发,本是常情…”

他的声音陡然转沉,“当知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寒窗十载,所求为何?当是金榜题名,匡扶社稷,光耀门楣,而非…”

他刻意停顿了一下,那目光如有实质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和更深的不赞同,沉沉地压在她身上,“耽于无谓之情,为些许皮相所惑,作茧自缚,自毁长城!”

谢彧知道竹林发生的事了?!

苏扶楹猛地抬起头,迎上谢彧那双深不见底、带着审视与警告的眼眸。

她抬手深深作了一揖,腰弯得极低,“王爷金玉良言,学生谨记于心!今日之事,实属意外,学生一时意气,虑事不周。”

“学生蒙圣上恩典,得中乡试亚魁,只待金殿对策,报效朝廷,光耀门庭,定不负王爷期许!”

谢彧看着她低垂恭顺的头顶,墨玉般的眼眸深处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。

“殿试在即,莫负皇恩。”

他指尖无意识地着那枚冰凉的血玉扳指,目光重新落回棋盘之上,不再看她,算是揭过此事。

“是!学生谨遵王爷教诲!”苏扶楹依旧维持着躬身的姿态,声音恭敬无比。

车轮辚辚,碾碎了京城的夜色。

她缓缓首起身,眼眸低垂,让人看不清眼底的情绪。

车厢内重归寂静,只有雪松香的气息无声流淌。

待苏扶楹进了侍郎府后,谢彧放下手中棋子,沉声对断水道,“立刻去查相府一个叫玉珠的侍妾。”

“是,主子!”

断水身影转瞬消失在夜色中。

——

一月转瞬即逝。

贡院放榜那日,人潮汹涌。

苏扶楹的名字,赫然悬于红榜第二。

亚元!春闱亚元!

消息传开,侍郎府门前贺客盈门,车马不绝。

工部侍郎苏俨德之子苏扶瑛,连中两元,才名震动京师。

明德堂内。

苏扶楹身着簇新的贡士服,接受着众人的恭维与祝贺。

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、属于少年志满的谦逊笑容,举止温雅有度,应对得体。

引得家中有适龄嫡女的一众朝官蠢蠢欲动,只等殿试结束,来个榜下捉婿。

衡九章不出意外的落榜,回了衡家继承家业,苏扶楹回到书院,专心准备殿试。

七日后,殿试临。

五更鼓响,天色未明。

巍峨的宫门缓缓打开,身着各色贡士服的贡士们,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,鱼贯而入,穿过一道道森严的宫门,踏上那漫长而压抑的御道。

金銮殿内。

御座高悬空缺,御座之下,左右分设两座略低的紫檀宝座。

右首,太子萧翎端坐其上。

他身着明黄朝服,金冠束发,冕旒垂下的玉珠遮住了大半面容,让人看不清他的神色。

左首,摄政王谢彧一身玄黑蟒袍,墨玉冠下,面容沉静,修长的身躯斜倚在宽大的椅中。

他一手搁在扶手上,指尖无意识地着那枚血玉扳指,带着久居高位、让人不敢首视的威压。

三日前朝中收到军报,南疆屡屡出兵挑衅南境,谢戎己快马加鞭赶赴,因此右相站立之位空缺。

两侧侍立的文武百官,皆肃穆无声。

同谢彧、萧翎行过礼后,苏扶楹跪在属于自己的那张矮几之后,低垂着头,感受着那来自至高权力中心的、无处不在的审视。

礼部官员高声唱名,分发案卷。

礼部尚书手捧黄卷,宣读了殿试策题:

“惟治世之要,莫先于富民足食、强兵安边。然仓廪虚则民怨生,甲兵钝则外侮至。”

“古有常平之法以济民,有屯田之策以实边。”

“今欲使国无九年之蓄为不足,野无三月之粮为困乏,兵无坚甲利刃为羸弱。”

“诸生试陈其策:

何以丰仓廪、实府库、强军旅,使国富兵强,内无匮乏之忧,外绝窥伺之衅?”

题目落地,偌大殿堂,只闻细微的呼吸声与纸张翻动的窸窣。

数百名贡士,皆俯首案前,或凝眉苦思,或奋笔疾书。

洁白的宣纸铺陈在檀木的矮几上,苏扶楹深吸一口气,伸手稳稳握住狼毫笔,蘸墨,手腕悬停,笔走龙蛇。

臣闻: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,无六年之蓄曰急,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矣,然仓廪之丰,非独仰天时,更赖人谋。

府库之实,非尽取于民,贵在节流开源。

兵甲之利,非徒恃金铁,尤重将帅得人、法令严明。

三者相因,如鼎之三足,缺一不可……

臣请整饬盐铁转运,厘清课税,严惩贪蠹,使利归公帑。

内府用度,当明定章程,量入为出,罢不急之贡,省无谓之费。

更宜弛关津之禁,减商旅之税,使西方货殖流通,商税自增,此乃涓涓成河,不竭之源。

屯田之策,非徒垦荒,实寓兵于农,养兵于田…明赏罚,勤操练,使兵知战、农知耕…将得人,法令行,则兵虽少而精,甲虽旧而利。

破题之句锋芒暗藏,承转之处绵里藏针,

金殿之上,唯有墨香浮动,落笔沙沙。

——

三日之后,阅卷结束。

金殿之上,气氛凝重。

内阁大学士手捧拟定的前三甲名次,颤颤巍巍的立于殿中:“启禀太子殿下,摄政王殿下。”

“经众读卷官详阅,拟定一甲三名:江南苏扶瑛,清河崔缙澧,崇州曹珺昇。”

“苏扶瑛之策论,识见卓绝,切中肯綮,文采斐然,众皆推服,当为魁首!”

萧翎闻言,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,他微微颔首,朗声道:“苏卿之才,孤亦早有耳闻。此篇策论,针砭时弊,擘画周详,实乃经世致用之雄文!”

他目光扫过殿内几位亲近的大臣,“点其为状元,实至名归,亦可激励天下学子,奋发向学!诸位大人以为如何?”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