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珠之白云观自在燕

第四十四章 大结局

加入书架
书名:
还珠之白云观自在燕
作者:
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
本章字数:
2590
更新时间:
2025-05-18

十年光阴流转,紫禁城在岁月中悄然蜕变。永逸登基后的第十个年头,京城街头不仅有身着马褂的百姓,还时常能见到蓝眼睛的西洋商人与蒙着面纱的西域驼队。昔日森严的皇城,如今成了包容万象的中心,太和殿前的广场上,孩子们追逐着会跑动的铁皮玩具,笑声惊起檐角铜铃。

永逸与江山

永逸继承皇位后,将父亲留下的革新之风推向高潮。他在太和殿设立“奇技院”,召集班杰明等中外能工巧匠,将热气球用于救灾、把蒸汽动力引入漕运。朝堂之上,他打破满汉界限,重用汉人官员,推行农商并重之策。每当遇到难题,他总会翻开乾隆与小燕子留下的《逍遥治国手记》,泛黄的纸页间,歪歪扭扭的批注与天马行空的设想,总能让他豁然开朗。在他的治理下,大清不仅国力强盛,更成了西海向往的“神奇国度”。

永欢与永乐

永欢继承了母亲的灵动与不羁,她组建了“女子探险队”,带着头狼的后代走遍山川湖海。她将所见所闻绘成《天下奇观图》,图中既有敦煌飞天的壁画,也有南洋会发光的水母,这些画作后来被翻译成多国文字,掀起了世界对东方的探索热潮。永乐则痴迷于机械制造,他在工部建造了“永乐工坊”,改良的织布机让江南纺织效率提升十倍,设计的水利枢纽解决了黄河千年水患。兄弟姊妹虽各有志向,却始终相互扶持,成了永逸最坚实的后盾。

小燕子与乾隆

在遥远的昆仑山脉脚下,有一座名为“白云居”的庭院。乾隆与小燕子在这里过上了真正逍遥的日子。春日,他们骑着马追逐漫山遍野的格桑花;盛夏,带着头狼在青海湖畔垂钓;深秋,登上自制的滑翔翼俯瞰层林尽染;隆冬,围着火炉听班杰明寄来的西洋奇闻。偶尔,他们也会乔装打扮混入商队,小燕子依旧会为了路边的糖人欢呼雀跃,乾隆则默默在一旁付钱。当永逸派人送来加急奏折,小燕子总会一把抢过:“皇帝老儿自己想办法!”而乾隆只是笑着摇头,眼底满是纵容。

永琪与边疆

永琪驻守边疆十余载,将原本贫瘠的土地变成了富饶的“塞外江南”。他不仅打退了外敌入侵,更用小燕子教的方法,带着百姓开垦良田、建造风车。赛娅成了草原上最受尊敬的“鹰之女”,她训练的女子骑兵队威震西方。每当月圆之夜,永琪会带着妻儿登上城楼,望着京城的方向,给孩子们讲述皇宫里的传奇故事。愉妃在边疆的岁月里,终于放下执念,每日诵经礼佛,离世前将积攒的财物尽数捐给了当地学堂。

其他人的归宿

含香与蒙丹回到了故乡,他们用乾隆赏赐的财物建造了“丝路驿站”,成为往来商队的避风港;班杰明带着爱丽丝周游世界,每到一处都会寄回新奇的发明与见闻;福尔康、福尔泰兄弟协助永逸稳固朝纲,福家一门忠烈,成了朝堂表率;纪晓岚告老还乡后,将皇宫中的奇闻轶事写成《笑谈宫闱录》,书中对小燕子的描写“其性如燕,其情似火,燃尽深宫千年寒”,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。

多年后,永逸在皇陵为父母立碑,碑文上没有繁文缛节,只刻着一首小诗:“白云观下初相逢,从此天地换春风。一生不羁逐日月,半世逍遥笑苍穹。”每当清明时节,百姓们会带着自制的风筝、糖画前来祭拜,他们说,在风起云涌的日子里,常常能看见一男一女骑着狼,在云端追逐嬉戏——那是属于乾隆与小燕子的传说,永远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,如同天上的星河,璀璨而永恒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